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创造性论文,课堂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的提问是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上,使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首先强调的是提问的创造启发性。正是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不但运用创造思维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学会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另外要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要应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课堂提问作为系统存在和运动,这个系统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是有序的,闭合回路是畅通的。这也就决定了创造性课堂提问的客观存在性,它具有系统环境的可建设性和系统操作的具体性。本文着重谈的是创造性课堂提问的系统建设和具体操作。
创造性课堂提问的系统建设,指的是课堂提问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是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学习气氛。这是创造性课堂提问的优化环境,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全心投入地建设。
一是让你的学生养成好问的习惯。遇事三思,遇事多问个为什么,这是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表现。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听到、想到、感觉到无数信息,只有多问、好问,才能由生疑到质疑最后释疑。
二是让你的学生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名人说的,书上说的,老师家长讲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权威的。如果一味地让孩子相信权威永远是正确的,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迷信与盲从,缺少了创造的勇气。前苏联大科学家伊万曾经对孩子们说,在盛满水的缸里放进任何东西都有水溢出,但放进金鱼就不同了。孩子们对大科学家的话半信半疑,就亲手试验,结果放进金鱼水也照样溢出,伊万正是巧妙地培养孩子的敢于怀疑、否定权威意识。
三是让你的学生勇于创新并积极尝试。大千世界,日新月异,要引导学生在发展的事物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勤于思考,积极尝试,像瓦特发现蒸气冲动壶盖,牛顿发现苹果落地一样。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韧性。
四是让你的学生探究问题永不满足。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停留在获取的初步探讨的结果上;要养成在已经明白的事物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不断深入,永不满足。爱迪生发现毛绒绒的小鸡,就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知道是母鸡从鸡蛋中孵出来的,他不满足,又问除了母鸡还有谁能孵出小鸡,比如说人。为此他自己趴在鸡蛋上孵;懂得了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时间,鸡蛋就会变成小鸡,他还不满足,再问这样做每一个鸡蛋都能变成小鸡吗?等等。
五是让你的学生每天都有新奇念头产生。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异想天开,去丰富想象。让学生多听多读一些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益智故事等,任其驰骋想象,产生新奇念头,别出心裁的答案,并让他们在一起交流,每天把这些想象成果记下来。
六是让你的学生遇事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鼓励学生遇事富有主见,对自己做的事、班内的事,社会上的事,甚至是中外历史和现实的大事件,能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找到、说明原因。每天都能够让学生自由地读些课外书,了解一些社会新闻,能够和学生讨论一些热点问题。
七是让你的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别人重视。要引导学生做到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了解他人和自己的特长;要善始善终地对待学生做的每一件事,甚至要询问学生以为你已经忘了或不特别在意时交待给他的事;让你的学生拥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去学习做事或为人。
八是让你的学生感到安全和轻松。不能采用威胁、恫吓、污辱、体罚等手段对待学生,避免学生有惧怕、厌倦、紧张等情绪存在。让你的班级富有吸引力,学生感到亲切、自由,空气里犹如轻松欢快的乐曲荡漾,可以放心地听说读写,可以自由地畅想创新,甚至冒次险,撒把野。你可以让幽默走进你的课堂,长驻你和学生中间。
九是让你的学生愿意向你倾诉心声。你要与学生心心相印地相处,让他们信赖你,把你当作知心朋友,能够愿意向你倾诉心声。每每这时,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倾听、专注和沉默,附加几句“就这些吗”、“我很想知道以后怎样”、“原来是这样呀”、“老师很喜欢听你说”等。其实听完了学生的心声,你已经了解了他们的心态,知道做怎样的引导工作了。
以上是创造性设计课堂提问的系统建设。
创造性课堂提问的具体操作,首先要做的是,在钻研教材,选择教法与学法,设计教案时,要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出课堂提问,然后在课堂上实施操作。一般说来,设计方法有以下九种。
第一、比较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化思维,在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利用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比较的方法设计提问。如教学《沙漠的船》,为让学生弄清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用途,可设计提问:①船在什么里航行?骆驼在什么里行进?②船为什么能在水里航行?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行进?③为什么称骆驼是沙漠里的船?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用途是什么?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可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推出这一结果,类推的基础是分数与比的关系,可设计提问:①比的前项、后项、比号、比值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②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③那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种比较式提问,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要弄清楚提问有几个方面;二要弄清楚各个方面在课文当中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特点;三要将各个方面的意思或特点放一起比较,看一看有什么异同;四要把比较中得到的异同综合起来分析,得出结论。
第二、递进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深入开掘。
为了让学生开拓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或者在已明白事物的条件下,用递进的方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开拓,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如在自然课探索雷电的秘密教学中,学生在明白了雷电是天中带有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所产生的放电现象后,可设计提问:①若带有一种电的云与高大建筑物接近会怎样?②若与人畜接近会怎样?学生从雷电现象的比较中发现,这两种情况发生雷击,可能毁坏建筑物,伤害人畜。这种递进式提问,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要进一步弄清原有事物、条件等;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三要不能浅尝辄止,要不断开掘,永不满足。
第三、迂回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敏于思维,善于探究。
为了让学生思维敏捷,探究机智,教师可在教学中,不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是着眼于教学实际,问此而意彼。这种提问若设计得生动具体,风趣幽默,可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能够吸引学生开动脑筋,迅速发现问题,机智地解决问题,课堂处处燃放着创造的火花。像学《孔雀东南飞》后,教师问:孔雀为什么东南飞?这个问题初看无从回答,但能用诗句作答“西北有高楼”或“日出东山隅”。如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之后,提问:把一个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 那么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90°,对吗?为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要引导学生注意由此及彼,曲问而直答,虚问而实答,脑筋多来个急转弯。
第四、牵筋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注重抓主要矛盾
为了让学生注重和善于抓主要矛盾,教师可从教材的思路、重点、难点出发,牵一发而动全身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学习内容的关键、重点,进而把握住关键、重点。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邱少云英雄精神的一个词语“一动也不动”,然后设计提问:①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也不动?②他为什么一动也不动?③如果他动了就会怎样?④“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⑤他一动也不动直到牺牲的结果是什么?⑥他能够一动也不动直到牺牲说明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主题思想也被“牵”出来了。这种牵筋式提问,要注意让学生在众多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然后牵住这个牛鼻子不放,直到解决了问题,达到目标。
第五、追踪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幽取胜。
为了让学生养成刨根问底的深入探究精神,教师可运用追踪的方法设计提问,带领学生跟踪而进,顺藤摸瓜,揣摩出那种话中之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这种形式的提问设计,还可以一个问题为起点,按照某个思路追问下去,最后水落石出,使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如教学《一定要争气》,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童第周的争气,可用追踪法设计提问:①童第周上中学的时候,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他是怎么做的?取得成绩以后又是怎样想的?②童第周留学的时候,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他是怎样做的和怎样想的?《凡卡》一课说到凡卡梦到爷爷收到他的信嘎然而止,可追踪提问:①爷爷能收到这封信吗?为什么收不到?②凡卡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呢?③假若凡卡的爷爷收到这封信,又会怎样呢?这种追踪式提问,要注意让学生一要跟踪时跟准“踪”,顺藤摸瓜时抓紧“藤”;二要步步为营,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再思考下一个问题。
第六、诱导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步步深入。
为了开启学生心扉,让学生积极思维,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教师可运用诱导法设计提问。这种提问设计,关键在“诱”,核心在“导”,融知识介绍和感情激发为一炉,诱导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根据”等问题,使学生有疑而进,无疑而出。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要让当今小学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无比热爱,就要在充分介绍人物生平、时代背景后运用诱导法设计提问:①为什么要送总理?②怎样送总理?③这样送总理说明了什么?这种诱导式提问,要让学生情趣交融地沉浸在最佳学习境界中,不解疑惑,不知复出。
第七、情境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触境生情,多元思维。
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耳听、口读、眼观、脑想、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形成立体思维,教师可运用情境法设计提问。这种提问可将学生带进具体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解答顺利,发展智力。课文《荷花》讲的我因喜爱美丽的荷花,感到人花一体了。要让学生理解这个意思,就要运用情境法设计提问,把学生带到荷花池里,变成一朵荷花:①为什么一进公园的门,我就往荷花池里跑去?②荷花像什么?③白荷花开的样子有几种?④我仿佛变成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这种情境式提问,要注意让学生一要设身处地,全身心地投入;二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侧面看问题。
第八、揭疑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乐于寻疑,善于解疑。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揭疑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这种提问,设计在巧处,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投下块块石子,不断激起涟漪,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教学《火烧赤壁》可运用揭疑法设计提问:①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80万强大的军队居然被3 万军队打败,你知道这场战役发生在什么朝代?交战双方是谁?②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失败?③弱小的军队靠什么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呢?这种揭疑式提问,要注意让学生一要先思后问,二要不耻下问,三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见解。
第九、辐散法设计提问
——引导学生化整为零,机智解惑。
为了让学生机智地攻破难点,突破重点,化难为易,教师可运用辐散法设计提问,即以某个问题为核心,派生出许多小问题,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问题解决了,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分数意义时,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 为此先认识几个具体事例,然后抽象概括:①把一张饼分给两个同学,你想怎样分?每份是多少?②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什么形状?用数怎样表示?③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5份,三份是多少?④1名同学是一行同学的几分之几?把谁看做整体?1名学生是全班的几分之几?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这种辐散式提问,要注意让学生一要牢记中心问题,二要化整为零后认真归纳概括,由零变整。
标签:思维品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