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全局的拓荒之作-评《中美南太平洋地区合作:基于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视角》论文

谋全局的拓荒之作
——评《中美南太平洋地区合作:基于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视角》

陈晓晨

仔细读罢梁甲瑞博士新作《中美南太平洋地区合作:基于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视角》,脑海中反复琢磨一句话:“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的确,太平洋确实足够大。但是,到底有多大,它的构成又是什么样的,学界对此还亟待研究。中美两国同为太平洋沿岸国家,可以和平相处乃至合作。但合作如何才能达成?这本书带我们来到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的地区——主要由太平洋岛国组成的南太平洋地区(也简称“南太”或“南太地区”)[注] 汪诗明,王艳芬.如何界定太平洋岛屿国家[J].太平洋学报,2014,(11). ,试图“站在南太平洋看中美”,回答这个问题。

约76%的受访学生表示不满意。随机抽样访谈中,受访学生对教材的意见集中为:(1)文化内容少,编排不连贯;(2)主题陈旧过时、枯燥乏味;(3)文化点注解不够详细,甚至没有注解。

太平洋总面积约为1.8亿平方公里,南太“海洋国土面积”[注] 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鉴于对南太平洋地区的统计口径多有差异,且存在海洋权益争议,本文在此采用笼统的“海洋国土面积”提法。 占了其中的六分之一,也就是大约3 0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岛国看起来国小民寡,可能不少国家就连治国际政治的学者都没听说过,但确实是十足的“小岛国、大海洋”。这恰恰是南太地区的价值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南太海上战略通道是个非常有价值、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梁博士此书的价值,首先就在于聚焦南太,填补了以往中美关系研究的“盲点”。关于中美关系研究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唯独缺了对南太的考察。因此,本书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的拓荒之作。本书的一大创新点就是以美国为视角,梳理了美国南太战略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总结美国维护南太海上战略通道的举措,继而给出了中美如何在这一地区合作的判断与建议。

这是葛兰许原创人麦克斯·舒伯特的另一佳作,素有“小葛兰许”的美称。此款佳酿集合了赤霞珠的清晰结构及设拉子的丰厚口感,成功地体现了Penfolds酒庄在平衡果实与橡木风味的精湛酿酒技术。2016年份的BIN389香气扑鼻,它的口味和质感如同美妙的神户牛肉辅以黑甘草和茴香,强势的口感,带着令人开胃的酸,入口时却似冰淇淋般沁人心脾。

该书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大战略”(Grand Strategy)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和界定的研究对象。该书通过综合比较的方法,分析中美两国和英、法、日、俄、印等域外国家南太战略,通过比较发现异同以及这些域外大国之间的关系。南太的资料是非常难找的,实地调研成本又非常高;然而,梁甲瑞博士可以说穷尽了目前可以获得的文献,做了非常好的文献梳理,给予后来研究者以按图索骥之“福利”。

就国内的南太研究本身来说,该书也有很大的价值。长期以来,南太是我国对外战略的“盲点”,也是我国地区研究的“盲区”。总体来说,中国学界对南太关注较少,无论是在世界史还是在其他学科背景下,都属于“后来者”,存在研究成果不多、研究人员不足、研究主题不明、研究理路不清和著述水平不高等各种问题。[注] 王作成,孙雪岩.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综述[J].太平洋学报,2017,(11). 该书作者是继徐秀军之后,又一位以南太为研究对象的博士。[注] 徐秀军. 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以南太平洋地区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梁甲瑞.中美南太平洋地区合作:基于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7~20. 选择这样一个在“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者看来“偏门”“冷门”的领域,殊为难能可贵,体现了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该书从海上战略通道的角度切入,令人耳目一新。如果说,站在欧亚大陆上看,重要的是出海口、海峡,那么对南太来说,稀缺的就是战略岛屿与航线。研究海权问题的著作不少,然而以太平洋为视角、聚焦南太的,目前还很少[注] 相关研究参见:胡波《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第5期;祁怀高《中美在西太平洋的海权博弈及影响》,《武汉大学学报》2019第3期。 。该书的问世毫无疑问填补了这一空白。[注] 作为国内学界最新的对太平洋海权问题的研究成果之一,祁怀高上述文章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仍然为西太平洋,没有探讨南太平洋地区的海权问题。

此外,书中的一些具体观点和表述也不乏亮点。例如,作者指出,随着南美在中国海外能源布局重要性的上升,南太海上战略通道之于中国的价值之一在于保证中国与南美能源运输安全。又如,作者创造性地将“软平衡”应用到描述中美在南太的态势上,并解释其原因。在最后一章,作者为中美在南太合作的安全机制建设作了思考,提出在南太反海盗、海洋争端、海上联合搜救、海上能源通道、海洋科技合作、海上军事安全六个领域建立磋商与合作机制,眼光独到,颇具前瞻性。

该书的问世还有重大现实意义。从2015年3月起,南太平洋方向正式被纳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方向之一。[注]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2018-10-02.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走深、走实。反过来说,中国的参与本身,也影响乃至改变了南太格局。该书结合最新的实际情况,剖析了南太在海上通道方面的战略价值,分析了我国在此地区的战略利益,并就中美如何在共同维护南太安全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因此,该书的问世是场“及时雨”,能够供决策者参考。

当然,任何一本书都有其研究边界,何况是这样一部具有拓荒意义的学术专著。例如,强调南太之于中美的大战略的重要性是对的,现在的问题是对这一广袤地区太过忽视。不过,南太到底有多重要?重要性来自何方?(仅仅是地理构成吗?)在中美两国各自战略中的地位如何?政策优先度如何?或者换句话说,应为在南太建设海上战略通道付出多大的成本?也正如汪诗明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不应当忽视中美两国的博弈——事实上,博弈已经展开。在博弈中寻求合作,是中美在这一地区的现实。再者,该书沿着学术文献研究的路径,如何与“以我为主”的视角、与政策研究的路径相结合?这些问题还留待进一步思考。

不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可能比回答问题还重要。该书就是这样一部引发思考的学术著作,激励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当前,随着财富与权力格局向亚太地区转移,南太正在从过去的“世界边缘”逐渐向舞台中心过渡。随着南太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围绕这一地区的大国博弈加剧,南太主义正在不断加强,国际社会的“南太声音”不断放大,中国因素也在稳步上升。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发现南太,重新认识南太。写作此文时,中美关系正在经历艰难时刻。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如何寻找中美合作的可能领域和地域?“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思考中美关系乃至整个中国外交战略大局,不应局限在眼前的东海、南海与西太平洋,而是应将眼光放长远,以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视角,从全面建设海洋强国的高度谋“先手棋”,研究南太。该书以完整的结构、严谨的论述、翔实的资料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足及展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仅是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NCTD对骨巨细胞瘤的抑制作用及动物体内实验对正常骨缺损模型成骨效应的研究,并未对复合NCTD的生物陶瓷对骨巨细胞瘤骨缺损动物模型的修复和减少肿瘤复发作用进行探索。下一步,将进行复合NCTD生物陶瓷支架体外降解性能的分析,并且增加NTCD对正常细胞,如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同时,将进行NCTD抑制GCTB的作用机制研究,建立骨巨细胞瘤的动物模型,进一步探索复合NCTD的生物陶瓷对骨巨细胞瘤骨缺损修复和减少肿瘤复发的作用效应。

[作者简介] 陈晓晨(1984—),男,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博士,研究方向为全球治理、“一带一路”与南太平洋地区研究。

[责任编辑:熊 果]

标签:;  ;  ;  ;  ;  ;  ;  ;  ;  

谋全局的拓荒之作-评《中美南太平洋地区合作:基于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