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106例临床分析论文_黄国平

妇幼保健院 527200

【摘 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儿童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治疗的腹股沟斜疝儿童患者53例为治疗组,另外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腹股沟疝儿童患者53例为参照组。参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组给予患者腹腔镜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数据,对比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5.66%(3/53);参照组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35.84%(19/53),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极为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后,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分析

在外科疾病中,腹股沟斜疝在小儿时期属于多发的疾病之一,其主要因素是因胚胎期睾丸在下降的时候腹膜鞘状突没能完全闭合,使得腹腔内的容物侵入造成的[1]。然而斜疝的自愈机率是很小的,并且在其年龄逐渐增大的背景下,疝块也会逐渐增大,进而产生肠管嵌顿以及缺血情况,给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3]。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腹腔镜技术的运用也愈来愈多,并逐渐应用在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为此本次选择入院治疗的腹股沟斜疝儿童患者106例展开研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详细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治疗的腹股沟斜疝儿童患者53例为治疗组,另外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腹股沟疝儿童患者53例为参照组,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以及B超检查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同时排除有先天性疾病和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不同意参加研究的患者。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4例,女性患者有9例,年龄范围在9个月-10岁之间,均年龄为(4.8±3.5)岁件;治疗组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8例,年龄范围在8个月-12岁之间,均年龄为(4.7±2.8)岁。参与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后无明显的差异,即P>0.05,不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中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同时取平卧位,之后在耻骨结节到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的两厘米的位置,作一个3.5厘米左右的切口,经过外环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直至内环,将精索游离开来,待找到疝囊后做横断处理、高位结扎。

治疗组中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具体方法为:本组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碘伏进行三遍消毒,铺上无菌巾,并且沿脐右缘作一个0.5米的弧形切口,之后将患者的皮肤切开,建立人工气腹,压力值则控制在10mmHg之内,之后换为0.5厘米的Trocar刺入,将0.5厘米的腹腔镜置入,在腹腔镜监视下在肚脐左缘作一个3毫米的穿刺孔,将操作器械置入。腹腔镜下可观察到疝囊内环口,于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刺入七号丝线双线针,于腹膜外绕内环口潜行一周,需要注意避开输精管,精索血管等,双重打结关闭疝囊,线结埋于皮下。另外需要检查患者腹腔内是否有活动出血情况,清点手术器械敷料无误,将气腹排除,并退出器械,在吸收线皮内缝合各穿刺孔并外敷粘敷料。

1.3 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整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形式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当P<0.05,表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

经过研究得知: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数据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数据,对比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析[n/%]

3.讨论

因为生理发育的不完善,腹股沟斜疝在儿童时期属于小儿多发疾病。对于腹股沟斜疝而言,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开腹手术会明显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带给患者较多的疼痛,使患者在手术之后依然受到身体和生理的折磨;而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治疗手术,并且在患者手术之后,能够减少其住院时间和出血量,对患者而言是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4]。

综上所述,给予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后,临床效果相较传统治疗手段优势明显,术中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且预后效果更好,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毅,谢凯.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67-68.

[2]杨长伟. 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1953-1953.

[3]唐忠斌,赵艾君,戴耀华.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1-43.

[4]章长华,朱吉生,王华. 婴幼儿腹股沟斜疝于术治疗的体会(附122例报告).安徽医学,2018,29(1):66-67.

论文作者:黄国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106例临床分析论文_黄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