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构建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风险预控体系相融合,是由经验管理模式转变为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预控体系
引言
煤矿开采作业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环境恶劣,通过实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可更好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有助于促进煤矿企业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经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有助于提升员工队伍素质,逐步改善企业施工环境,最终实现安全生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日益重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广泛推开,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也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
1当前国内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1)未充分认清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当前很多煤矿企业把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只视作是形象工程与样子工程,而不认为这是基础工程与效益工程。甚至部分企业长期认为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很多项目根本无法实现达标。这样便不会长期、积极、主动地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建设,未充分认清进行煤矿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未真正把煤矿安全标准化建设视作是夯实企业基础安全、提升企业生产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2)在企业中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时,执行不严、不细,很多具体措施都无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究其原因仍主要是相关管理人员及职工的思想认识不足,缺乏较强的执行力,队伍素质不达标,无法系统、科学、超前地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不能深入追究具体责任所致。
(3)过于依赖客观因素,一味夸大日常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困难。如很多煤矿企业过分地强调部分客观因素,如地质条件复杂、作业人员不足、所用设备陈旧落后等,想借助各种客观理由来对实际作业中的马虎大意、不作为进行敷衍。
1.2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安全,在未充分考虑安全条件的情况下,一边进行生产,一边搞建设,时常打着技改的旗号进行假技改、真生产,长此以往,易导致企业技术改造工作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发展缓慢,长期止步不前。
(2)企业发展迅速,而企业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如当前很多矿井所用的一线人员大多文化基础差,这部分人员接受教育少,自身素质相对偏低,同时也不易快速接受新生事物,在新时代很难适应煤矿企业的长期健康快速发展。
(3)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缺乏较强的创新意识,很多煤矿企业安于现状,认为只要把日常工作做好,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即可,未耗费精力去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拓创新,所用工作方法不当,工作手段落后,未深入研究充分适应于实际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风险预控体系的融合
2.1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理念
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创建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全员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理念,认识到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对企业和员工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利益。将标准化体系和风险预控体系的建设考核与员工的工资挂钩,能有效督促员工主动学习两个体系标准,主动按标准建设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达到标准化工作环境、规范化的操作行为和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风险预控体系的内容写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标准中的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强化了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感,使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操作到施工组织,从安排布置到检查落实,从设计规划到验收考核,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全部以两个体系为标准和规范,完成各项作业项目。
2.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包含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仪器设备检测维修、安全风险评价等多个方面,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从细节着手,面面俱到,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依据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等制定更加完善且符合实际生产的安全生产章程及标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仪器设备检测维修也要明确责任制,责任到个人,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安全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将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
安全从我做起。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如果因为某一个员工的工作疏忽或操作失误,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必须以全员讲安全为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上到煤矿总经理、董事长,下到普通生产工人,都要实行严格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知识包含基础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安全意识、事故逃生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切实受益。建立培训评价体系,既对培训师提出要求与建议,也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真正做到安全从我做起,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2.4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实施排查、治理及监督管理
煤矿要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的岗位职责及相关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5号判定,一般事故隐患由煤矿企业依据自身安全生产特点自行细化分级。根据分级标准指定相应层级的治理单位、督办单位、验收单位。煤矿应结合年度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制定事故隐患年度排查计划,对可能遇到的有关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失控情况,如矿井生产系统、开采条件、作业人员发生的变化(增加新工人等)等情况重点排查,对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图纸、技术资料等进行定期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治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有隐患就消除、不消除就不作业、不生产。
2.5应用数据仓库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及时处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
基于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所需处理的信息量日益增大,人们可借助数据仓库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来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对于数据仓库技术而言,其主要是依据特定的数据挖掘方法把数据从数据源中提取出来,借助特殊的算法来让数据实现集成,可为数据用户提供实时查询功能,而数据挖掘技术主要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各种有用的信息,以获得有效信息供人们使用。
在实际生产作业中,人们可把日常生产数据及部分外部数据作为数据源,从中提取部分所需数据进行数据准备作业,在准备过程中部分数据需进行转换处理,如需进行ETL处理或必要的转换等操作,并进行有效存储形成数据仓库,同时还应科学、合理地管理此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作业中,人们可借助OLAP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进行数据建模作业,并借助一系列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如序列挖掘、聚类分析、关联挖掘以及决策树挖掘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分类整理,最终这些经过严格处理的数据,便可应用到实际生产作业中。
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风险预控体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要全面把握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将其与风险预控体系相融合,采用风险预控管理措施和方法,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闭环管理和循环,加强对煤矿风险预控的审核与改进,是实现煤矿长治久安和安全生产达标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岳巍.浅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法[J].图书情报导刊,2009,19(7):178-179.
[2]刘希福,周国峰.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因素[J].山东煤炭科技,2010(5):183-184.
[3]毕思存.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08-110.
论文作者:杨治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作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煤矿论文; 体系论文; 风险论文; 标准化建设论文; 煤矿安全生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