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直接促使了公路桥梁的建设。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的地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为了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质量,要选择适合当地地质结构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软土地基施工作为公路桥梁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难度较大,所以要通过严格的技术、监督制度,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是建筑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基础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公路桥梁的施工人员就需要展开质量监管活动,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是目前桥梁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水平能够直接影响桥梁整体施工质量。软土地基具备高含水量、渗透性较差和空隙狭小等特点,阻碍了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加大对软土地基施工的重视程度,确保承载性能符合施工要求,从而顺利开展公路桥梁工程。
一、软土地基简介
所谓软土地基,就是由松软的土壤、散砂以及有机土所构成的地基,其承载性和渗透性较差。软土地基是公路桥梁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其具备高含水量,凝固缓慢,即使凝固也很容易发生变形。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引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会使整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严重的还会形成安全隐患,对生命和财产都有严重威胁。因为软土地基稳定性较差,就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具备相关知识理论。一旦出现施工不合理,就会使地基下沉,桥梁在使用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施工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地基压实度,进而发挥公路桥梁的最大功效。
二、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特点
软土地基具备较高的含水量,使得土质稳定性较差,给工程的顺利进展带来一定挑战。施工人员要及时处理软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不当而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软土地基具备较高的压缩能力,不同的公路桥梁施工状况,软土地基会有所不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对粘土特性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工程质量。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结构原因,其渗透性较差,不能迅速排出积水。在公路桥梁施工中使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会严重影响其排水能力,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延缓了公路桥梁施工进度。软土地基抗剪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路基排水能力不足,不能提升公路桥梁施工的整体性。相关管理以及施工人员要加大对软土地基施工的重视程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提升软土地基抗剪力,避免留有安全隐患,保证公路桥梁施工正常进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三、软土地基相关问题
软土地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软土地基具备较高的含水量,但压缩性和承载性确较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和地基下沉,严重影响地表建筑安全。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若对软土地基不够重视或缺少必要的处理手段,会使得整体工程下沉,使公里桥梁结构断裂,出现裂纹,不但影响其正常使用,还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现状
在目前处理软土地基中,土层厚度不一致,使得内部承载力存在偏差的问题。若地表建筑出现下沉,下沉现象会明显不均。部分区域下沉严重,部分区域下沉幅度较小,下沉状况不一致会造成剪切力的出现,建筑内部结构会出现大面积裂缝,严重的还会发生断裂现象。所以,工作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理论,能够对下沉原因做出明确判断,做好相关的措施预案。结合当地的地址状况,及时对软土地基展开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要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能力还含水量,有效控制下沉,进而提高其承载力。就目前处理情况来说,基本能够满足现场实际施工需要。但施工人员缺乏对天气、环境因素的考量,特别是南方多雨区域,经常出现由于积水无法排出,造成地基被腐蚀的现象,使得工程建筑性能弱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目前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由于存在的软土地基问题,使得施工效果和预期效果存在偏差。目前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三方面。
其一,缺乏全面的地质勘探工作,使得对软土地基缺少完整性的了解,导致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不能达成同一目标。不但会增加工程预算成本,还会直接有效施工质量;其二,软体下沉会造成地基变形。软土地基抗压能力差,变形明显。若施工没有达到预期标准,使得地表压结构力超过负荷能力,进而造成软体地基下沉;其三,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到位,使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的知识理论,不能对施工方案有全面的认知。软土地基施工作为公路桥梁施工的重点、难点内容,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否则会造成与预期施工的不符,施工进度难以顺利实施或返工现象。
四、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一)软土表层排水技术
软土地基过高的含水量使得土层强度较低,所以,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中,软土表层排水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率。软土表层排水技术通过将低含水量,提升其承载力和渗透力,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软土表层排水技术应用简便,通过排水沟将积水排出,之后利用填埋使地表恢复原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公路桥梁施工都采用了此项技术,能够最大限度排出多余水分,避免由于积水渗透造成软土内部变化形成的下沉现象。但也存在一些瑕疵,由于排水管堵塞,会影响排水速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在排水管处增加过滤设备,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使得排水通畅,增加排水管使用期限。
(二)软土排水固结技术
软土排水固结技术通常在工程正式开始前进行使用,在软土地基上增加压力达到碾压作用,可以使积水快速排出,软土结构也会在压力下固结。但通常排水速度较慢,所以在设计中要采用垂直排水管方案,进而加快排水速度,提升软土紧固,提高软土强度。在实际操作中,单独进行软土排水固结技术效果较差,需要与其他技术相配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三)软土紧密技术
软土地基土质较差,其中很多是湿性黄土或者厚度极高的软土。在此情况下,一般的施工技术很难发挥作用,而且成本较高,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所以,针对软土地基土质较差的情况,较为常用的是软土紧密技术。当形成桩孔时,对桩孔进行侧面挤压,这样会明显增加其密度。再将素土、灰土有层次的进行装填,使孔桩更加密实,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软土紧密技术填装的素土、灰土获取方便,紧密效果较高,能够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广泛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公路桥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处理,不但与工程质量联系密切,还会影响公路桥梁使用期限。所以,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要重视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根据对软土表层排水技术、排水固结技术、紧密技术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要全面掌握地质状况,施工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分析施工中不利因素,通过合理规划提出有效措施,进而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包东健.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11):113-115.
[2]杜成龙.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
[3]岩立斌.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剖析[J].江西建材,2017(03):218.
[4]段海松.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7(03):84-86.
[5]杨登科,田志强.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14):167-168.
论文作者:田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土地论文; 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较高论文; 较差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