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林1 柴秋寅2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 要:市政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内涵,当前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市政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市政道路的总体设计,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市政道路的地面铺装设计,市政道路照明设计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市政道路;道路设计
1 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与特点
1.1 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市政道路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原则: (1)交通道路设计原则。此原则需要设计人员围绕车辆通行量设计交通道路,并且其中的护栏、人行道、路灯等基础设计都要以车辆安全行驶为前提,突出其安全驾驶的关键功能,同时在设计路标中要提前布置,以给驾驶者提供心理缓冲功能。 (2)人行道路设计原则。人行道路设计需要严谨、仔细,尤其是对于车辆和人混合运行的道路,安全性特别关键。在实施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但要思考交通标志的适当运用、停车部位的科学安排,还要分析车辆在道路相应部位上的车流与车速,并适当安排减速带。
1.2 市政道路设计的特点
市政道路设计相对于一般的公路设计有其独特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在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独特的设计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具体为以下几点:第一,市政道路作为市政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首先需对市政道路交通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城市的交通路网系统、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市政的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并要整合成城市交通路网规划等成果,以此作为市政道路设计的参考和依据;第二,市政道路设计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在工程建设时要涉及建设单位、项目参与单位、政府职能部门等,众多单位的参与使设计工作和建设工作更加专业化,但同时也加大了工作协调和总体规划的难度与复杂性;第三,市政道路设计工作需要涉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包括:交通路网规划、交通分析、地质勘探、交通设计、道路设计等,这些专业领域的技术参与增加了道路设计的技术复杂度,同时也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以人为本”市政道路的设计模式
2.1 市政道路线性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要考虑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居民日常外出的便捷性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对线性的要求比较高,因为线性设计可提升道路交通的便捷性,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线性设计。为了将市政道路线性设计落到实处,可从道路周围景色和安全两方面考虑,设计圆弧曲线,将景观设计与市政道路线性设计融到一起,从而提升设计质量。通过实践证明,圆弧曲线的实际使用质量比直线好,值得广泛推广。设计线性时必须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弧度进行设计。通过设计弯曲程度较大的曲线,将建筑物自然地融入到周围景色中。通过该方式可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感、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升出行的安全性。
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彻到设计中、将优美的环境融入到设计中,可使道路规划成为多样化的组合图,综合所有有利于市政道路使用的因素,使其为市政道路服务,从而提升居民满意度。
2.2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市政道路的照明设计十分关键,不仅可提高城市道路夜实用性,还可以解决人流、车流负载问题,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市政道路作用。如果城市的夜间照明设备不完善,驾驶人员易产生视觉上的错误判断,进而发生各种交通问题。道路利用率是城市道路照明的主要任务之一,可通过良好的照明提升车辆的运行速度。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还可以保证交通安全性、全面改善交通能力和提升道路的实用性。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增加了照明设计环节,属于人性化设计的体现。通过完善照明的方式改善人们的夜间出行条件,可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在深入分析、确定道路交通组成以及综合分析各项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流量和流向以及道路的景观功能基础上,将道路空间合理分配给各类交通流及绿化设施。在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城市发展设计道路地面设施和地下设施,同时需要避免地面设施和地下设施发生碰撞或者是冲突,为城市道路中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运行创建良好的条件 。
在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市政道路工程的造价、减少噪音、残疾人帮助等等。市政道路和公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市政道路的行人很多,所以市政道路的建设要考虑到人行道的建设。同时,渗水人行道在今年来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市政道路的人行道的建设过程中,不但可以使雨水能够很好地渗透到地底下,有效加强对地下水的补给,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道路尘土飞扬等情况的出现 。
2.4市政道路地面铺装设计
地面铺装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城市中居民的心情,所以加强对市政道路地面的铺装设计研究十分必要传统的市政道路地面铺装设计中,会采用卵石、砂子、碎石等进行道路地面铺装设计,但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中,例如在雨天、雪天等,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市政道
路地面铺装设计可以结合人们的喜好进行适当创新,市政道路地面铺装设计可以将色彩性融入于其中,通过美学的原则,进行适当组合和变换,为人们带来更多美的感受。
2.5市政道路的人行道设计
市政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为行人道路,城市中的行人较多,人行道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市政道路设计的总体方向。在当前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考虑人在城市中生活的重要意义,通过人行道的人性化设计,提升市政道路设计的总体效果。无障碍设计是市政道路人行道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从盲道布置到缘石坡道形式,以及公共建筑无障碍出入口,无不体现设计师对残疾人的关爱。特别是透水人行道,能够使雨水在人行道范围内一部分下渗,在减少市政道路积水的基础上,也能够改善周围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适当补充地下水,减少城市中热岛效应的发生几率,降低城市中的空气污染问题,改善城市中的空气质量,减少粉尘。
3市政道路设计的改进对策
3.1 加强以人为本理念培训以及人性化设计
针对市政道路设计死板、僵化问题,首先我们要对设计人员灌输以人为本理念, 对相关设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加强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沟通交流,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使其渗透到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之中。 使得设计不仅可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更使市政道路工程能够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好体验,保证设计人性化。
3.2 强调市政道路设计中的精细化、细节化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思想, 更多的体现设计过程中的精细化、细节化,新的设计成果需要打破旧有的设计理念对设计人员思想的禁锢, 经常性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以人为本思想讲座, 让精细化、 细节化设计理念慢慢融合在设计成果之中,才能把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落到实处。
3.3 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制度化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的保证, 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才能使之真正落实,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质,制度的建设必须建立在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的沟通基础上,更偏重于创新的奖励机制,更有利于制度制定和实施。监控审查系统不完善是实际过程之中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需要加强监督责任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明确责任制度,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企业形象。 引进先进质量保证系统,提高监管力度。 严格审查体系,对设计人员设计成果要严格审查,保证设计成果能够满足经济和人民需求。
参考文献:
[1] 肖 恒,冯臻臻 . 谈以人为本下的市政道路设计 [J]. 门窗, 2014 ( 2 ): 73~74.
[2] 李江涛 .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J]. 科技视界,2014 ( 18 )288.
论文作者:叶茂林1,柴秋寅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以人为本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人行道论文; 交通论文; 地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