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科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艾拉莫德;甲氨蝶呤;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免疫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进展慢、治疗困难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身不适、乏力、肌肉关节疼痛、体重减轻、关节畸形等症状[1],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临床上多采用抗风湿药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但是单一的药物治疗,难以缓解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治疗效果较差。在本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5.7±7.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2.6)年。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8.3±6.9)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3.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的甲氨蝶呤治疗,口服,15mg/次,1次/周,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艾拉莫德,口服,25mg/次,2次/天,持续治疗6个月。在早期治疗中,可给予患者适当剂量的糖皮质激素、NSAIDs、维生素D、叶酸、钙剂与护胃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以便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临床症状及病情没有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2)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DAS28 评分、TNF-α及VEGF水平。(3)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口腔溃疡、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2%。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S28 评分、TNF-α及VEGF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DAS28 评分、TNF-α及VEGF水平分别为(6.2±2.1)分、(378.3±115.2)pg/mL、(1125.1±304.1)pg/mL;对照组分别为(6.1±1.7)分、(375.9±117.1)pg/mL、(1132.2±274.2)pg/mL。治疗后,观察组DAS28 评分、TNF-α及VEGF水平分别为(3.1±1.3)分、(230.5±67.1)pg/mL、(818.9±178.8)pg/mL;对照组分别为(5.7±1.9)分、(309.7±95.6)pg/mL、(1000.2±245.7)pg/m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AS28 评分、TNF-α及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AS28 评分、TNF-α及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2例、口腔溃疡3例、白细胞减少1例、胃肠道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中,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3例、口腔溃疡3例、白细胞减少2例、胃肠道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难治的免疫性疾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甲氨蝶呤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药物,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及关节滑膜炎症,减缓骨关节侵蚀,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用药的增加,患者对其产生了抗药性,不能满足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要求。而艾拉莫德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多作用靶点的抗风湿性药物,能够有效的控制IL-1、IL6、TNF等细胞因子,组织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联合应用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可以进一步提升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DAS28 评分、TNF-α及VEGF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采用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利娜.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2):341-342.
[2]王振杰.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联合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3):105-106.
论文作者:陶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患者论文; 关节炎论文; 类风湿论文; 两组论文; 难治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