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重要问题_科学发展观论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重要问题_科学发展观论文

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重大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视解决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疑虑

对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广大干部群众衷心欢迎和拥护,很少有人提出不同疑义。这说明,中央的谋虑和决策,适应了时代要求,体现了客观规律,顺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但是,不需要做更多的统一思想的工作,并不意味所有的同志都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从理论到实践,从接受这一理念到落实这一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和实践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统一思想。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对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目前有这样一些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比如:有的同志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之上。鉴于中国的实际发展水平,现在讲科学发展观,会不会影响发展速度?

比如:有的同志提出,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曾提出以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我们现在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理念有什么不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怎样体现中国特色?

比如:有的同志提出,目前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会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影响地域特色的形成和区位优势的发挥?

比如:有的同志提出,对前些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怎么看?现在讲科学发展观,强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不是对此前发展工作的纠偏?

比如:有的同志提出,通过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和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现在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会不会抑制先富、延缓共富?

比如:有的同志认为,全面、协调发展本身是相对的,全面与不全面、协调与不协调,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在目前尚无能力完全走循环经济路子的情况下,一定的发展,总是以一定量的资源损耗和环境牺牲为代价的。我们只能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牺牲。有鉴于此,怎么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量”和“度”,如何制定出清晰、明确的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

比如:有的同志提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势必会继续拉大城乡、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付出环境和资源的代价;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又可能抑制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究竟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关系?

再比如:有的同志感到,现在强调科学发展,不以GDP看政绩,“老的办法不能用,新的办法不会用”,担心出现“不会干事”、“不敢干事”的问题,等等。

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树立”,二是“落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真正把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首先必须牢固确立这一科学的理念。以上诸方面的问题说明,广大干部群众拥护和接受科学的发展观,并不等于没有统一思想的工作要做。必须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引导干部群众切实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从而为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发展理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可能靠一两次学习教育就能奏效。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得到了实惠;同时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等问题,干部群众也是不满意的。这两个方面,决定了他们接受科学的发展观并不难,并且由衷地赞同和欢迎。问题在于,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实践,预料到的和未曾预料到的矛盾、问题会不断涌现,这一过程又将伴随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动调整。因此,赞同科学的发展观,并不等于能够深刻理解洞悉这一发展理念;现在没有疙疙瘩瘩的疑义,不等于新矛盾、新问题出现后思想会一直统一。在这方面,我们既要把握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又要把握干部群众思想跳动的脉搏,着眼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做好树立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的工作,使干部群众不仅懂得为什么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知道怎么发展,不仅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而且知道发展的路怎么走;不仅要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心,而且要有积极探索实践的勇气。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首先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一般说来,群众基于自身全面发展的切身利益,容易接受这一发展理念。领导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现在,发展的理念、模式变了,政绩考核的内容、标准变了。怎么样适应新的要求,肩负起领导和组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无疑是一个新的考验。从一定意义上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群众容易领导干部难。这是与过去做统一思想工作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这就需要把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作为重大而迫切的问题突出出来,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他们的发展理念切实由以GDP论英雄,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落实起来就不难。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经济学和经济工作的命题

有的同志把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看窄了,认为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和经济工作需要破解的难题。毫无疑问,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经济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大使命,必须加强对经济现象和经济工作的理论研究,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经济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带动和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在于,科学的发展观呼唤经济理论的支持,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但不等同或者仅仅限于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工作本身。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半期,世界性的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人口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人们普遍认识到要解决这些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而又迫切的问题,仅从经济的视角出发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多视角地寻求人类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从中国自己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2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在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走的依然是传统发展道路。一些地方以GDP论英雄,将发展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又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最终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物质产品的积累。由此带来的是,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贫富悬殊、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出来。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潜力殆尽,甚至走到危险的边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指向上,以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为目的;发展的内容,包含着经济发展但不局限于经济发展,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善待人与善待自然的统一,满足人的需要与维护自然平衡的统一,注重人类当前发展与注重人类未来利益的统一,尊重经济规律与尊重自然规律的统一。从理论上讲,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民族学、环境理论等各个学科;从实践上讲,涵盖了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因而是一个宏大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各个学科、各方面工作都应动起来。

多领域、多方位、多学科地研究和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基本问题来展开。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无论理论工作还是实际工作,都要着眼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聚焦点和落脚点。二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各方面工作都要注重研究解决统筹的内容、统筹的途径、统筹的方法和统筹的实现程度,妥善处理各方面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抓住了这两个基本问题,多学科的研究才能形成共识,聚焦攻关;各方面的工作才能统一认识,整合力量,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有的同志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看简单了,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认为有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解决不好“船”和“桥”的问题,同样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个“船”和“桥”,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具体发展道路和模式。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历程中受到一些启示。1955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就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号召,后来又规划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个理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问题出在现代化建设具体道路和模式的探索中,我们走过了曲折的历程,付出了不菲的学费,教训极为深刻。历史经验表明,确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是重要的,但不可能解决具体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在发展观这个最高层面之下,必须探索符合实际的具体发展道路和模式,打造好“船”、构建好“桥”。

同过去的发展工作相比较,探索具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是一个更艰巨、更复杂的过程。怎么样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人类当代发展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和谐统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方面,已经摸索出成功的经验。比较而言,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经验则不多。怎么样既能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能够实现五个统筹;既能够实现全局上的统筹兼顾,又能够保持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既能够继续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能够兼顾弱势群体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具体的思路和办法,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必须长期探索,长期奋斗。

探索科学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模式,不能仅仅看作是中央的事、全局的事。实际上,各地区、各部门都有个具体探索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很大。一个地方的发展模式,未必适合另一个地方,搞上下一般粗不行,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行,搞单一发展模式也不行。讲全面不是要否定特色,讲协调不是要齐头并进。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探索符合省情、市情、县情的发展思路和办法,因地制宜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一具体就深入,具体了才能落实。

(四)“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要到位

怎样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们较多地关注市场发育不足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然而,分析这些年一些地方不惜牺牲环境和资源,一味追求GDP等现象,除了发展理念和政绩意识方面的偏差外,既有市场发育不足的问题,也有市场失灵的问题;既有政府“越位”的问题,也有政府“缺位”的问题。两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关注。把市场取向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让“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同时到位发挥效能,才能真正走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前些年,一些地方不惜牺牲资源环境,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市场发育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与此相关联的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思路,造成行政权力对市场运行过度干预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单纯追求GDP增长指标的思路,把直接创造GDP的任务交给市场,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转移到为市场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致力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问题在于,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否绘制出区域发展均衡、人与自然和谐、兼顾今人后人的社会发展现实?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就是我们需要关注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

第一,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但不能拿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社会发展的全部问题。我们讲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环境等各个领域。要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仅靠市场这只手是不够的。市场确实了不起,但市场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它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必然自发地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各个阶层的分化。纠正这种市场失灵的现象,必须强化政府的调控功能。一方面,通过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创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不是优惠一部分人和地区、歧视其他人和地区,而是维护和保证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地财政转移支付,从国民收入中汲取必要的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抑制和缩小贫富差距,纠正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保证全体人民都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第二,如同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同样不是万能的。市场缺少政府一定的调控和规制,同样会“失灵”。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发展不平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难以自发生成;中国是一个有着均贫富思想文化传统的国家,人们不愿接受过分的贫富差距。这种独特的国情特点,决定了我们的市场经济需要较一般市场经济稍多一些政府调控和规制。同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又是发展的。一定时期市场可能存在某些需要政府调控和规制的特定问题,而在另一时期这些问题可能消失而不存在,或者问题虽仍存在但不再需要政府调控和规制。随着新的实践的发展,又会产生需要政府调控和规制的新的问题。因此,在大力促进市场发育成熟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调控职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互动起来,才能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

第三,一些地方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市场运行,政府直接介入市场经济活动,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这种“越位”现象,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越位”和“缺位”又是相伴的,“越位”必然会“缺位”。例如,保护资源和环境,既要靠市场的力量,更要靠政府的力量。对环境和资源破坏监管不力、法律滞后、行政手段苍白乏力,就是政府“缺位”不作为的一个突出表现。我们讲加强政府的调控功能,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针对“越位”的问题,必须建设“有限”的政府,就是要坚决减少、放弃某些职能,不管其不应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情。具体讲,就是要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减少对地方的指令性管理,减少行政命令等。针对“缺位”的问题,必须建设“有为”的政府,就是要加强、健全和完善某些职能,管其应该管、管得了和管得好的事。拿经济管理职能而言,必须加强服务职能、宏观调控职能、规划职能、协调职能和指导职能等,从而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缺位”的地方补到位。

第四,认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研究一下国外的一些情况也是很有意义的。在西方经济思潮中,长期就有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争。经济自由主义不是简单地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反对过度干预。凯恩斯等国家干预主义主张者,也不是否定市场和市场机制,而是认为只有市场是不够的,在很多方面需要通过政府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缺陷。西方政治思潮中,也有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纷争。两者之间,克林顿、布莱尔等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主张建立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新的伙伴关系。由此需要我们借鉴的是: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清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必须正视市场的负面影响,建立必要的甚至是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再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五)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中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我们党妥善处理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指导方针。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当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提出这一思想的,着眼解决的是计划经济面对的矛盾和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推进市场转型、政府转型和社会转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统筹兼顾的矛盾、问题和利益关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第二,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这一重要思想和工作方针的提出,对制度建设关注不够。长期以来,为什么一些应该而且能够统筹兼顾的问题,没有真正统筹起来、兼顾得好?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少健全、完善的制度这个发展的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基本内容就是要实现五个统筹。这是对新时期改革开放新鲜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它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化为党和国家领导工作的政策取向和行动导向,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论,真正实现五个统筹,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这是因为:

制度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设施。五个统筹的过程,是一个利益再调整、再分配的过程。统什么、不统什么、统筹到什么程度、兼顾到什么程度,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来界定、保障和维系的。统筹兼顾必须在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中运行。否则,以领导干部的关注点和部分地区、部分人的要求为转移,不仅难以统筹得到、兼顾得好,而且会提高国家的管理成本。

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是实现五个统筹的根本保证。依靠完善的现代财政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收入再分配和公共服务,调节不同利益体之间的矛盾,统筹好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依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使财富积累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惠及弱势群体,减少贫富悬殊,缓解社会矛盾;依靠完善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制度,才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造福当代与利于后人的统一,等等。健全、完善的制度,提供和维护统筹兼顾的规则和秩序。我们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整合各方面力量、协调各方面矛盾,必须依靠制度建设。

因此,仅仅把统筹兼顾作为认识论和工作方法来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握贯穿其中的制度建设要求,逐步健全和完善五个统筹的制度基础。

(六)走中国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18世纪首先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西方国家相继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工业病”。尤其是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早期工业化发展为摹本、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的发展观,忽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对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为此,发展的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并相继出现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多种不同的发展理论。联合国先后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文件。在这些发展理念影响下,许多国家开始摸索经济社会“整体的”、“综合的”、“均衡的”发展问题,以解决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说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尽管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但也有人类发展的一些共性的东西,许多方面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我们应该以全球化的视角和更加开放的心态,认真研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

借鉴国外经验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国情出发,把遵循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与遵循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结合起来,把学习借鉴外部经验与保持自己的特色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本身,就包含着“中国特色”的质的规定性。

——中国的国情不同,需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居世界之最,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差异很大,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不可能短期内解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均GDP刚刚达到1000美元,国家财力有限,许多矛盾、问题即使看清楚了,解决起来也往往捉襟见肘。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过去长期抓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以来又致力于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经验不多。我们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采取的依然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能源、资源消耗效益低,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许多本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爆发出来,等等。中国的国情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照搬国外经验和模式不行,必须走自己的路。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对农产品实施高额补贴保护,是建立在其总人口中城镇人口占90%以上、农业人口低于5%的基础之上的。用对多数人的税收补贴少数人,容易做得到。中国的情况则不同,13亿人口,7亿多在农村。巨大的农村人口数量,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补贴得起。这就需要我们从国情出发,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和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

——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需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既是遵循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些人,它是建立在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之上的。我们强调五个统筹,统筹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兼顾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一部分人或是一部分地区。这一点,同样决定着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些同志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仅仅看作是人类共同的发展要求,希冀从别的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寻找现成模式。单纯着眼这一点是不够的,容易犯邯郸学步、照搬照抄的老毛病。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同样,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也必须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坚持走自己的路。惟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重要问题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