著名实业家李嘉诚说:“打破鸡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外力,最终会成为别人的食物;另一种是靠内力,这样会孕育出新的生命。”这个比喻虽然简单,却发人深省。的确,能够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堂上启动学生的内力,让每个生命闪光,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将有利于推动美术教学改革,并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这样写道: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一、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术鉴赏课对于全面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既是使学生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美育的核心课程。新的教学大纲中强调教学方法要创新,这种创新不单单是口号,而是强调老师教学中的“教”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课堂生成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经历在课堂中成为一种合作共赢体,课堂中应该更加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学习体验。这就需要在课堂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就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并适当补充教材没有的新的内容或生成新的教学内容。 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所起到的只是导演的角色,在课堂上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教会了学生哪些知识等硬性指标,而是放在学生怎样去获得这些知识、怎样理解美术作品、怎样表达审美情感等软性能力上,其中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协调能力、表达陈述能力和其他各种应变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应用话题式教学
美术课上的话题式教学,是以一个话题为起点,以美术作品与美术知识为纵深,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讨论从而达到通过体验艺术作品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可以把授课的课题内容等知识以话题的形式给学生,并向学生做引导式的讲解,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有体会的艺术作品参与讨论探索并讲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老师要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参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学生,让课堂中的学生在积极主动自我唤醒中内力迸发,让他们不仅仅是能够正确回答老师问题的好学生,更要成为能够质疑和提出新问题的研究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堂中老师参与讨论并适时点拨并归纳话题内容及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讲述进行总结发言,肯定学生的优点,修正学生的不足。每一个话题需要两周完成,这样就让学生有时间整理作品、有机会展示自己,而且通过制作展示和发言学生能够使自己的体验和立场进一步清晰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用心体验。这样的方式也可以给课堂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相对自由的“教与学”的气氛,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去交流,并通过学生真实的探究体验的学习掌握知识、展示知识,从而完成并完善自己。
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八课,课题为《妙相庄严——宗教雕塑》,上课前一周老师提前与学生沟通,将之前设计好的话题交给学生。话题一:古人信奉宗教为什么开凿洞窟创作雕塑作品?话题二:中国的宗教雕塑都包涵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精神境界?话题三:中国著名的四大宗教雕塑石窟你知道多少?话题四:宗教雕塑美在哪里?……学生形成小组研究的思路并准备下次上课时依据话题所自行搜集制作的文本或课件资料,或是学生根据课题所开发的相关其他话题,老师则准备原有话题和不同学生话题所需要的知识及图片幻灯等等应对资料。这个过程能够充分给学生自主选择权,是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动手、提炼表达的过程,也是考验美术教师知识储备及艺术素养的过程。接下来的课堂上就是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讲人的展示过程,学生通过讲解会加深对宗教雕塑一课的认识,并通过语言的提炼分析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高学习兴趣,既起到了美育的作用,又达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自我发展。
三、让学生感受美育中的创新思维
美育是一种注重感性、想象和创造力的教育,具有陶冶情操、浸润心灵、完善人格的功能。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鉴赏课程也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从无课到有课,最初从简单的基本课本知识教学到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进而再到融合人文性、民主性、主体性、渗透性、交际性于一体的话题式教学,美术鉴赏课程的价值在一点点体现,也会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必须研究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落实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才能落实提高学生审美情操与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学实践使教师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打破美术鉴赏课中传统的“教”与“学”,重鉴赏,重过程,重体验,重审美。当然,在教学的活动组织与话题设计之间,老师要把握一个“度”,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论文作者:刘庆艳 田希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学生论文; 话题论文; 美术论文; 课堂论文; 美育论文; 知识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