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上下五千年文明造就了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特色。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有供人使用的实际功能需求,而且是一种思想、一种灵魂、一种哲学和一种精神的体现,其自古以来便随年代更迭,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均有不同的表形形式与设计语言。然而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井喷式发展,随着国外设计思潮的涌入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建筑风格逐渐与世界建筑趋于统一,城市中越来越少的建筑项目会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而注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功能需求。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呼应地域特色,从文化角度出发思考项目?本文以“巴马华昱酒店公寓”项目为例,探讨建筑与文化的对话,寻找建筑深邃的魅力之魂。
关键词:建筑;地域文化;巴马;瑶寨;酒店
一、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便成了噪音。建筑也一样,没有文化的建筑,如同没有了旋律的音乐,将会因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和混凝土支撑的空壳。从文化的角度看,建筑物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年代的建筑物能够反映建筑物所建年代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建筑物在风格上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科技水平下建造的建筑物的建筑工艺也不尽相同。
建筑界的一代宗师梁思成先生曾感慨道:“城市里到处是房子,但是缺少建筑”。建筑作为一种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展现给我们更多的是时尚化、平庸化。人们在盲目追逐商业利润,一味跟踪所谓的时尚潮流的同时,建筑的灵魂失去了。建筑不是时尚,建筑应该回归到她的平实,就是日常百姓的生活,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记得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因此,实践中的建筑设计,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同时,亦应使其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传承过去,同时不断探索前进,这样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城市才会因设计变得饱满,赋有灵魂。
二、巴马华昱酒店公寓项目概况
巴马华昱酒店公寓项目位于广西省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百魔洞风景区东南侧,距离百魔洞约200米,距离巴马县城约30公里,基地北侧为005乡道,西侧为百么屯,南侧紧邻盘阳河,东侧为一小型水力发电站,景观资源丰富。
基地内最低点位于用地西南角,最高点位于基地东北角,地势自南向北逐渐升高,相对高差为4米,无明显陡峭坡度,适宜开发建设,目前基地现状为农田及未整平空地。总用地面积9466.72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0998.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188.73平方米。
三、地域文化与优势
1.瑶寨文化
巴马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称“巴马瑶族自治县”,境内分布多个瑶族聚落。因巴马地处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雨量大,相对湿度较高,为适应当地气候,瑶族建筑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建筑语言,颇具特色。
瑶族民居往往依山而建,顺应地势,底层架空,在平地或缓坡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低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这种建筑形式十分适应当地潮湿多雨又炎热的气候,人与自然和谐而居。随处可见的民居大量聚集,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为“吊脚楼”。
瑶家吊脚楼“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瑶族人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取采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现已多用青瓦),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是瑶族人最好的居所。
建筑单体多采用“人”字形棚居建筑式样,多为多层叠式建筑,即层层出挑,村寨幢屋毗连,层次分明。大的村落山寨,房屋从山脚叠到山腰,甚至叠到山顶,民族风格独特。从围合形式上看,瑶族建筑有半边楼、全楼、四合院之分。“半边楼”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或一头偏厦,或一头偏厦前伸建厢房,多劈山为平台,前部立柱悬空为楼,上铺楼板,后部为屋基;“全楼”相对“半边楼”而称;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规模及附属建筑与“半边楼”同;“四合院”在较平坦的地面上连接修建四幢“全楼”合成的房屋,中间有一小块方形空地庭院,故称“四合院”。这种建筑仅为沿河一带富裕人家所居。
如果把我国源远流长的各种人文景观视为丰富磅礴的交响乐,那么这瑶家吊脚楼便是植根于巴马,横亘千古、隐蓄已久的千古绝唱,蕴藏着力度极强的动听故事,千年流唱,屹立不衰,是瑶族人民的血脉与灵魂,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在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适应性最强、风格非常鲜明的一个建筑体系,它留给后人的是人类文明演变的足迹,是永恒的民族精神气质。
2.长寿文化
广西巴马是世界公认的五大“长寿之乡”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生命超过百岁的老人存在,它是一个令人神往、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其百岁老人比例是国际上“世界长寿之乡”标准的近200倍。几十年来,巴马的长寿现象吸引诸多中外科学家对此地进行实地考察。
巴马的长寿来自负氧离子极高的空气,来自各种微量元素丰富的土壤,来自天然弱碱、富含珍稀的天然小分子团的饮用水;来自忠厚传家、孝道治家、怡然自得的心境与养身心得。巴马人民在延续长寿神话中,形成了独特的“五低二高”(低脂肪、低动物、低蛋白、低盐、低糖、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饮食)饮食文化和清心寡欲的生活文化。其因被公认为“长寿之乡”,借助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人人均懂养生之道、处世之道,逐渐形成了浓厚的“长寿文化”,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3.民俗文化
甲篆是长寿文化发源地,有补粮、备棺、赐匾赠联、送寿等民间习俗,传承着中华孝德文化,彰显盘阳河流域长寿文化特色。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人才祭水、裸浴、抢新水、祭地、寄石、寄树、修阴功等民风民俗文化。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各种民俗节日丰富多彩,韵味浓烈。
凭借丰富的民俗文化,地区打造面向世界的瑶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纳接着四方来客,过程中形成不分你我,不分地域,互有包容,互爱有助的候鸟人文化,蓝色纽带、候鸟人之家等候鸟人游客组织积极参与甲篆美丽乡村、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
4.景观资源
项目地处盘阳河北侧,紧邻盘阳河,沿河长度达150米,可谓具有及其优秀的景观资源,也是项目最主要的景观面;其次,项目距离当地最重要的旅游资源——百魔洞仅200米,可以说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商业资源。百魔洞是最为雄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是国家AAAA级景区,该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可号称“天下第一洞”,旅客络绎不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设计方法与语言
1.设计需求
基于当地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商业资源及人文环境,开发商拟于该地块打造五星级酒店,要求功能合理,流线清晰,考虑旅客长期租住及散客即住即走的使用需求,尽量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
2.设计方法
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地块西北侧为大量民房,即“白么屯”,环境杂乱且建筑密度较大,高度较高,会对地块造成一定的影响;东北角现有一小型发电站,对设计条件存在一定的限制。“如何降低这些不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成为思考项目的出发点。
我们尝试将建筑沿盘阳河展开,这样可以使每间客房都面向盘阳河,获得最好的朝向与景观,但由于地块对容积率及建筑高度的限制,这种方法不能满足对量的要求,所以我们放弃了,开始考虑使用合院式的建筑布局。通过对当地聚落的研究,我们摒弃传统四合院布局,采用当地“半边楼”的布局形式。因为传统四合院虽然可以在“量”上满足开发需求,但是也使建筑性格变得内向,隔离了外界嘈杂的同时,也放弃了优秀的景观资源。
我们沿百么屯布置条状客房区,客房量较小,走廊面向百么屯,客房面向盘阳河,将百么屯与主客房区隔开,降低白么屯对基地内部主客房区的影响,沿盘阳河方向布置四道主要客房区,客房均朝南或偏南,争取较好的景观视线。总体布局适应场地呈村落“半边楼”布局,呼应瑶寨意向。通过主客房区与北侧客房区的围合,在沿河方向形成三个较大的开放景观庭院,沿河方向不围合,将周边的景观资源引入基地内部,底层架空,将立柱暴露在外,使主客房形成吊脚楼形制,适应当地湿热气候,同时使三个庭院相互连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景观庭院我们是在地下室顶板覆土打造的,结合基地本身的高差关系,地下室采用半地下室形式,沿河一侧的地下室高出地面,获得较好的自然采光,北侧与现状道路齐平,减少土方工程的开发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室外庭院结合地下室使用功能开设天井并植入绿化,提高地下室的品质与空间体验。通过半地下室的设计,使庭院位置相对较高,拥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庭院与沿河景观通过室外台阶连通,使得从沿河面到北侧建筑形成“自然水景-室外庭院-架空灰空间-室内”的空间序列,和谐自然。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景观资源,造成北侧用地相对紧张,不利于酒店主入口的空间打造。同时,北侧杂乱的环境也不适宜作为酒店重要客户的主入口,所以我们将散客的出入口与长住用户或重要客户的出入口分开设置,北侧沿乡道设置散客出入口,并考虑大巴车的停车位与行驶流线;沿盘阳河景观面打造长住客户的出入口,利用半地下室与基地形成的高差,结合百魔洞的景观意向,在负一层打造一个景观入口,主入口设置入口花园,顶部镂空采光,车行道直达酒店大门,形成更气派、自然的入口体验,提升尊贵感。
对项目出发点的思考和实践至此已经解决,降低了不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同时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还打造了一些空间序列,解决了实际使用需求的同时强化了用户体验。
3.建筑语言与文化内涵
建筑造型的设计上,我们尝试了多种建筑风格,现代的、古典的、中式的等等,无一不被当地政府婉言拒绝。我们开始从本地的建筑风格入手,提取其建筑语言,结合现代的施工技术,打造全新的“瑶寨印象”。
在整体布局上,我们从瑶寨中得到灵感,采用“半边楼”形式,打造了景观平台;在单体设计上,我们提取了瑶族建筑的典型特征, 底层架空,呈吊脚楼形制,保留多层叠式建筑样式,层层出挑,形成上大下小的建筑印象,屋顶采用“人”字形坡屋顶,在材质上作出变化,改用钛锌屋面板,沿景观面打造景观木构挑廊,建筑局部采用石材竹帘点缀,整体造型极具瑶族建筑性格又不失现代感。
这样的建筑方案得到了开发商及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于甲方,满足了实际功能需求的同时,各种空间细节提升了客户体验与商业价值,于政府,建筑造型迎合当地文化,呼应瑶寨意向,丰富了城市立面,又与环境巧妙融合。实践证明,如果只是解决了实际的功能需求,没有融入当地文化,成果就只是披着钢筋混凝土外衣的空壳,毫无精神;相反地,思考如何在项目中融入当地文化,巧妙借鉴当地的建筑语言,会使方案变得饱满,有精神,有灵魂,值得思考与品味。
五、总结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其建筑设计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说,均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有唐朝的质朴雄浑,有宋清所追求的秀丽典雅……;从设计理念来看,由孔孟的儒家思想,有老庄的道家思想和佛教的禅宗思想……;从建筑风格来看,有反映地域文化差异的北京四合院、四川吊脚楼、云南一颗印等等。可谓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割,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园林设计,更是含蓄活波,变化万千。
中国建筑艺术的历史在经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后,现在的中国建筑似乎已经失去了他应有的文化底蕴,当下的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越来越疯狂,注重财富累积的数量,注重物质获取的多寡,并以物质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人们来不及思考,马不停蹄地追赶着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唯恐自己被时代的大潮抛弃,建筑没有时间将自身与古老文化相连,也来不及等候现代文明的沉淀,所以统一标准的建筑占据了我们的城市与生活。这不仅仅是建筑缺憾,更是身处与当代的人们精神文明的薄弱和文化情感的缺失,人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因匆忙而造成了脚步的错乱,这种现状不仅会导致我们失去文化的历史,更会只是我们失去文化的未来。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是不可分割,互为表里的。这不仅体现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中,更体现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当代建筑与文化失去了密切的联系,这种现状警示着我们审视自己的精神,关注文化的未来。 因此,中国建筑师要继承传统,适应功能,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季羡林. 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56.
[2] 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4.
[3] 巴兰坦 .建筑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67.
[4] 卢娟,从中国建筑文化认识中国民族文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9-04-15.
[5] 饶维纯.建筑的文化形态[C].建筑与文化论集(第三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4]《建筑与文化》.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8年第3期
[6]秦红岭.从人文视角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A].亚洲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郭煜.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论文作者:田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建筑论文; 巴马论文; 文化论文; 瑶族论文; 景观论文; 长寿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