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几个问题论文,社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进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根本指导原则。经过17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矛盾趋于紧张。实践的发展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必须确立新的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一、必须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带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国内外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我省改革与建设的新实践,都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确立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思想。
(一)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社会发展,也就是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相关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综合发展。社会发展的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社会发展的宗旨是促进生产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考虑和审视,实现战略方位的重大转移;就是要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追求GDP数字实绩的“片面发展观”转向注重人口、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综合发展观”。
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他一再强调的“两手抓”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又包括社会发展。他一方面十分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把经济建设放到全党工作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关注经济增长,提出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又把教育和科技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重点,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一方面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另一方面又告诫全党保持安定团结,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特别是他的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顿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集中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最近几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更加明确具体地提出了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他说:“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发展必须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动摇。他在1991年中国科协第四次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认为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转移。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些精辟论述,为我们正确把握和认识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思想观点,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目标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目的。只有经济发展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逐步消除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促进社会发展工作。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发展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发展,高速的经济增长不能自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大量失业、贫富差距悬殊以及城市病等严重社会问题,都不是经济增长所能直接解决的,有的甚至还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因此,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战略目标,对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保障和支撑作用。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通过促进社会发展,调节人与人的矛盾和利益关系,提高社会公平和文明程度,保持国家稳定,可以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则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法律保障、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合理控制人口、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等,对于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把社会发展看成只是由经济所决定的被动的因素,是不对的。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使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巨大的成就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就业等的压力也在迅速增长,我们为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付出了一些代价。就拿环境问题来说吧,据测算,1993年,全国环境污染损失值约为2000亿元,约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38%。
这就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对矛盾,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必须把社会发展和进步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来考虑,做到经济越发展,越应当重视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进步,这个重要战略目标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作指导,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关系,我们应该而且能够把社会发展问题处理得更好。我国又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可以利用后发展的优势,注意吸取一些国家因走先经济发展、后社会发展的弯路而付出沉重代价的教训,走出一条经济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路。
(三)重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重视社会发展是世界性的潮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社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口、教育、环境、失业、贫困等问题,以及这些社会问题引发的激烈冲突,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推动各国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相继召开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举行世界范围的各种社会活动,如1992年召开了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1994年召开了世界人口和发展大会,1995年召开了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和世界妇女大会,还举行了“残疾人十年”和“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制定全球社会全面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这一切都表明社会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课题,也表达了整个人类社会重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共同愿望。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的各项社会发展活动,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制订了“全国社会发展纲要”,并于1994年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向世界作出了加快社会发展的庄严承诺。这样的国际大背景,既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时机,也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这一世界性潮流,把我国的社会发展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还应该指出,对社会发展的重视和关注,是当今世界新发展观或新的现代化理论的一大特征。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片面的、单向的发展理论,往往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准,而经济增长又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唯一的指标。为了追求GNP的数字实绩,往往不顾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其结果是伴随经济数量的增长,带来了环境、资源、人口、教育、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的畸形发展,又反过来直接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主张“发展=经济增长”模式的旧发展观,是一种以追求短期和局部利益为目标,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论,它意味着西方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模式已走入绝境。付出沉重的代价,吸取历史的教训,当今西方发展理论已开始“转型”,由单纯强调经济增长转向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技术、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这种新的“综合发展观”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思想,成为全球发展战略的主导,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我们要放眼世界,拓展视角,站在全球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抓好。
(四)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是浙江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高速增长。1978年GDP居全国第12位, 到1994年跃居第5位,1995年又前进了一位,人均GDP年递增速度居全国之首。从1979年—1993年的15年中,经济发展平均年递增速度为13.3%,列全国第2位。“八五”期间,平均年递增达19%以上。 回顾过去17年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条:一是农村工业化崛起早,多种经济成份发展快,获得了时间差上的利益;二是市场调节和配置资源的作用范围比较大,率先从“计划外成长”;三是利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机遇,以销促产,并通过对外开放,拓展了国外市场。应该看到,这一发展途径,使我省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而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又带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但在成绩面前,必须冷静地看到我们存在的严峻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数量增长和质量较低的失衡。具体表现为:第一,三大产业不够协调,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产业高级化演进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1992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70—80亿元,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而全国平均是5%。1993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百强排名,广东有24家,上海18家,江苏15家,而我省一家没有;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心城市规模小。第二,规模经济落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由于规模经济和科技水平落后,我省产品竞争力下降,产销脱节现象较为突出。第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薄弱。我省农业基础脆弱,电力建设也滞后于经济的增长,1993年全省高级、次高级公路所占比重,仅占全省公路的28.7%,而山东已高达66.7%,整个公路建设落后于江苏、山东等省。
在此情况下,要使我省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时终结以往那种粗放型的数量扩张的增长模式。面对新的形势,根据我省资源、土地缺乏的特点,必须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增加科技、管理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提高经济素质,实行“科教兴省”战略。省委在《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强化四个基础,把握八个要点”的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方针,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重要的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成了当今浙江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
二、充分认识我省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省各项社会发展事业也取得了巨大进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综合测评,目前我省社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
(一)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改善。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从1970年的20.20‰降至1994年 的6.64‰。人均期望寿命达72岁,比全国70岁高2岁,列全国第7位。我省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难得的“黄金时期”,全省总抚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为全省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面大幅度缩减。199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58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多元。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目前全省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 元的人口已减少到150万人。沿海部分发达地区已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
(三)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89年全省已基本普及初等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自1986年起正在有步骤地实施。1978年到1994年,普通高校由22所增加到38所,在校生由2.4万人增加到8.7万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壮大。科研机构增加,科技队伍不断扩大。文化艺术体育事业和新闻图书出版事业迅速发展,到1994年,全省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7%和88.5%。
(四)城镇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重大进展,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978年以来,通过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成功地解决了大量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回城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全省每年新安置就业人数在8万人左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框架初步形成,1994年全省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种社会保险累计为976.65万人次,社会保险基金累计达18.26亿元。全部市、县实行离退休费用社会统筹。1994 年末全省共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325个,安置残疾人就业10.2万人。社区服务设施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近1万个。
(五)环境保护事业逐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到1994年底,全省环保系统已建立各级环保监测站92个。1991—1994年全省用于“三废”污染治理资金达7.23亿元;完成“三废”治理项目3823个,为保护和改善我省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4.7%,工业废水达标率为68.6%。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浙江自然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国内较好水平。
(六)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建设明显加强。通过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及加强地方立法,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使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1979年至1994年,我省共制订地方性法规159 个,颁布行政规章84个。健全和加强了司法、检察、审判、公安等机构,使执法活动具有组织保障。重视发挥各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社会舆论的积极影响力,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了社会参与程度。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权益得到保护。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从总体上说,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的高位增长与社会事业的低速发展形成鲜明的反差。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如人口增长、就业压力、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以及城市病的产生,等等)日益显露出来。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方案”的十大测评指数来看,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而劳动、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治安等社会发展部分指标则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各领域发展的水平衡状况也相当突出。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直接制约着我省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
当前我省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同志存在着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发展工作的倾向。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社会发展是“软指标”,甚至认为只有等将来经济发展了才顾得上社会发展。因而在实践中表现为只把经济建设作为唯一政绩指标来追求,热衷于上项目,争速度,而对社会发展协调与否却不够重视。社会事业的投入普遍不足,相应的基础设施发展迟缓,建设水平较低,各种公益性服务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亟待加强。二是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既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又有损于浙江“文化之邦”的美誉,与我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称。三是社会的结构性和区域性不平衡发展日趋突出,地区之间差距加大。四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趋于紧张。五是社会综合治理和转变社会风气的任务十分繁重。六是社会发展领域的各项改革在总体上仍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现行的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认真研究对策,切实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做好我省社会发展工作
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必须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宗旨。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和改善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们要积极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省份。
(一)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国民素质。到2000年,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提前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中高等教育稳步发展,人民群众卫生保健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二)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00年,全省人民过上小康生活。2010年,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在全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不断扩大劳动就业。要广开就业门路,到2000年新增就业岗位比较充裕,使城镇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到2000年,使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力争部分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环境质量从总体上得到改善。建成一批环境质量清洁优美的城市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区。基本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到2000年基本形成与浙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特别是建立健全以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等保险项目为主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到2010年,社会保险覆盖所有劳动者。
(六)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和监督制度。2010年,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各个方面都纳入法制化轨道。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全省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普遍具有安全感。
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在实践中注意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我省的社会发展,必须从这些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我省具体实际,走有中国特色的浙江社会发展之路。
2、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发展社会事业,制定社会政策,要着眼于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保障其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道德修养和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3、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同时,要相应制定各项社会政策,保持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4、坚持以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改变原有不适应新形势的社会发展观念、管理模式和社会政策,特别要改变社会发展领域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体制,增强社会发展事业的活力与效率。
5、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发展要以维护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体现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的原则,防止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
6、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并进。 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物质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使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台阶。
7、坚持地区间的协调发展。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省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尚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社会发展事业要坚持以区域覆盖为主,同时要通过规划和政策加以引导,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对于不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各级政府要从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
8、坚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在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具体指导的前提下,鼓励和提倡社会事业社会办。要特别重视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的活动,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和引导。
社会发展工作千头万绪,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研究和制定“九五”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突出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实施“科技兴省”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发展,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科技教育为后盾,以健康良好的社会发展作支撑。这是总结我省改革和建设实践得出的唯一正确的战略抉择。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目前,我省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还不足,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不相称,必须下大力气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同时,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要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九五”期间要认真组织实施好三大重点教育工程,即“9761”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以及教师住房建设的“广厦工程”。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我省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尤其是现有农村发育起来的新建城镇的环境污染的相对强度正在不断提高,严重制约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后劲。因此,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九五”期间,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持续协调发展。要加强环境保护立法,严格执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继续严格限制污染严重的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及其装备,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动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第三,消除贫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减轻和消除贫困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要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用3年的时间,到1997 年提前解决全省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下决心,争取在“九五”期间使贫困地区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基本改变教育、文化、卫生的落后状况,实现乡乡通电、通路,形成稳定解决温饱、减少返贫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到本世纪末,全省要基本实现九十年代新农村建设目标。
坚持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政策的根本目标之一。要在继续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帮助内地和山区(浙西南)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九五”期间,要将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协调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促进资源、人才、技术、贸易的优势互补和合理配置。要继续采取适度倾斜政策,有重点地扶持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卫生、交通、通讯等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实现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开放式扶贫的转变。要切实办好扶贫经济开发区,使之成为异地开发的龙头。总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别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力争在“九五”期间扶贫工作和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有新的起色,取得新的进展。
第四,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积极促进人口城市化。
“九五”期间,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合理流动。根据省有关部门的规划,全省每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56万左右,到2000年基本将过去积累下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充分地开发利用,使全省社会劳动者非农化水平达到54%左右。这无疑将有力地推动我省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全省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同时,要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目前,我省城市化程度还不高,城市经济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突出表现为城市规模较小,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城市开放度不高,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城市布局也不甚合理。这直接影响了我省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必须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大力提高我省城市化整体水平。要在继续发展杭州、宁波、温州等一组规模较大的城市的同时,积极发展一批重点中小城市,使之成为农村非农产业集中和集聚的中心。要合理规划和引导小城镇建设,优化城市化结构,协调城乡关系。特别要研究制定促进经济强镇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发挥经济强镇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龙头示范作用。要积极发展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农村第三产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此外,还要积极稳妥地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为人口合理流动和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实现和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国家与社会事务的参与程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基础建设和社区工作,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特别是要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强化社会安全防范机制,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工作相结合,总结和推广群防群治的先进经验,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基层。
标签: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