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的学习范围,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激发兴趣拓展范围习惯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再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去改进他们自己。同样如此语文学习需要我们用一些轻松的方式让孩子们自觉地主动地在教学中进入角色学习,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以往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自由参与教学的机会。从而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此方式中学生受到自我教育,提高了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加强语文学习对孩子们审美观念、人文素养、情感品质的教育。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首先,教师要牢牢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观,尊重每一个受教育对象。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要爱护他的学生,更应该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尊重每一个受教育的对象。只有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彼此认同,才能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打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会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他们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即使是班里面相对弱势的个体,也会受到尊重与同学间坦诚的帮助,这有利于他们克服自身弱点和自卑心理,在同学们的关心和友爱中,他们会主动走进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大胆展示自己,更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易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中国有一句俗语叫“跳一跳,摘桃子”,当教师把依据学情设计的有梯度的学习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大大调动了他们“登山不畏难”的冲劲,学生经过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拨开学习的迷雾时,来自于行为的成功更强化了他自主学习的动机。
另外,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同样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我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仅是对文中传达的知识感兴趣,而对说明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摸不着头脑。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感受说明文”的活动课,让学生自备工具在课堂上进行小制作比赛,然后口头交流制作过程,最后明确语言表达环节中出现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说明文知识,这样在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大增。议论文教学时组织课堂辩论赛,小说教学时精心准备一场课本剧都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这不正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主动钻研么?
三、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终生受益无穷。教师应该抓住课前预习、授课过程、课后巩固三个步骤进行学法的传授。
第一步,对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预习指导,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其实预习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但学生个人自发的预习往往是浅尝辄止,而教师要做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深入展开预习。
第二步,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文本的教学,更应注重自主学习方法的指点。教师在文本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巧妙融合学法的指导,让学生获得运用学法独立追求知识的丰富和个性发展的能力。
第三步,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后就应该让他们的大脑动起来:哪些知识和技能我已经会了,哪些我还应该强化掌握。学习之后的自我反思过程,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四、构建"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叶圣陶先生在论述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时说"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把学生的"学"放在比教师的"教"更重要的位置。"先学后教"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实效。例如我在教学《保修》一文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合作完成识记字词、概括文章内容。然后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M先生的头发变化过程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每组推出一副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这样同学们既掌握了知识,理清了课文故事情节,又提高了审美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关注学生思想健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生受用一辈子的东西"。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诸如提前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勤于做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
我们不仅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应该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很多,诸如早睡早起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上课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培养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初中生还处在一个爱幻想,情感不能自持的阶段,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多找他们谈心,为其解决思想疑虑,思想困惑,注重这一点,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沉浸学习中是极其必要的,同时也是我们构建"自主性学习课堂"的前提条件。反之,学生会出现思想心理不正常的倾向,如上课走神、随意请假、自避等,如果老师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学生的不正常就会越陷越深,他们还能积极主动学习吗?所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我们的教育才不会脱离轨道,才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生命之花纵情绽放!
参考文献:
[1]陈佩丽.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J].吉林教育,2014(5)。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论文作者:罗美娇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习惯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说明文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