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实例_英语论文

例谈基于语篇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词汇论文,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当下的英语词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学中的诸多误区,比如教学方式机械单调、词汇呈现支离破碎、创设情境多而杂乱等。很难想象,置身于诸如此类的课堂中,学生究竟能学到些什么?机械的方式导致的是学习兴趣的丢失,支离的呈现必将造成“哑巴英语”的萌芽,纷繁的语境只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长此以往,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正如吕叔湘所说,“词只有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其语用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在课时较少而目标词汇量较大的小学英语中,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断提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持续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基于语篇意识的英语教学由于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上的优势而备受关注。语篇意识首先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当然,它除了重在“意识”外,其基本的教学流程也应有一定的针对性。

      一、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的基本流程

      “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是指以特定文本整体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教学。其核心思想在于创设有效语境,置单词教学于具体语境中,置语言运用于具体情境中。语篇意识指导词汇课堂,可为原本或有或无关联的语言点的教学提供一个平台,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从而把词汇的习得和语用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其基本教学流程如右上图所示。

      

      二、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案例对比研究

      下文将对词汇课(Book 5 Unit 6 Part A Let's learn)按常规课与语篇课的称法进行同课异构,以对比探讨的方式逐步呈现基于语篇的三步式词汇教学流程,以期为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设计思路】以节奏欢快的英文歌开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尽快融入英语学习当中。然后以房间图片创设情境,引出与之相关的几个话题,复习“There be…”句型。

      【探讨与反思】热身活动并非简单的娱乐活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复习旧知,同时也应为新课呈现做铺垫。热身环节的所有活动点从严格意义上说都应有前后衔接的功能,然而该思路中各活动间的关联性略显不够。

      

      【设计思路】该设计有针对性地选取歌曲进行热身,营造轻松氛围,并自然过渡到描述歌里的small bedroom。既起温故知新之效,也为下一步nature park的引出做好铺垫,因为它将从small bedroom墙上的一幅画中“脱颖而出”。设计中凸显语言安排上的系统连贯性。

      

      【设计思路】以课件创设情境,即以图片中的nature park引出新词的教学,引导学生跟读、模仿、拼写,并以对话形式呈现词与句的结合,教学步骤相对紧凑但教学内容略显单薄。教学关注着单词的音意形,却忽视了真实语境的介入。

      【探讨与反思】从词汇角度来看,将语篇作为词汇学习的背景,目标词汇才会因语篇的衬托而彰显其内在语言意义。语篇如同词汇赖以生存的沃土,它滋润着其中的每个词汇,使它们变得鲜活。而脱离语篇的词汇如同零散的构件,基本上处于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既容易遗忘,又不利于在语言输出时及时调用(陈力.语篇教学思想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8期)。为使学得的词语变成“活”词(positive words),教学者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语境,借助完整的语篇把这些词汇个体联系到一起,赋予词汇以生命。

      

      【设计思路】该设计以“游览浙东大峡谷”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每个词语都被赋予一个小语境。通过一个个小语境的巧妙联结,最终生成一个较长语篇。语篇中既有不断滚动的目标语言,也留有学生适时穿插表达的空间。由于该语篇内容描述的是学生极其熟悉的身边景点,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该设计中体现着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意识,这有利于丰满教学内涵,发散学生思维,从而使语言表达变得更有意义。

      

      【设计思路】设置强化练习:首先,借助随堂练习任务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安排写话训练进一步运用新学词汇,以达成对新语言点的有效巩固。

      【探讨与反思】词汇植入的孤立被动易造成两个后果:快速遗忘与难以运用。词汇的学习目的在于运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对新语言点进行大量的有效操练之后,这一环节可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知识技能在交际活动中完成语言的输出,学生能在真实交际或准交际中发展各种能力是output的核心。此时可通过创设语境安排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语用能力。

      

      【设计思路】该设计借“篇”创境,以前面所构语篇为平台,引入对梁皇山美景的描述,以之前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做铺垫,形成有意义的语言输出。同时,引领学生由说过渡至写,细节与整体兼顾,达成听说读写的紧密结合,以期学生语用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三、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的几点反思

      在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尽管好处颇多,但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体现为如下三方面内容。

      (一)对词汇的要求

      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是多义词,即一个词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这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以red一词为例。其中心意义为“红色”,如a girl in red“红衣少女”。但在不同搭配不同语境中,其意义各异。be in the red表示“亏损,赔本”;to see red表示“发火,愤怒”;而red-handed则指“在当场,在犯罪现场”。由此可见,多义词不能孤立地学习,一定要将其放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识记,从语境中体会它们的具体意义和用法,以减少歧义的产生,从而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二)对文本的要求

      运用语篇意识教学词汇时,教师要努力寻找目标词汇之间的联系,尽可能为学生创编或选择富有童趣且有教育意义的语篇。设计语篇时应做到如下几点:

      1.语篇内容要难易适中且富有层次性。语篇的语言应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所构语篇要紧扣目标词汇的教学,将新旧知识进行巧妙融合,体现出语言的滚动意识。涉及的拓展词汇及句型不宜过多,尽可能贴近学生原有的知识发展区。

      2.所构语篇要富有趣味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可以是一段对话、一篇短文、一个故事、一首诗歌……它可以形式多样,但必须童趣盎然。

      3.所设情境要有真实性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语篇时,应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如学习、生活、爱好、节假日和小动物等话题,将目标词句融于语篇中,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对教师的要求

      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素养,还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能做到敏锐挖掘目标词汇间的联系,合理创设有效情境,积极进行语篇创编。笔者在实践中也认识到,进行语篇设计时,团队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每位教师能共同参与创编和设计,并结合各班实际进行不断完善和修改,学生就能学得更有趣,更轻松,更有效。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要体现语篇意识,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教学有效达成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把如珍珠般散落着的词汇巧妙串联成如项链般漂亮的语篇,带给学生真正美好的享受。

标签:;  ;  

基于语篇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实例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