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一般服务”的文化考察_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古代“平均赋役”的文化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赋役论文,中国古代论文,平均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698(2005)-02-0057-11

中国古代从夏商周到明清,赋役租税制度代有变化,赋役思想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 程,然而这其中却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在赋役政策和赋役思想中具有支配地 位的均平观念。而颇为奇怪的是,在所有关于赋税赋役制度、赋税赋役政策以及赋役思 想史的研究中,人们对这个贯彻始终而少有变化的东西,却少有关注。检索《四库全书 》,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提法,出现有 900多次,频率可谓高矣。如果仔细考察这些材料,分析赋役思想中的平均观念,探讨 中国古代“平均赋役”思想的文化内涵,无疑可以从一个侧面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传统中 特别强调平均和公平的思想特征。

一 “治国平天下”政治文化的主要载体

中国古代儒家政治文化的核心是著名的“治国平天下”说。大学之道曰:“古之欲明 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注: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4页 。)这一学说的核心有两点,一是要求“欲明明德于天下”的政治家们,要献身于国家 的治理,以治理好天下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且治国平天下要懂得从正心修身齐家 做起,所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能否 治理好国家天下,与个人的自身修养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二是儒家的这个“治国平 天下”说,其内涵还包含着如何治理天下、将天下治理到何种状态的问题。“平天下” 重在一个“平”字。“平天下”就是“平均天下”或“均平天下”,就是要用“平均” 或“均平”的思想和方法去治理国家或天下,要建设一个以“均平”为特征的至公至正 的理想社会。(注:关于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这一层含义,以往人们有所忽略。 笔者近日所撰《儒家“平天下”思想研究》一文,对这一思想做了详细考察,此处不再 展开。)实际上,“平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来看待的话,它的文化特征还是重在“ 均平”二字。“均平”就是古代治理天下的基本理念。

从文化的角度说,“平均赋役”实际上就是“平天下”思想中的均平理念在赋役制度 、赋役政策、赋役思想中的反映或体现。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古代人们不管是制定赋 役政策,还是讨论赋役问题,或是阐释赋役思想,几乎都离不开“均平”二字。“平均 赋役”、“赋役均平”、“均徭役”、“均赋税”、“平均差役”、“力役均平”等等 一类词语,在古籍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以之为关键词在《四库全书》中检索, 此类词语出现了905次之多。统计结果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古代赋役制度、赋役政策 、赋役思想的侧重点,即在于“均平”二字。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维回到这些词语的语 言环境中,去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治世理想。其集中表现就是《礼记·礼运》篇所 描述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注:杨天宇《礼记译注》,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2-363页。)这段以孔子的名义传世的社会理想,是无上美妙 的。它是一个天下为人民所公有的社会,选择有贤能的人做社会领袖,人与人之间讲求 信用与和睦,整个社会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育,鳏寡孤独病残之人也能得到照 顾和赡养。各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业,财物不据为己有,工作卖力而不偷懒,阴谋 诡计闭而不兴,乱臣贼子也不会产生。天下为公、和谐公平是这种社会的基本特征。但 是,以孔子这样的思想家,是不缺乏现实感和历史感的。他虽然向往这样的社会理想, 但也知道当时的时代非其时矣。于是,他退而求其次,不求大同,而追求比较现实的“ 小康”。他接着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 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 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 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 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注: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4页。)以禹、汤、文、 武、成王、周公六代君主为代表的时代,就是比较理想的小康时代。

小康社会的政治理想,作为一种整体文化观念,它要贯彻到国家所有的大政方针上去 ,而在赋役赋税制度和政策的制定方面,就是要突出“均平”二字,以“均平”治赋税 而治天下。宋人张栻《癸巳孟子说》中云:“世有今古,而理之所在不可易也,有圣君贤相起焉。本先王所以仁民者,竭其心思,揆以天道,协于时义,而损益之,其公平均一之道,盖有可得而求者矣。”(注:宋张栻《癸巳孟子说》卷三,四库全书本。)这种圣君贤相治理社会的公平均一之道,体现在赋役赋税制度上,就是“平均赋役”。宋人刘随《上仁宗论水旱虫螟之异》中说:“臣闻天地定位,阴阳运行二气至和,万物资始。且上天不言,不能自治,遂生圣人以治之。圣人至尊,不能独治,遂求贤明以佐 之。苟圣人推诚以御下,贤臣尽忠以事上,刑罚当其罪,爵赏合其宜,赋役均平,暴横 不作,天地之间无一夫不获,无一物失所。”(注:《宋名臣奏议》卷三十一,四库全 书本)显然,刘随对仁宗皇帝的上书,也认为“天地之间无一夫不获,无一物失所”的 均平境界,才是圣人所创造的理想社会,也才是修齐治平的终极目标;而这也只有通过 “刑罚当其罪,爵赏合其宜,赋役均平,暴横不作”才能达到。在张栻、刘随这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看来,“赋役均平”是儒家平天下政治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可以说,历代王朝的赋役赋税制度或政策,都是这种政治文化的实践。

首先,历代政治家或思想家将“平均赋役”作为治国方略的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张栻 《癸巳孟子说》卷七中说:“盖善养老,则其仁心之所存,仁政之所行,可知矣。仁人 见其然,是以乐从之。自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而下其善养老之道也。以制田里为先者 ,田里之制不定,则多寡贫富之不齐,而政教亦末由行也。惟先制其田里,使各有常产 ,公平均一,而俱无不足之患,然后政教可行焉。”(注:宋张栻《癸巳孟子说》卷七 ,四库全书本。此段话中的定“田里之制”,实际上讲是平均赋役的问题。周代的田制 平均,意在均平赋役。首先,田地按其肥瘠、户等而平均分配;其次,按分配的土地情 况固定征收租税力役。平均土地本身就意味着平均赋役。《周礼·地官·小司徒》云: “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 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均地与均赋役是一回事。)

南宋时人监察御史虞俦在一奏折中说:“臣愿陛下躬行节俭,减省冗费,不专以区区 财赋为急。明诏大臣,精择守令,且以惠养斯民为先,俾之以课劝农桑,平均差役,安 集户口,理断狱讼。盖农桑既劝,则民有余财,差役既均,则民有余力,户口既安,则 民无流移,狱讼既理,则民无冤抑,虽有天灾不能使之困,虽有奸民不能使之乱,人心 既固,邦本永宁矣!”(注:明杨士竒等撰《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七)

这两条材料都强调了平均田制和平均差役,对于天下治理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邦本永宁,政教可行。

其次,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和官吏设置等方面,都把平均赋役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 发点,以此为立国之本。《周礼》中记载周代有“均人”的官职。后人注释《周礼》有 这样的论述:“释曰:此官主均平土地之征,经界之守,均地利而入九职,均人力牛马 车辇公役之征,原曰遗人。均人之设,亦为国至要之务也。遗人不设,则国无委积,道 路不通,宾客无馆,凶荒不备,行旅何能出于其途哉?均人不设,则赋税不均,经界不 正,地职不明,而力役公上者亦不均矣。三征不均,则欺诈幸免之俗兴,而奸邪悖乱之 徒起矣。天下不平乃由于此。故六乡必设遗人、均人,六遂必设委人、土均,盖以民务 莫要于此。”(注:明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卷四,四库全书本。)按照这种说法,“ 均人不设,则赋税不均”,“天下不平乃由于此”起矣。所以,“均人”的设立,就是 因为平均赋税对于国家大政有其特殊的意义,用论者的话说,就是“亦为国至要之务也 ”。

明人王志长也从均平、主要是均平赋役的角度分析周代官吏的设置问题。他在《周礼 注疏删翼》中说:“王氏曰:按治天下之道,唯取其均平而已。冢宰均四海,司马平邦 国,而地官特设均人、土均二职者能,均平必自土地人民始也。葢因地以令赋,地有肥硗,而赋由之轻重然。地气有时而衰旺,则田赋不可以不均,因家以起役,家有上中 下,而役由之多寡然。户口有时而损益,则力政不可以不均。诸侯之国各有所出,以为 岁之常贡,此地贡也。宝藏有兴衰,侯国有因革,故地贡不可以不均。九职之民,各有 所业,此地职也。民有所移,业有所更,故地职不可以不均。山川险易道里远近,大而 司马均诸侯之守,小而掌固颁士庶子人民之守,地守之谓也。事变不齐,若昔治而今乱 ,昔险而今夷,故地守不可以不均,此司徒所以有均平之政也。然此特均之常耳。至于 司空,度地居民,使地周民居而无旷土,民尽地利而无游民,必有待于移民,以实其空 ,此则司空之事,而宗伯所掌之礼,是之谓大均,非用大众不能,盖必合六官而后可也 。”(注:明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四库全书本。)按照这样的阐释,从冢宰到 司马、司徒、司空,以至于地官中的均人和土均,设置它们的目的都在于平均。而平均 的体现,则主要是在平均赋役的问题上。

最后,作为政治文化的一种载体,它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地方官职责的规范上。任何一 种政治文化,都是要通过官吏的政治实践来体现的。平均赋役,作为政治文化的一种制 度性的或政策性的文化载体,也要通过各级官吏的政治实践来实现。根据中国古代社会 的政治结构特点,平均赋役这个直接关系普通百姓的政治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所谓的 父母官即地方官来实施的。西汉宣帝就曾说过:“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 者,政平讼理也。与共此者,其唯二千石乎!”(注:《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仪》 文,中华书局1965年。)明太祖朱元璋也曾谕来朝守令曰:“朕设置百官,各司厥职, 以分理庶务。惟郡守县令为牧民之官,凡赋敛、徭役、诉讼,皆先由县次,方至府。若 县令贤明,则赋敛平,徭役均,诉讼简,一县之事既治,则府可以无忧矣。苟县官贪虐 以毒民,或怠荒以废事,民间利病,尸坐不闻,不惟民受其殃,府亦受其弊矣。为府官 者知其弊,能绳其奸贪,去其阘茸,请更贤者而任之,则上下皆安矣。”(注:《钦定执中成宪》卷四,四库全书本。)宋代吕惠卿在《县法序》中也明确地讲过:“天下之民,事皆领于县,则奉朝廷之法令,而使辞讼简,刑狱平,会计当,赋役均,给纳时,水旱有备,盗贼不作,衣食滋殖,风俗敦厚,必自县始然。”(注:宋吕祖谦编《宋文鉴》卷九十,四库全书本。)几乎所有的帝王、政治家都明白这个道理,牧民之官是政平讼理、赋役均平、培育和谐社会秩序以平治天下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历代政府都对地方官在平均赋役方面的职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作为对他们进行考课的主要方面。

将是否均平赋役作为考核地方官的主要标准,说明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特点,即以 “均平”治天下的文化理念特别鲜明突出。政府需要通过赋役租税征收摊派方面的均平 和公平来赢得人心,稳定社会,巩固政权;因此,“平均赋役”成为“治国平天下”文 化理念贯彻实施的主要载体。唐诗“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注:唐李频《黎岳集》,四库全书本。),是这种政治文化的极好注脚。

二 “平均赋役”的思想文化内涵

“平均赋役”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表征。关于思 想文化,这些年学术界很是流行。但是,何谓思想文化,却是用之者多,思之者少,很 少有人去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不特为研究这一问题,但也要有个简单的说法,也好来展 开自己的命题。笔者以为,思想文化研究,就是要从思想中发现文化。思想可以是一种 观点,一种学说,一个体系,一个观念的系统,但要说到思想文化,则不应该停留在这 里,将之与思想本身无法区分;而应该在这种观点、学说和观念的体系中发现产生它的 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等。从事这样的研究,才可谓是遵循了思 想文化史的轨迹。于是,我们在这一部分,要讨论的便是,从历史上人们关于“平均赋 役”的政策、见解、思想中,分析其文化内涵,从中抽出属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东西。

平均赋役所以能够成为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实践,主要的还是在赋役问题上,体现着 基本的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而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极为重要。中国文化是 崇尚公平和公正的文化,公平原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而赋役租税的征收,又关系 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在这个问题失去公平和公正,统治者则就可能完全地失去民 心,社会就可能失去秩序而陷入纷争,传统的治世理想就可能真正地变成空想。于是我 们看到,在古代平均赋役的制度、政策或思想中,实际上是由一种崇尚均平的文化心理 所支配的。

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均赋役的分析或建议,应该说是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但总起来 看,大都是从均平理念出发的。

首先,政治家们从均平理念出发,深深认识到,破坏或违背了均平的原则,社会将出 现纷争或混乱以至动荡。因此,版籍不明,赋役不均,是社会纷争的基本原因,是社会 不稳定的祸根。宋杜范《便民五事奏札》中说:“所谓两县版籍之不明,而经界所当修 复者,盖为州县莫先于明版籍。版籍明则赋役均,赋役均则刑法省,此实上下公私之所 同利也。本府所管南陵、泾川两邑,人物繁伙,财赋浩穰,最号壮县。曩自遭洪水郁攸 之变,百年版籍一旦散失殆尽,为令者不能即时修复,因循以至于今,于是若催科,若 ,悉受成于奸胥之手,而公与私交病矣。何者?贵家豪户所管常赋,重赂乡胥,差役或 指为坍江逃阁,或诡寄外县名籍,虽田连阡陌,输税既少,役且不及;村疃小民,仅有 田园不能赂吏,则额外横敛,重催日纳,又为上户承当重役。每一遇役次,则讼牒纷然 。”(注:宋杜范《清献集》卷八,四库全书本。)因此,赋役征收或摊派,必须贯彻均 平公正的原则;否则,在赋役赋税的问题上失去均平或公正,则讼牒纷然,社会嚣乱, 出现大的动荡。宋人林希逸《送泳宰安溪》诗中云:“好为君王去字人,乃翁知汝耐清 贫。求民疾痛当如子,有道弦歌是悦亲。月觧前期须趣办,日生公事怕因循。扫除诗癖祗勤政,最急无如赋役均。”(注:宋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藁续集》卷四,四库全书本。)好友到安溪赴任,诗人对之寄托了莫大的希望,不厌其烦地交待了忍耐清贫、惜民如子、催办月解、公事无敢懈怠因循等等,而最重要的嘱托放在最后,即希望好友牢牢记住“最急无如赋役均”。可见,均平赋役,是为官理政的头等大事。只有贯彻均平公正的原则,才可能造福一方。

其次,思想家或政治家们的诸多关于赋役制度或政策的思想和建议,可以明确地看出 是根源于“均平”理念的支配。《周礼·地官·土均》云:“土均掌平土地之政,以均 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贡。”《周礼·春官·大宗伯》云:“大均之礼,恤众也。” 后世注释家多从平均理念出发对之进行释义。元人舒天民《六艺纲目》卷上中云:“‘ 平均地政,忧恤庶民,谓之大均。’地官土均,掌平土地之政,以均地守、地事、地贡 ,谓遍天下皆均之。不均则民患,故大均之礼,所以忧恤其庶民也。王昭禹曰:因地以 出赋,因家以起役,地有肥硗,而赋有轻重,家有上下,而役有多寡,此所以恤其事也 。”(注:元舒天民《六艺纲目》卷上,四库全书本。)论者认为,周代设土均之职以均 地守、地事、地贡,都是出于“遍天下皆均之”的理念,不均则违背这样的文化观念, 则民患之。

《周书·苏绰传》载,北周时苏绰为太祖拟革易时弊的六条诏书,其第六条是均赋役 ,其中引用了孔子的“均无贫”说。原文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 聚人曰财。明先王必以财聚人,以仁守位,国而无财,位不可守。是故三五以来,皆有 征税之法。虽轻重不同,而济用一也。今逆寇未平,军用资广,虽未遑减省,以恤民瘼 ,然令平均,使下无匮。夫平均者,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之谓均 也。故圣人曰:‘盖均无贫。’然财货之生,其功不易。织纴纺绩,起于有渐,非旬日之间,所可造次。必须劝课,使预营理。绢乡先事织纴,麻土早修纺绩。先时而备,至时而输,故王赋获供,下民无

注释:

(18)《周书·苏绰传》,中华书局1971年。

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无论豪富之家,还是闾阎细民,都一律按一 定的法式,“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合理征收,依法均摊,不能凭权势而逃避赋税和 徭役,而将其转嫁到细民百姓身上。这就是古人的平均观念。在今人看来,它更多地是 公平的观念。(注:古人的平均或均平,并不是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平均主义,而是在礼 所规定的等级秩序上的均平,是一种各安其分、尊卑有序、秩序规范的理想境界,是一 种遵循一定礼法规范的公平公正原则。苏绰主张无论豪富之家,还是闾阎细民,都一律 按一定的法式,“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合理征收,依法均摊,这自然不是现在人们 所理解的绝对的平均,而是按照贫富户等合理均摊,而这就已经是古人的平均理念。关 于古代的均平思想,笔者最近所撰有《儒家“平天下”思想研究》一文,对这一问题有 详细论证,可资参考。)而且特别令人关注的是,苏绰在阐述自己的均赋役思想时,引 用了孔子关于“均无贫”的观点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这说明支配苏绰均平赋役思想的 根本性观念来自传统的平均理念。

以上是平均赋役的思想中所蕴涵的均平观念,下边我们来讨论赋役制度或政策中这一 观念的表现。

《金史》卷四十六载:“金自国初占籍之后,至大定四年,承正隆师旅之余,民之贫 富变更,赋役不均。世宗乃下诏曰:‘粤自国初,有司常行大比,于今四十年矣。正隆 时,兵役并兴,调发无度,富者今贫不能自存,版籍所无者今为富室,而犹幸免。是用 遣信臣泰宁军节度使张宏信等十三人,分路通检天下物力而差定之,以革前弊,俾元元 无不均之弊,以称朕意。’……五年,有司奏诸路通检不均,诏再以户口多寡,贫富轻 重,适中定之。既而,又定通检地土等第税法。十五年九月,上以天下物力,自通检以 来十余年,贫富变易,赋调轻重不均,遣济南尹梁肃等二十六人,分路排推。”(注: 《金史》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75年。)资料表明,金朝大定年间,有几次均平赋役的 政策和做法。大定四年是均平兵役,五年又对各路之间兵役之通检不均的现象重新调整 ,按照户口之多寡适中定之,并又通检土地税等,进行赋税均平。十年之后,根据贫富 变易出现的新情况,重新通检推排,而这一切做法,其目的在于“俾元元无不均之弊” ,贯彻一种均平理念,以显示一种以公平、平均治天下的原则。如果我们全部征引《金 史·食货志》中的这段原文,会更清晰的看到,大定朝的二十多年间,均平赋役的工作 是一直在进行的。有时五年,有时十年,凡是出现因社会变化而有新的贫富变易、赋役 不均的情况时,都要重新通检推排,均平理念的贯彻是可以说是坚定不移的。

从赋役思想、赋役制度和政策,最后到国家有关的法规律令,都贯穿着均平观念。无 疑可以说,均平意识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深深蕴涵在古代赋役租税的征收摊派中。或者 说,在古代的赋役制度、政策和思想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浓厚的文化观念,即均平意识 的凸现。

三 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趋向

崇尚平均,追求公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大众最基本的文化心理趋向。历代政府所以坚 持平均赋役的政策,也是为着适应社会大众的这一文化心理需要。

宋李樗黄櫄的《毛诗李黄集解》中说:“人主苟有均平之心,则虽征役之重,不以为 怨。若有不均之心,则虽征役未甚劳苦,而人亦将怨矣。”(注:宋李樗黄櫄《毛诗李 黄集解》卷二十六,四库全书本。)这话的确是有几分中肯。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社 会的公正、公平和均平,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心理需求。只要能达到均平,劳役赋税重 也可以忍受;反之,如果不均,不公,征役不重也遭致民怨,造成社会矛盾。明人王直 《抑庵文集》中的《赠李知府赴任诗序》也曾讲到:“民之所好者衣食足而力役均,其 所恶者饥寒之不胜,劳苦之不释也。”(注:明人王直《抑庵文集》卷五,四库全书本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中说:“教化之所以不行者,以利心胜而义心微也。民间之 讼多起于财产,兄弟以之而相阋,骨肉以之而相残,皆自此始也。为守令者,苟能为民 分理而使之均平,则词讼不兴,人和而俗厚矣,教化其有不行也哉?”(注:明丘浚《大 学衍义补》卷八十二,四库全书本。)平均心理左右着社会大众的心理趋向,“苟能为 民分理而使之均平”,即可满足老百姓的心理欲望,实现社会教化之目的。

考察社会大众在“平均赋役”问题上寄托的文化心理,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我们先来 看诗人们所表达的心声。杜甫《送陵州路使君赴任》诗:“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国待贤良急。君当抜擢新。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霄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注:《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四,四库全书本。)白居易《呈吴中诸客》诗云:“候病须通脉,防流要塞津。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削使科条简,摊令赋役均。以兹为报效,安敢不躬亲。”(注:《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四,四库全书 本。)宋晁公遡《送梁子辅赴召》诗云:“今日朝廷议,如闻少及民。诸侯无患楚,三 户可亡秦。但使诛求减,常令贡赋均。荒年免离散,率士尽王臣。”(注:宋晁公遡《 嵩山集》卷九,四库全书本。)

杜甫、白居易、晁公遡的诗都是对朝廷大计方针的建议或对社会治世的呼唤,其中都 提出了均赋役的要求。特别是杜甫的“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使人感受到诗人对 王道政治的急切期待。白居易的“摊令赋役均”,晁公遡的“常令贡赋均”也可以使人感受到期盼天下均平的拳拳之心。这些诗人在表达对国家社会的不同期待的时候,都无例外地谈到了赋役均平的问题,都对平均赋役发出了殷切呼唤。

现在我们来考察历代地方官均赋役政绩所获得的社会反响。老百姓对赋役平均所给予 的热情称颂,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心理需求。《山西通志》卷二百四收有郝希文所撰《彻 里公德政碑记》一篇,记监邑彻尔特穆尔、大尹葛君之政绩,说二君“莅政于庚子之春 ,二侯一见,肝胆相照,亲若兄弟。乃相谓曰:比见同僚不和,以病民者多矣。况今天 下多事之秋,纵不能施善政以养吾民,奈何蹈其辙以困吾民乎?于是相与立法度,振纪 纲,均赋役,量民力之有无,视土田之肥瘠,分乡社为九等,赋役既均,事至物来,随 其大小高下应之而无难焉。”这一德政碑,历数了二君的诸多政绩,然首要的最突出最 得民心的还是均赋役的功德。老百姓能因此而为之树碑立传,反映了社会大众推崇或向 往均平的社会心理。

明危素所撰《说学斋稿》中有《休宁县尹唐君核田记》一文,实可窥其人民百姓对平 均赋役之向往。文曰:“国朝以五事六事责成于守令,其目皆曰赋役均。嗟乎,赋役之 难均也,久矣!大抵江淮之北,赋役求诸户口,其南则取诸土田,户口之贫富无恒业, 土田之贸易无恒主,由是虽欲其均,卒莫能均,况于守令之忧民者至鲜,而贪残舞手其 间者皆是也。使承平之世膏泽不及于下,果谁之咎欤?予尝求能核其有田无税、有税无 田、以定力役者,盖得三人焉。其一至元间绍兴新昌县尹李君,其一大德间金溪县尹赵 君,其一同知余姚州事刘君,盖皆能终始,卒成其事者。民之蒙惠,岂其微哉。顾今又 闻吴兴唐君为县于徽之休宁,而亦以此。先之至正五年春,君始至官,召父老问民不便 者,皆以赋役不均告。君曰:吾不可使胥曹任其事,为其并缘为奸蠹也,乃聴民自推择亷而干实者诿之。五月甲子,乡各举二人,君置酒县堂,申命之,戒以毋私毋扰毋欺。期三月,以籍至县,八月讫事,上其籍于郡。民情大悦,歌咏载道,于是父老请伐石纪其事。”(注:明危素所撰《说学斋稿》卷一,四库全书本。)均平赋役,事关生民之休戚,体现着中国人传统的崇尚公平公正的心理原则,老百姓对唐君的均平之举,表现出了极大的欢欣鼓舞之情,所谓“民情大悦,歌咏载道”,伐石纪事,为之立碑,着实反映了民心之所向。

《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艺文》,载有明代《上犹县均田记》一文,记曰:“江 都楼君奉檄往摄邑事检牒,矍然叹曰:‘……夫田亩弗正,则赋税无均;赋税失核,则 讼狱繁作,政之不获所平,其此之由乎!乃舍茇于郊,躬程督诸役就事,视沃推瘠则耆甿 差其壤,度袤絜广则量人执其准,揆画形图则史书记其曲,分积勾股则榷算陈其数,不 再月,事讫功竣,四距咸周,三壤并则,计田成亩,而审较之分明,即亩制赋而虚诡之 弊绝。盖自是田以户归,故赋无漏稽之籍;户以丁实,故役靡滥追之扰。士兴学而民赴 业。市野欢歌,不知惠之所从出者,于是士谂于民曰:昔之患苦其谓何?今之乐顺其谓 何?非司理君,孰为之也?乃相与建祠祝君,而因树石祠中,以状征余言镵之。石楼君名 懋中,余南都所校士,世以科第显江都,其善政在南安非一事,而上犹人颂思其治绩尤 众,余所记特重均田,故不及附书。”(注:《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四库全书本 。)这篇专记均田的碑文,实在感人。楼君在上犹“治绩尤众”,但人们特别看重的是 均田之举,并由此出现了“市野欢歌”的社会局面。像以上这样因为平均赋役而赢得老 百姓的称颂,百姓为之立碑纪念的,在四库全书本中《江西通志》、《山西通志》、《 陕西通志》、《河南通志》、《广东通志》、《钦定八旗通志》、《湖广通志》、《钦 定续通志》、《说郛》、《类说》均有记载。

综括全文,我们从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和社会大众的心理趋向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古 代“平均赋役”的思想、政策和实践,分析了其中所蕴涵的“均平”理念。在这里,“ 平均赋役”成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鲜明个案。个案中透露出这样的文化信息 ,即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崇尚公平、公正的民族,而古代的平均观念中就包含着公平、 公正的思想要素;因此,“平均”或“均平”就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扭结, 一个不可忽视的范畴。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均平”文化,是 在一切思想和实践的领域,都特别强调平均的文化传统。“平均赋役”的制度或政策, 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稳定社会统治的需要,但它一方面是社会大众心理对它的要求 ,人们崇尚平均,统治者必须以平均来治理;另一方面,在其赋役制度或政策的设计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平均理念的主动支配,毋宁说,它就是平均理念的外化或体现。崇尚 均平,不只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心理,也是统治者尊奉的文化理念。

标签:;  ;  ;  ;  ;  ;  ;  ;  

中国古代“一般服务”的文化考察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