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分析论文_张文馨,李学栋,敖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第六师医院影像科 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入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同时选取期前列腺正常者22例,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借助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对所有人员进行扫描,观察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分组患者与前列腺正常组者的影像检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例分别为37例(59.68%)、25例(40.32%)。前列腺癌组在b=50s/mm2、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的信号强度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能够尽早发现并诊断前列腺癌,值得应用。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测;DWI;前列腺癌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35-02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良性前列腺疾病,而前列腺癌则为常见的恶性前列腺疾病。对于不相同的前列腺疾病而言,临床中所进行的治疗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定十分关键[1]。对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实施分组,现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6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7月-2018年7月,年龄范围:53岁~83岁,平均(68.99±9.30)岁。另选取同期22例前列腺正常者,年龄范围:54岁~85岁,平均(69.79±10.90)岁。三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在进行检测前15min,全部受检对象都适宜地饮水,让膀胱得到中度的充盈,借助MRI大范围地进行扫描,以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盆腔横断面中各个常规序列(即为T1WI、T2W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等进行扫描,掌握盆腔发生转移与否。最后,借助DWI进行扫描,以2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EPI)型序列,对其轴位、矢状位进行扫描。各项参数:TR设定成3200ms,TE设定成84ms,矩阵共256×256,层厚共3mm,层间距共0.3mm,视野(FOV)设定成400mm×400mm,b值共50、800s/mm2。动态增强MRI(DCE MRI):TR设定成145ms,TE设定成4.76ms,回波链长度共1,激励次数共一次,FOV设定成300mm×300mm,矩阵共64×256,层厚共3mm,层间距共0.6mm,扫描时间共12s。以高压注射器十分迅速地在肘前静脉团注入对比剂(0.1ml/kg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流率3ml/s。在同一时间中,马上进行首次扫描,间歇5s反复进行扫描,扫描共七次。

1.3 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有关情况

在所有病例中,明确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病例分别为37例(59.68%)和25例(40.32%)。

2.2 比较三组DWI信号强度值、ADC值

前列腺癌组在b=50s/mm2、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的信号强度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的ADC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

3.讨论

MRI能够对软组织进行十分精准地分辨,特别是对于DCE MRI而言,其在运用到对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与检出各类小型肿瘤等许多方面都具有更多的优点。DWI在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与鉴别中潜能十分良好[2]。在本研究中,共62例病例由于疑似为前列腺癌而进行穿刺,将前列腺病灶借助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进行扫描,最后的结果指出前列腺癌组在b=50s/mm2、b=800s/mm2的信号强度值对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的ADC值对比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正常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凸显出了肿瘤与其余健康组织间所具有的信号差别,两者在得到融合后,可以良好地反应出肿瘤总体的恶性程度,并评定其预后。分析其原因,即:前列腺癌病例的病症中具有较多的堆积性腺体,间质较少,正常且含水的各个腺泡结构被肿瘤组织所取代,恶性腺体各个内部结构得到改建;同时,前列腺癌各个血管内皮因子与微血管总体的密度大于前列腺增生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所以,更易对其进行鉴别[3]。

综上,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对于前列腺癌,能够更为精准地进行诊断与鉴别,进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倩,房俊芳,王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理论基础[J].磁共振成像,2015,6(1):76-80.

[2]郑信德,陈财忠,缪熙音,等.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前列腺癌分级诊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5):596-700.

[3]吴小鹏,李寿春,潘敏杰,等.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6):437-440.

论文作者:张文馨,李学栋,敖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成像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分析论文_张文馨,李学栋,敖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