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VC和GLVC的我国物流产业升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升级论文,物流论文,我国论文,GVC论文,GLV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物流产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运输、仓储等产业的协调、优化配置和整合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这种产业不追求局部功能环节的最优,而是追求一种物质流动全过程的整体最优[1]。随着当前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从2007年起,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物流成本全面上升,物流产业开始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高成本运行环境促使产业发展不再遵循既定的发展路径,不再延续“小规模、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运作方式,国内物流产业将进行新一轮物流产业升级[2]。然而,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在升级的必要性分析、升级的政策选择分析等方面[3-5],尚缺乏对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驱动力、升级模式和升级路径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借鉴全球价值链GVC和全球物流价值链GLVC理论,探讨我国物流产业的升级问题。
一、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物流价值链
1.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把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概念开始,经过研发、生产、物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各个经济环节,在制造、贸易全球化的条件下,诸多相关企业共同完成一种产品或在国际分工中只从事同一产品某些环节的生产,从而建立的一系列利益纽带的联系,GVC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6]。不同的企业因其参与的环节不同,所得的利润也不同。全球价值链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表现。在全球价值链中,价值的创造不仅仅是体现在生产环节,附加值高的设计服务等环节的地位也日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6]38。
2.全球物流价值链
目前的全球价值链理论更适用于制造产业,并不完全适合物流服务产业,这主要是来自于服务外包和制造外包本身的差异。因此,本文在借鉴全球价值链GVC的思想上,提出全球物流价值链的概念和其构成方式。全球物流价值链(global logistics value chain,GLVC)是将一项物流服务从概念开始,经过物流方案设计、合同签订与分包、功能型物流操作、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在物流全球化的条件下,诸多相关物流企业共同完成全球物流服务,从而建立的一系列利益纽带的联系。它和全球价值链GVC最大的差别在于其服务的特殊性。由于服务往往是客户需求拉动型,导致物流价值链较短,一般呈现类似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特征,如图1所示。
图1 全球物流服务供应链
依据全球物流服务供应链,本文给出了全球物流价值链示例,如图2所示。在全球物流价值链中,附加值根据物流企业与最终客户距离的增大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全球物流服务集成商处在下游,附加值最高;区域物流服务集成商处在中游,附加值稍低;区域物流服务承包商处在中上游,附加值较低;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处在上游,附加值最低。
图2 全球物流服务价值链示例
二、基于GVC和GLVC的物流产业升级动力研究
1.产业升级的内涵
虽然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产业升级的内涵至今仍然很难完全统一。在内涵上,有的学者从社会的宏观层面来把握,如Porter(1990年)[7],Giuliani,Pietrobelli和Rabellotti(2005年)[8];而有的学者则侧重于从企业的中观或微观层面来进行界定,如Gereffi(1999年)[9]、Humphrey和Schmitz(2000年)[10]。不过,无论从什么层面看,产业升级内涵的共同之处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2.物流产业升级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是全球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控制权提升(即从功能型服务提供商变为集成商),其驱动力可由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者组成,具体如下。
外部驱动力之一:我国制造业升级。首先,我国制造业务从专业代工的被动走向全球销售的主动,伴随这种模式变化,制造业所带来的物流模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制造业务从国内走向国际,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国际价值链的环节中去,开始服务于全球市场;第三,制造业物流从单一业务外包走向供应链物流系统集成,从传统的外包仓储、外包运输等功能型外包正转向整体物流外包。
外部驱动力之二:我国物流产业的运营环境。当前,我国正面临高成本的运营环境,这不仅体现在高成本的燃油成本、土地的使用成本上,而且也体现在人力使用成本的不断上升上,从而导致综合型运营成本呈现高涨的态势。
内部驱动力之一:国内外物流产业的竞争。如体现在国内外物流产业的价格竞争、国内外物流产业的服务质量竞争和国内外物流产业的服务能力竞争等方面。
内部驱动力之二:物流技术创新。我国物流产业正面临新一轮物流技术的创新高潮,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物流产业升级。
3.基于GVC和GLVC的物流产业升级动力分析
从全球价值链GVC和全球物流价值链GLVC的理论角度来看,物流产业升级的动力来自两种:一种是与制造业互动的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基于GVC的我国制造产业升级,我国的制造业升级目标是从传统制造业迈向现代制造业,从单一的代工环节迈向研发设计环节,从国内业务迈向国际业务,伴随这种制造业务模式的提升,我国物流产业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种是全球物流业内部价值链的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嵌入全球物流服务价值链GLVC,由于当前我国物流业普遍局限在国内市场,在全球物流价值服务链中处于很小的一个环节,伴随着物流业迈向全球化,在嵌入全球GLVC的过程中,物流业本身的动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物流产业升级的路径
1.物流产业升级范围的扩展模式
借鉴Gereffi(1999年)的理论,给出物流产业升级范围扩展模式,如表1所示。
2.物流产业升级深度的发展模式
与Gereffi按照升级所需的资源配置范围大小进行分类的方式不同,Humphrey和Schmitz(2000年)则以企业为中心,将升级分成三种途径[6]38: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借鉴Humphrey和Schmitz(2000年)的理论,本文给出了物流产业升级深度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如表2所示。
四、物流产业升级模式选择
1.基于本土制造业在GVC中环节与全球物流服务能力的升级模式
从全球价值链GVC来看,物流产业升级模式可以依据本土制造业在GVC中环节与全球物流服务能力的两个因素,划分为四个矩阵,得到四个象限,如图3所示。其中,我国目前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第Ⅲ象限,即本土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升级的模式。这个模式的运作好坏,直接决定了物流产业升级能否顺利进入到第Ⅰ、Ⅱ、Ⅳ象限。
图3 基于本土制造业在GVC中环节与全球物流服务能力的升级模式
随着本土企业承接跨国公司物流服务比重的提高、制造业在GVC所处环节的提升和全球物流服务能力的增强,物流产业也将逐步升级。如果我国的制造业在GVC中占据高端环节,那么我国的物流产业将实施主导全球物流价值链GLVC为主的模式;如果我国的制造业在GVC中仍然占据低端环节,但我国物流产业的全球跨国服务能力提升,那么,物流产业将实施嵌入全球物流价值链GLVC为主的模式,一部分先进的物流企业将为全球制造业提供物流运作服务;如果当我国的制造业在GVC中占据高端环节,同时物流产业的全球跨国服务能力提升时,我国的物流产业升级将实施全球物流服务集成商模式。
2.基于物流整合能力和物流技术操作能力双向组合的升级
在全球物流价值链GLVC中,结合物流产业自身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基于物流整合能力和物流技术操作能力双向组合的升级模式,如图4所示。起始点为区域内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随着物流技术操作能力和整合能力的不断提升,物流企业最终迈向全球物流服务集成商。不同的升级路径所适用的条件和适用对象,如表3所示。
五、我国物流产业升级战略选择
当前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下,加快实施我国物流产业升级战略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产业升级有多个路径,但不管是哪条路径,实现物流产业升级战略,除了依托于我国物流业发展实际,还将取决于企业的个体努力、集体努力以及公共政策的支持。
1.物流产业升级的个体努力
按照前文指出的物流产业升级深度的发展模式,物流企业个体必须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革物流服务流程,提升物流功能的某些环节或者整体流程的效率,实现流程升级。在流程升级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物流服务产品升级、物流服务价值链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这其中,每个物流企业个体的努力,都将是决定最终升级发展方向的关键。
2.物流产业升级的集体努力
由图3的升级模式得知,物流企业集群与制造业GVC、物流业GLVC的结合,有助于物流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当前,我国许多物流中心(园区)就是物流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此外,物流行业协会作为集体组织,在协调全球物流运作、国外贸易商与我国制造商之间的关系、维护物流产业利益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也成了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组织要素。
3.物流产业升级的公共政策支持
由前文物流产业升级动力研究得知,物流产业的发展动力离不开政策支持。同样,我国物流产业升级也离不开公共政策支持。政策的最大效用就是为物流产业升级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例如,物流产业的布局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财税政策等,都有助于物流产业的升级。
4.努力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克服“贫困化”增长
中国等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产业最初嵌入GVC,一般凭借的都是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由于中国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导致中国物流业也存在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替代性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产业中的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经不再具有垄断优势,单纯依靠比较优势已很难实现物流产业的升级。因此,必须努力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克服“贫困化”增长。
六、中远物流公司物流业务升级模式案例分析
连续四次荣获中国物流百强榜首企业称号的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在物流业务升级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其业务升级战略归纳起来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
(1)借助国内的客户海外业务拓展,进入海外物流市场。中远物流所服务的本土特大型制造企业在最近的几年中,加快了自身国际化发展步伐,这些中国特大型制造企业很乐意与中远一起到海外去。近三年来,中远物流海外为中国企业服务的收入,大概占整个公司收入的35%到40%。
(2)针对目标领域和区域,直接投资设分公司和代表处,到2008年年底,中远物流在海外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设立了17家分公司。
(3)直接参与国际项目竞标,与海外跨国物流企业分庭抗礼。例如,截至2008年底,中远物流利用潮汐落差滚卸2200吨以内货物的独特滚装大件运输技术,已为印度巴库、撒加迪,督加坡等七个大型电站和瑞莱斯大型化工项目提供了专业的跨国全程物流服务,中远物流已成为印度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物流企业。
中远物流的业务升级战略实际上是通过与制造业的联动,利用本土制造业的国际发展和全球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从图3中的第Ⅲ象限向第Ⅱ和第Ⅳ象限升级的转变,其目标就是全球物流服务集成商。另外,从基于GVC的升级路径上来看,中远物流开始走图4中的路径B的升级模式,其借助专业的物流技术和操作能力,实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
七、结语
产业升级正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尝试性地对我国物流产业升级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GVC理论和GLVC理论,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动力。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升级动力来自两种:一种是与制造业互动的动力,另一种是全球物流业内部价值链的动力。物流产业升级范围的扩展模式是企业内部升级→企业之间(物流产业集群)升级→区域性升级→国际性区域升级。物流产业升级深度的发展模式是物流服务流程升级→物流服务产品升级→物流服务价值链功能升级→链条升级。最后,给出了基于本土制造业在GVC中环节与全球物流服务能力的升级模式、基于物流整合能力和物流技术操作能力双向组合的升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