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课堂:语文在体制内外的碰撞和交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态论文,课堂论文,体制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经济转型,正在从“创奇迹”转入到“新常态”时代,实现着发展的再平衡。具体地说,就是那些旧的增长模式正在离去,而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崛起,成长状态更趋于稳定、健康。世界需要重新定义中国经济。 从根本上说,所有的改革都具有相同的特征,中国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历经了第8次课程教材改革之后,我们又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课改”到“改课”,课堂教学在摒弃诸多不适合时代要求的陈规痼疾之时,新常态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所谓“常态”者,乃事物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外显之谓。改革的攻坚克难,从理论到实践必然会开拓新的视界、产生新的观点、确立新的目标和形成新的策略,于是对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有了相应的认识改变,课堂常态当然也会有诸多“新”的呈现。 如果我们探究一下语文课堂许多新常态的出现背景,原因是复杂的。主流当然是源于体制内改革的引领和规范,如教育法规的制定、各门“课程标准”的颁布、各科教材的国家审定等等。但也不能缺失了体制外的冲击和创新。何谓“体制”?《辞海》的解释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由此可见体制内是一块,体制外还有很大一块,它们之间的关系,若作不很完善的比说,便是“政府行为”与“民间行为”的关系,“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是“庙堂”与“江湖”的关系。政府行为如“庙堂”之气,而民间行为则如“江湖”之风,两者既“对立”而又“统一”:正确的政府行为是民间意愿的归纳和升华,而民间意愿又是政府行为的基础和源头。同理,“庙堂”与“江湖”之比,也一样是相依相存,声息相通。对此,范仲淹的感慨颇为发人深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由此不难理解,语文在体制内外的碰撞和交集,正是语文教育改革得以不断推向纵深的一种辩证关系。因为确切地说,体制内制定的“定式”是以集中和升华体制外的民间智慧为基础的,同时又反过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并且这种“定式”更是在不断及时地吸取来自体制外的创见而求得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它应当十分需要来自“江湖”(民间)的挑战和创举。虽然形式上“内外有别”,但本质上“目标相同”,均为了中国母语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而互补互促、共进共荣,这又何尝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语文教育在体制内外的碰撞和交集,是一个十分合理、共商改革的对话过程,由此带来的课堂新常态,我们不仅不能简单地一概排斥,更要认真审视、虚心悦纳,并勇于在实践中尝试、探索。择善而从,并有所发展,如此方能使“课改”的成果更多地落实在“改课”上。 当然,课堂新常态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以下内容: 一、课堂模式的新常态:由“讲问”为主线转向以“学导”为主线 语文课堂的基本模式,不知沿袭了多少年,总是以教师的“讲问”为主线,即由教师主观解读课文,实行的是“一讲到底”。在学习了前苏联的“谈话法”之后,开始逐渐有了简单提问,让学生回答,避免“一讲到底”的尴尬。但这种“讲问”,从本质上说还是教师单边讲解分析的一统天下,学生的答问只是一种形式。因为这些提问的共同特点是问域小,答案简单,往往没有多少开启心智的思维含量。走进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学习为重”“师导为助”正在成为课堂的新常态。这种根本性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把以往作单边分析讲解的内容转化为一种可以让学生学习探究的实践活动。在学生演练受挫时,教师再辅以有的放矢的引导。如特级教师王红在教学《喜爱音乐的白鲸》一课时,就基本上不作讲问,而是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自求得之。一是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们是怎么抢救白鲸的”要学生自己来列表完成,实现了将课文的“连续性文本”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转换为“非连续性文本”(表格)。二是补充了一个文外的虚拟题:国家为了表彰在这次抢救白鲸行动中的特别有功人员而颁发一枚高级别奖章,你觉得应该奖给谁?是猎人?是村民?是飞行员?还是船员?并且说出理由来。这就把学生的“读”与“思”推向了深处,并且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标”语),尽显“学导”为主线的课堂精彩。 二、教学指向的新常态:由重课文内容分析指向重“学习语言运用” 在以“讲问”为主线的课堂里,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教师的教学指向基本是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故事情节的分析。虽然几年前已经有专家大声疾呼“要与‘课文内容分析式’说再见”,但也许是习惯使然,不少教师似乎总是难以割舍,背离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的运用,并培养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这一要义,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一直陷入在高耗低效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当然,学生有疑处,教师作精要的启发分析以促其理解是必要的,但这与系统地进行故事情节分析是两回事。经过这几年课堂教学的攻坚克难,应当说在这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新常态。如优秀青年教师张幼琴在执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活化石》一课中,她以引导学生做自然博物馆小讲解员,让孩子经历了熟读、讲说的习练,又给活化石作展品标签,让学生体验“读”与“写”结合的过程……从而实现了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重点,并寓知识理解于其中的教学指向,跳出了“课文内容分析式”的“老常态”。 三、教材意识的新常态:由执行教材转向挑战教材 有些教材是国家审定并要求通用的,体现了一定的国家意志,自然应当认真执行。但教材问题毕竟牵涉的方面太多,要达到完美无缺的适合,也确实很难。可以这样说,不管是谁编的教材,什么时代编的教材,都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材只有编得更好,没有编得最好。正因为这样,我们对教材应持的态度是:在认真实施的同时,也应当有所质疑、有所挑战。这不仅很正常,而且很必要。因为只有如此,教材才能编得更好。如有人认为爱迪生用智慧救母亲的故事是虚假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阑尾炎手术;《鞋匠的儿子》一文的插图,是不是借用了一张“9·11”后反恐的图……其实对教材的质疑,早在2009年7月就有一些教师组织过一场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大讨论,并且将讨论的内容编成了《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出版。总之,老师们对教材问题提出的许多意见,虽然不一定都正确,但关注教材、研究教材、批评教材肯定是有益的,我们应当有这种意识。 四、文本选择的新常态:由使用常规文本到发现、启用更多的优质文本 应当说选入教材的一般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但教材外的优秀作品总是层出不穷,在教材之外,肯定还有许多好作品。当优秀教师发现好作品后,理所当然会把它推荐给孩子,作为自选教材与学生分享。这是一种极好的“新常态”,它使我们的教材得到了不断的“新陈代谢”,而永葆青春活力。 优秀绘本介入教材,今天已成为不少语文教师的关注点。绘本是“非连续性文本”,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具有特别的作用。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一堂《大脚丫跳芭蕾舞》,令全场3700多位老师倾倒。她从封面读起,始终牢牢抓住“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明白了“发现就是观察”“发现就是理解”“发现就是想象”“发现就是思考”,把文本的非连续性、跳跃性,由孩子们进行无拘无束的演绎,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童心的灿烂,印证了“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特级教师、浙江省作协会员何夏寿接连开发的民间文学系列、童话教学系列,是对小学语文课中文学要素的张扬,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不仅如此,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新的身影:作家、诗人的跨界参与。如儿童诗人雪野,我已经听了他好几堂课,最近听的《小小蚂蚁》更有特色。他用三幅图片激发孩子漫想主人公蚂蚁的生活状态,在师生对话中不断向诗意推进,及时从与孩子的对话中发现美的语言,最后自然地组成了一首师生合作的童诗。为了扩展比较,雪野还合理地串连了儿童诗人圣野、雪野、杨焕三首以“蚂蚁”为主角的诗作。这可真是融比较欣赏、读写互动、师生合作为一体的一堂别开生面的好课。 在汉字文化教学价值的启示下,我们可喜地发现一种识字教学新课型正在浮出水面,如黄亢美老师的《“人”字家族》、林佩菱老师的《巧学卩部系统字》等等,都十分精彩。因为课型是新的,教材内容当然必须是老师自己编的。这确实也为我们打开了识字教学的新视界:原来集中识字还可以这样教。 五、教学方式的新常态:学生的先学、质疑、讨论、读解正在成为热点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改课”最具标志性的景观,集中表现在对学生“学”的关切。如“先学”,先让学生学起来,他们才有可能“有疑”,才有机会“质疑”,从而改变学生只在那里“学答”(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从来不去“学问”的怪现象。学生“质疑”了,小组合作讨论才有了必要。 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核心环节是“解读课文”,以前我们都习惯于由教师来解读课文,让学生听着。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上,其实学习根本就没有发生在学生身上。对一样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怎样分析解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要由学生自己来做。虽然学生的解读不会像老师的解读那样系统、深刻、生动,这并无大碍。由学生自己来做,他才有了心智的开启,才能慢慢地学会解读,逐渐培养起解读文字的能力。如果一直来都依赖于听教师的解读,学生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能力是“听”不会的。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而一直遭人非议的根本原因。 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天下雨了,诗人还不肯回去?于是一个“先学”中发现的疑问,让学习过程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师先让大家在小组里读读想想,诗人下雨了还不回去有哪些原因呢?然后要求全班来讨论交流。有的说:“我从‘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中明白桃花盛开的春天是鳜鱼最肥美的时候,诗人想多钓几条鱼。”有的说:“诗人不光是钓鱼,他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了,你看西塞山、白鹭、桃花……这样他才‘不须归’的。”这时,教师刨根问底:“另外两句,跟‘不须归’有联系吗?”于是又一位学生发现了,说:“春天多下毛毛雨,风也不是很大,‘斜风细雨’,还是可以坚持的,不是暴风骤雨”。在相互启发下,又一位同学有了新发现:“我从‘青箬笠,绿蓑衣’中读出诗人已经做好准备,雨具都穿戴好了,所以他一开始就决定即使下雨了,还是‘不须归’。”于是,教师说:“这个问题讨论得很好,四句话句句都与‘不须归’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能连起来说,那就是对这首词的系统解读了。现在,请大家自己说给自己听,说上几遍,说顺口了,然后再请他到讲台上来说……”看来,学生的解读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这样培养出来。 六、学程安排的新常态:由传统的大流程到“微元素”的有机整合 阅读教学课堂历来以课文为中心,根据一般的认知规律,划分为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课文、理清层次、深读理解、练习运用等大的流程,循序推进而一成不变。然而在语文教学更为关注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乃至语文生命时,它的内涵变得空前丰富起来。为结合、沟通的方便,学程安排也在当下“微时代”中变得微型化,出现了“趋微”新常态:“微视频”“微讲说”“微阅读”“微习作”“微解读”“微合作”……都会被有机整合在课堂里。显然,这样的“微”不是“微不足道”的“弱小”,而是有着积小为大的功效;这样的“微”也不是不值一提的“微乎其微”,而是在于其短小而灵动,因其简约而便于联系、沟通。看特级教师张祖庆的一堂课:在“微辩论”中开展“微写作”。他从观看“微电影”《更好的世界》片断入手,引发了同学间不一样的思考,让“理解和支持父亲做法”这一伙去PK“坚决反对父亲做法”这一伙。在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教师又及时在听课的家长中做了“微采访”,于是,辩论更趋向深入。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微写作”,最后在互动中梳理出多元的声音,让学生带到课外去深入思考,继续讨论,表达见解。 七、拓展阅读量上的新常态:尝试多形式的群文阅读 如何增加小学生课堂阅读的容量,是小语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之前一些特级教师如斯霞,是通过适度拉快进度,在一学期中腾出一段时间,开展补充阅读课外自选教材的教学活动,之后又有了“读一篇、带一篇”的形式,即教师选一篇与课文有某种关系的阅读材料,实行对照阅读。近年来,在这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如特级教师蒋军晶提出的“群文阅读”,便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尝试。所谓群文阅读,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一组文章。蒋军晶认为这种阅读课型首先能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又能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端正阅读态度,优化阅读策略。教师在指导群文阅读时要把这种功能有意地凸显出来。刘荣华同志还有专文来研究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说得很到位:选取文章时要让群文有内在的聚合性;导读群文时要充分呈现其“结构化”,即能互补互促,相辅相成;要让群文的横向联系清晰而又密切;要充分体现群文阅读的功效优势。 八、写作教学上的新常态:重视写作是思想的自由表达和交流 我国的语文教学一直强调以阅读为本位,这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滞后,不善表达和交流。因此,有教师倡导“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有的则认为“写”比“读”更难,语文教学的结果还得看学生会不会写。 从现状分析,我们认为要加强写作教学是有道理的,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否落实,而且还涉及学生思维的发展、人格的养成、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写作与其他课程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别的课程指向的都是知识客体,可是写作指向的是作者主体,即主体的思想和情感。在今天的写作课堂上越来越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一是降低写成“文章”的要求,在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强调了小学生的写作是练习性的;二是淡化章法技巧,把写作的基点定为“表达”和“交流”,有啥说啥,想啥写啥;三是这种表达和交流是真实的,不说假话、空话、违心的话;四是读写一体化,读是吸纳,写是倾吐,一吸一呼的循环,生命才得以健康地存在;五是在网络“自写作”时代对小学生写作的积极影响,如短信、微信、微博、QQ……乃至电子杂志、手机作品等等,已构成了极具个性化的写作传播的庞大空间。这使得写作不再神秘化,而具有了真正生活化的表达与交流。这使小朋友明白,写作就是要写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思想,这是最主要的。至于写多少,用什么形式写都不是问题。这种网络“自写作”与课堂写作的相互融通和借鉴,正在成为改革写作教学的正能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诸多的新常态。尽管这些新常态还在实践的检验之中,但其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正是课改在攻坚克难中的革故鼎新之举。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常态、欢迎新常态、发展新常态,使“改课”得以在“课改”的东风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标签:课堂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