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姑丽帕热杂木·阿迪里

《十二章》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姑丽帕热杂木·阿迪里

姑丽帕热杂木·阿迪里(新疆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中学 新疆 伽师 844300)

摘要:山川之美、名胜古迹,幅员辽阔的中原大地:东有巍峨泰山迎接朝阳,南有苏杭烟柳画桥,西有珠穆朗玛峰屹立于世界屋脊,北有大兴安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日月潭、桂林山水,有多少诗人曾用那数不尽的汉字来赞颂你的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将西湖与古代四大美女的西施相比,可见西湖的美景曾征服了多少人的心。五千年的风吹雨打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典籍: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的医学巨典本草纲目;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带有地方特色的剪纸、年画、糖人等等,都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来的精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典籍,《论语》是就其中的一部。《<论语>十二章》作为《论语》中内容的一个精选,在今天我们研究《<论语>十二章》无论是对古典文化的了解还是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德育;仁、爱;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7-088-03

引言: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步伐已经加紧,当前社会中需要的是和谐氛围,只有社会变得和谐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在一片祥和的环境下开展,《论语》作为古代社会中“仁爱”思想的集大体现,在今天我们拿出来讲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孔子的核心思想在与其学生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体现。学校作为培养人发展的社会化场所,在课堂上讲授《论语》是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符合和谐社会发展潮流的。针对于此,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一下《<论语>十二章》的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文本解读

《论语》中主要的内容就是孔子在的谈话内容,孔子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进行了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孔子“仁”、“礼”的思想,只有这样编者的期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而且在全社会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领域的教育是可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通过对课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论语》这一节课中主要有三个任务:

(1)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论语》作为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文章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且作为先秦文学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这就要求教师帮助他们进行翻译否则就不可能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如果想让学生对文章的核心思想有一个了解,首先就要理解文章的意思,这也是完成学生知识学习的目标。

(2)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先秦文学的翻译对比明清文学具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找寻到更多的提升先秦文学翻译的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先秦文学的兴趣,教师课上可以对学生进行《论语》内容的讲授,在课下的时候可以以《诗经》这样简短的诗歌来提升学生对先秦文学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先秦文学能够以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行翻译理解。

(3)加强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论语>十二章》作为语录体的文章,各章节之间看似相对独立的,但是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不能用我们现代文阅读的方法进行解读的,《论语》节选的内容都堪称是经典语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每一句都要进行解读,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实际,做到现身说法,帮助学生从《<论语>十二章》中的智慧来解决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4)对文本在生活中的解读

目前国内外的文化学者对于《论语》内容的研究成果已经数不胜数,但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所研究的内容看,当前对论语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种:

1、深挖文章的思想性,教材中选择的《<论语>十二章》作为《论语》中内容的摘选,能够体现出《论语》的代表性,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研究者都在研究文章中暗含的思想性,并且要结合孔子的生存年代对于将文章的内容放置在在当时的背景下进行研究,这样我们就能清楚的理解当时孔子和其弟子在对话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也能够深刻理解孔子“仁”、“礼”思想在《论语》对话中的一个体现。

2、与当前德育教育相结合,李浩无(杨贤江化名)在最早的教育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提出了要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仁德思想,这就是为何当前的德育教育都提倡“以德树人”“立德树人”这都说明了“德”在教学中的意义,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因素。所以,以《论语》中的德育观作为当前德育教学的观点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

(5)对《<论语>十二章》的教学设计研究也有以下的几种不同的研究:

1、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来对《<论语>十二章》的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融入学生对每一句话的理解,这样来讲《<论语>十二章》变厚,以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将《<论语>十二章》变成一个符合本班学生发展的一个规则,并且要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论语>十二章》内规则的遵守程度。

2、采用课本剧的形式来进行表演,在每一幕的剧中体会到孔子关于《论语》精髓的体现,并且以《<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增加直接经验,这样学生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则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表演身体力行的演出,无论是对《<论语>十二章》进行背诵、还是理解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设计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论语>十二章》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来看一看课堂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能否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而且《<论语>十二章》本身作为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对于《<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应如何改正,怎样才能切实提高《<论语>十二章》的教学效果以及课堂的思想性,提升教学的效率,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达到德育在学科教育中进行渗透的目的。

(1)当前《<论语>十二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他们总是认为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不够强,如果将分析的部分交给学生,则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殊不知,越是教师代替学生进行劳动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就越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浪费时间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是有选择的接受的,如果知识对他们来说不感兴趣,那么像先秦文学这类非常生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将很难接受。

2、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

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完成三维目标,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实力,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另外两个学习目标的达成,一节语文课硬生生的上成了学生的速记速录课,而且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致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理解起来非常的吃力。语文学习的过程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不要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否则一旦更改文本的内容,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将会是零。

3、对于学生德育渗透不够

当前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将教学工作作为工作的中心,对于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够重视,但是语文作文人本性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渗透更多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了课文中的内容,没有突出古代哲人的智慧对今人的影响,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失误,因为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非常好的平台,作为教师也要抓住这个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德艺双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铺垫,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2)《<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研究

1、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确立

《<论语>十二章》作为先秦文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的翻译是一个重点,要求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符合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力求做到“信、达、雅”如若不然学生对于文章意思的理解也是非常苦难的,而且在学习先秦文言文的时候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讲解,特殊句式的讲解要作为重点。《<论语>十二章》这篇文章作为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至圣先师的思想,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且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看一看接受了古典文学的影响后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的确立都是将人文性的内容作为难点,这就要求我们讲授课文的过程中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能够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今天的生活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这个过程是属于学无定法教无定法的,在确定教学法方法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的对象,依据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掌握的情况来进行选择,看一看到底是讲授法为主还是谈话法为主,或者也可以选择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要根据学生的素质进行选择的,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对于先秦文学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熟读成诵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先在学生头脑深处进行文字的印刻,然后在翻译就能对生涩,饶舌的内容进行注意,提高了他们听课的针对性。

3、教具的选择

当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程度的提高,我们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可以直接拿来为课堂进行服务,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对多学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借助多媒体进行情境变换有着比言语创设情境更快的效率。

4、导入新课的研究

孔子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又被后人景仰为万世师表,所以对于新课导入往往都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言语直接对孔子进行介绍;另一种则是通过一个简短的小视频或者是纪录片来对孔子的一生进行一个综述,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也是当前!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新课导入方式,用言语直接来介绍孔子能够快速的带领学生走入课堂教学,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小视频的形式来对孔子的一生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借助于多媒体信息化设备,能够提升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也能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5、讲授新课的研究

①翻译文章,初步感知

在翻译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首先要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对课下注释进行一下通俗化的解释,而且古典文言文中通假字出现的频率较多,学生对通假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样就不能完全开展自主阅读了,第一步就是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疏通,在他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后,我们才能让学生来初步的感知文本,《<论语>十二章》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一个特殊的意思,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翻译的准确度,否则对于有碍于文章内涵的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经老师的指导后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间完成对整篇文章的翻译,这样学生能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心得,还有就是要对特殊句式加以注意,因为《<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都非常的简短,这就要求学生自己翻译的过程中对句子成分进行补全。这样更加有助于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感知。

②精读文章,纵谷论今

《<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通过教师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后,可以要求学生将文章的内容与今天的身边生活进行联系,体会一下古人智慧对今天我们生活的影响,而且作为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采取多种阅读的形式,因为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理解后,阅读就不在存有困难了,通过出声的朗读或者是分角色的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够在纵谷论今的的环节中表达更多自己内心的感受。

③拓展延伸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有许多幼儿园都已经开始了对《论语》的诵读,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教师也要重视对文本内容的朗读或者对其中的某一句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现场就直接来一个简短的小话剧,一个简短的剧目可以体现《<论语>十二章》中的一个小的道理,或者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身边发生的事儿来说一说对《论语》中内容的理解,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体验教育,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而且行为是对人内心的反应,学生良好行为的体现正式他们良好道德水平建立的外在表现,这样在最后看一看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是否有不理解的,这样的一节课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在学生用言语表达或者行动表达的过程中加强了他们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④总结回顾

学习的过程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要有一个好的结束,《论语》完整而充分地反映了被我们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的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政治思想,诚信处事、智慧生存的人道思想,有教无类、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等等。所有牵涉到人类生存与社会安定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刻和卓有成就的论述,堪称人生的百科全书。虽然有些篇章仅仅是只言片语,但却精辟微妙,发人深省。虽历经两千多年,今天读来仍激荡着我们的胸怀,启迪着我们的智慧,给予我们丰厚的人生营养。而且文章中的“仁爱”思想至今也是我们所崇尚的。

⑤作业设计

作业是对教师上课教学内容的一个巩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作业的完成质量往往关乎到就业效果的好与坏,对于作业的设计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的这也是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当时为每个学生发展提供把充足的空间,作为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设计,因此作业设计如下:课后自主阅读《论语》,将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摘抄下来,并且说说对它们的理解;《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文搜集积累,与同学分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自行选择作业。

(6)对整节课取得教学效果的研究

1、从教师角度看

对于教师来说,精细化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把握以及对教学方法的精确研究,也有助于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因为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光要操作的媒体还要保障课堂常规教学的进行,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看似非常简单的操作,实际上操作中融入了教师多次的练习,这对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过程。而且+的内容无论是对学生的心理还是老师的心理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

2、从学生角度看

新时代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身边充斥着许许多多的物质产品,就疏忽了对于精神领域的提升,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对学生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教育,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形式。平日里教师的说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够起到多大的影响,但是通过他们自己进行表达或者进行小品剧的编排则有助于他们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认知,促进了道德水平的发展。

结束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巨著,其内容的思想性极高,《论语》中的很多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的发展和人与人的交往以及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学习《<论语>十二章》的时候,他们能够对文章中的一些句子进行简单的翻译,并且能够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文言语感,这对后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便于学生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能够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与学习的热情,能够提升学生对《论语》的认识。

当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学习,《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作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使学生明确什么的“仁”“礼”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克己复礼”的本质,这样学生就能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制力,不去违反学校个规章制度;而且孔子“仁”的思想,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提高同学之间的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付启成,何明成,张媛媛. 务民本而国治——由人教版初语《论语?十二章》推及的文治导向[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研版)2018(19):210-211.

[2]刘凯旋,刘禹锡,贾天琪. 从《穷达以时》看孔子的“时遇”思想——兼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理解问题[J],白城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版)2017(11):121-122.

[3]张家明,田雨荷,尹占青. 《论语》的义理旨归、篇章结构及与“六经”的关系——我之《论语》观[J],渤海大学学报(基础教育教师研究版)2018(01):013-014.

[4]王明远,李明月,张伟明. 体验式德育的实施形态和路径——从语文教材《论语》新增语录说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版)2018(20):130-131.

[5]王佳乐,魏启正,黄明强. 正视生命:课堂追问的基点——以特级教师李卫东《十二章》教学为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2018(10)112-113.

[6]李春丽,贾明坤,张玉梅. 《论语》章句辩说——兼及儒家思想的原则性与灵活性[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2):103-104.

[7]谢士会. 《《论语》选读》教学感悟[J]. 华章,2011,(14):197.

[8]王燕. 初探"天地人之道"——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J]. 辅导员中旬刊(小学教学),2009,(11):55.

[9]陈平. 领导干部须具人格魅力——读《论语之美》有感[J]. 传承,2012,(8):28-30.

[10]唐春燕. 《论语》情缘[J]. 新课程?小学,2014,(9):135-135.

论文作者:姑丽帕热杂木·阿迪里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十二章》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姑丽帕热杂木·阿迪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