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泉岭电业局名山供电所 黑龙江 154241)
摘要:基层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基石。随着客户服务需求的增加、智能化设备的不断引进,对基层供电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造全能型供电所,提高基层供电所的管理水平,争创星型供电所,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问题;对策
1现阶段基层供电所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1.1员工工作能力不高
员工的工作能力不高,主要体现在工作素质差,缺乏先进的工作技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电子缴费软件不断地研发出来,当客户来咨询时,很多员工自己都不会操作,无法解答客户的问题,无法协调好与用户的关系,基层供电所缺乏优秀的员工。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
1.2责任主体不够明确
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在用户发生用电事故时无法找到相关负责人。意外情况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基层用电所的管理者不懂变通,仍遵循旧的行政命令,进行开放型管理。责任人和管理者没有形成配合管理,直接导致管理体系的混乱。管理责任也模棱两可。缺乏严格的管理规范制度。
1.3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方式缺乏创新
基层供电所大部分位于乡镇。在基础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供电企业往往对小型供电所的基础设施不够重视,并且建设资金不能够及时到位。基础建设无法正常完善。与市区等发达的地区供电所相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基层供电所的基础设施得不到及时的建设,这也影响着基层供电所的发展。供电所的服务方式单一,缺乏创新。供电所在工作中,没有为客户真正地解决问题,无法减轻用户的负担。服务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2基层供电所管理的对策
2.1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遵章作业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供电企业必须严守的“红线”,而违章作业则是不能碰触的“高压线”。结合到供电所的日常工作,要确保每一位员工安全,需要在不同的工作场合反复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让每一名员工深刻认识到自己岗位的安全职责,在日常工作中,分析哪些是存在风险,并采取措施远离风险。比如:配电运行人员在巡视线路时,必须事先主动了解哪些是带电线路,哪些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处理故障时,哪些环节容易引发触电事故等等;抄表人员到现场抄表时,穿梭在大街小巷,哪些路段交通事故多发,哪些楼层高空掷物较多,都必须有足够的了解后,再采取针对的措施防范,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危险,确保我们的安全。
2.2加强计划管理,严抓年度指标任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减少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必须加强供电所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是抓好“一头一尾”。“一头”是:抓好供电所所长、部门主任等管理人员的年度、月度等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计划;“一尾”是:抓好班长、班员等执行人员的周、日等时间跨度较短的工作计划。对年度指标要分解为月度指标,将月度指标按岗位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使每名员工都清楚自己承担的指标任务,知道“做到什么程度”。对年度重点工作,要将其按阶段分解到日常工作任务中形成分项工作,制定管理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各阶段工作完成时间,综合部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定期通报各班组重点工作部署和措施进展。各部门在管理看板上公开年度和月度重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班组每周一公开工作计划、本日工作安排。为协调推进工作,所内会议可固定为管理人员周例会和全所人员月度会。内容为总结上周(月)工作完成情况,讨论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确定下周(月)工作计划和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
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层供电所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上,供电企业需要从管理层开始重视解决基层供电所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根据基层供电所的实际需要和职工的实际需求。对基层供电所的建设资金尽可能及时到位。对基层供电所的基础设施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不同种类的基层供电所的设施情况,进行完善和维修。这样也做到了避免资金的浪费。除了解决基层供电所的办公设施外,还应重视农村的用电安全设施,加大对基层供电所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合理安全用电的模式。
2.4创新创建体制,打造精品团队
星级供电所的创建目标就是要打造“讲安全、善学习、会对标、谋创新”的基层班组团队,同时培养出“团队学习、强化沟通、主动反思、自我超越”的精品团队,为企业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在该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打造出充满凝聚力的星级供电所。
2.5规范管理责任
管理责任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所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基层供电所的管理效率,应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设备物资维护管理责任。设备物资维护管理工作是基层供电所规范管理的重点目标。为了确保供电所工作的正常运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物资的有效管理是必要条件。基层供电所不仅要构建规范的检查巡视制度,还要严格考核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线路负责人也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不定期地进行设备检查工作。物资管理工作也相当重要,要对物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规范责任考核制度,制定完善的物资管理体系。建立标准的出入库管理制度,从而最大程度地防止物资减少流失的情况的发生。第二,线损管理指标。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在实现环保节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线路损失情况。根据规范的管理方式线损指标,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指标波动。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并加强用电方面的检查工作,按规定严格实施避免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2.6提升创先实践和优质服务水平
在当前南方电网公司一体化管理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确保管理制度落地执行是供电所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并不代表供电所管理上就不需要创先。供电所开展创先实践工作,目的是秉承“管理落地、持续改进”的思路,通过创先实践,将成果体现在“规范”和“减负”上。因此,只要是有利于规范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创先实践,供电所都要尊重、鼓励并优先给予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支持和倾斜。同时根据公司区域联动共建平台,主动开展同行业对标工作,通过横向对标,查找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明确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客为尊、和谐共赢”是南网的服务理念,基层供电所要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将服务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需要供电所人员具备“三个客服能力”:一是掌握客户需求的能力,即能通过采集分析客户信息和数据,把握客户用电趋势,从而对客户动态进行分析处理;二是掌握客户需求的能力,即按不同客户的需求和预期,分类提供电力产品与服务,提供可靠用电保障,提供满意的客户体验;三是掌握客户需求的能力,通过发挥供电企业的引导作用,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在提供优质的电力产品和服务基础上,逐步为客户提供最优的综合能源利用方案。
结论
基层供电所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失的公共服务单位,其管理在基层供电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基层供电所营销管理提升工作任重而道远,推进供电所营销变革,既是营销管理变革的延展,同时也是“认真落实深化供电所管理提升工程”要求的具体实践。在对供电所营销变革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诸如供电所变革下的员工思想动态、考核机制的建立与统一、营销班组如何更加科学设置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完善,逐渐去实施,才能真正达到适应新形势下继续深化基层供电所营销管理提升的深层次需要。基层供电所的管理也应不断提升营销创新的理念与手段,在提供好供电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要赢得市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炯南.浅谈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系统的建立[J].广东科技,2010(18):111-114.
[2]敖波,熊红英等.试谈基层供电所的建设与管理[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43-46.
论文作者:杨伟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供电所论文; 基层论文; 工作论文; 责任论文; 员工论文; 客户论文; 指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