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_世界历史论文

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_世界历史论文

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理论论文,视野论文,地位论文,世纪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经济全球化为主流的全球化趋势在今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它决不是始于今天。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兴起之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历程,只不过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现象更加突出及其趋势大大加强而已。令人惊讶的是,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宣告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1](P245—255)这一观点集中地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他所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以具有特定含义的“世界历史”概念分析、表征和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所以,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的观点、方法和全球化视野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当代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邓小平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光辉,而且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出发点,给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填补了这一理论的一些空白,因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由此也凸现了邓小平理论宏大的全球化视野。所以,阐明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21世纪的历史地位,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邓小平在深刻把握当代世界历史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外开放的理论,指出了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凸现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历史的机械凑合,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经过发展、转变而在历史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2](P112)其涵义是,从横向上看,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巨大发展基础上的各民族间的普遍交往;从纵向上看,就是指在前资本主义落后的生产力、分工的基础上,历史只能被分割在狭隘的民族地域中发展,不可能形成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格局,这时各国的历史不足以构成“世界历史”;只有当大工业开辟了世界市场,使商业、交通得到巨大发展,创造出打破限制民族交往的自然隔阂的生产力和生产手段时,“世界历史”才能形成。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P51)简言之,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是指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各民族、各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形成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形成于资本主义时代。其基本特征是:1、开放性,即各民族、各国家全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世界成为一个以物为中心的人与人全面依赖的世界。2、流动性,产生了规模宏大的世界市场、国际联合体以及全球循环的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表征、揭示的正是“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

世界历史的形成意味着世界生产力的形成以及人们可以利用这种世界生产力。所以,马克思说:“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1](P60-61)因此,在世界历史中,“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发生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1](P67-68)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上述观点表明:在世界历史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地发展民族经济,对“后发展”的国家来说尤其是如此。所以,对外开放是经济落后的国家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蕴含的逻辑结论。

在当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高科技的开发和利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其层次不断地扩大。全面交往产生的结果是形成了规模更为宏大的世界市场、国际联合体以及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的跨国流动。这些,印证了马克思当年的预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另外,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当代世界历史中并存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发展的历史。

在当代的世界历史中,社会主义中国如何求生存和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邓小平认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3](P78)“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3](P90)因此,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和道路时,自觉地运用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观点、方法和宽广的“全球化”视野,在对当代世界历史时代性特点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提出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对外开放,自觉走进世界性或全球性交往的行列,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3](P64)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意义是极为重大的。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实现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但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较为落后,是邓小平所概括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因此,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不发达阶段的中国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先进的生产力,享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有用的成果。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以人类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发展起点,以“跳跃”式的发展跨入现代化的行列。相反,闭关自守势必使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和单独进行,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老路,导致的将是停滞、落后和愚昧。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告诫我们:“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3](P7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这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正确性,证明了对外开放确是社会主义中国从落后走向繁荣的正确道路。同时,中国的实践也表明,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对于当代世界历史中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由上可见,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底蕴以及宽广的“全球化”视野,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凸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第二,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填补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留下的关于实现“跨越”的国家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根据什么经济体制去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理论空白。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提出虽然是在19世纪的中叶,但贯穿于他的思想发展之中。在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以及前资本主义的现存社会结构的发展及其现代趋势的研究,他对俄国农村公社经济形态的改造问题有着极大的兴趣。俄国农村公社到底可以往什么方向发展?马克思运用世界历史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来把握和分析这一问题,认为俄国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在于俄国公社和社会是处在“世界历史”的广阔背景中,不是脱离“世界历史”而存在的。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而且度过了这种社会制度没有被触动的时期”。[4](432)它“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向一切人“表明了它的纯粹的暂时性。欧洲和美洲的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最发达的民族正力求打碎它的枷锁,以合作生产来代替资本主义所有制”,[4](P443-444)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4](P451)如何才能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呢?马克思认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末,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成俄国社会复兴的因素,变成使俄国比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压迫下的国家优越的因素”。[4](P441)“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4](P326)

从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设想及其可能性和现实条件分析中可看出,“跨越论”深刻贯穿“世界历史”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实质上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对实现“跨越”的国家应根据什么经济体制去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没有并作出具体的论述,从而留下一大理论空白有待后人去探索和填补。

原苏联作为第一个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与在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并不完全相同,因而把马克思曾经为后者作出的某些设想当作教条,一味地排斥市场经济,认为只要按照计划经济原则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就能有计划按比例有序和谐地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实践证明,按计划经济原则发展那种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成功的,仅靠计划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容易出现“左倾”政策和“唯意志论”的作法,阻碍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原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恰恰就在这点。

我国50年代到70年代走的曾经是与苏联同样的道路。苏联解体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垮?主要原因是我们及时实行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胆略和勇气尖锐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5](P150)那末,改革的大方向是什么呢?按照邓小平的观点,当今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说:“为什么一谈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3](P203)所以,“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3](P364)“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P37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戒律”。十四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充分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中国来说,能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与世界性的市场经济接轨,从而最充分地利用世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由此增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逐步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获得“世界历史”性存在。所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正确地解决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三,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从理论上深化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关于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从实践上说,为实现“跨越”的社会主义国家指出了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马克思在阐述其世界历史理论时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1](P25)“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39-40)而资本主义大工业则“首次开辟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P67)众所周知,机器大工业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利用的产物,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从近代历史来看,正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才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不断丰富、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扩大、民族和国家狭小疆界不断被突破、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从而使“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所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在科技进步推动下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

当今世界更是科技革命的时代。高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推动着生产力高速发展,使世界历史日益整合成为一部“地球村”的历史。中国由于属于“后发展”国家,科技和生产力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能否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决定着我国能否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而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邓小平深刻领悟了马克思关于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这一思想,结合当代世界历史和中国的特点与实际,明确地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5](P150)“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的现代化。”[5](P86)为此,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的这一见解无疑是正确而深刻的。在生产力的运动过程中,生产力中的某要素的重大变革必然迅速波及、影响到其他要素,从而引起生产力的质变、飞跃,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近代生产力的变革以科学技术的利用引起劳动资料的变革为生长点,而现代,科学技术则决定了生产的方式、节奏和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正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概括,是对产业结构现代构成的正确理解。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表明邓小平已站在当代世界历史的制高点上,深化了马克思关于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动力的思想。

第四,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求生存图发展的前提问题,完善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有关思想。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一切国家、民族、阶级和个人必定从自己狭隘的地域性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趋势,但并不认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实现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说各个国家的民族性、阶级性完全丧失。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开创“世界历史”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的阶级即无产阶级。所以,“世界历史”的形成“并不能阻碍无产阶级的阶级运动”。[1](P68)相反,“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样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P41)根据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必须向世界开放,另一方面又不能忘记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更不能在开放中丧失“自我”。那末,在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的当代世界历史中,无产阶级的国家如何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置身于世界历史,建设好社会主义,最终完成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邓小平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眼光审视当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实行改革,不走向世界交往的行列,固然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但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又存在着矛盾、冲突与斗争的当代世界历史中,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样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甚至意味着社会主义的死亡。为此,邓小平反复告诫国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P379)联系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的曲折情况,我们深深地感到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它科学地解答了在世界历史中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发展、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完成无产阶级崇高的历史使命的前提问题,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综上所述,邓小平理论所阐明的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等基本观点、基本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系统和科学地回答了中国这样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代“世界历史”中怎样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使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大放光彩,从而也凸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

二、邓小平理论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前进的伟大旗帜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21世纪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它正在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极其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时日的临近,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21世纪挺进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自然引起人们许多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形成于世纪之交的邓小平理论,能不能适应中国即将面临的新世纪的需要?这就是关于邓小平理论在21世纪的地位问题。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汹涌澎湃的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遇到许多新问题,但邓小平理论仍然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阔步前进的伟大旗帜。

第一,从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来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所以,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经济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意味着各国、各民族交往的普遍化。因此,经济全球化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和发展的过程。如上所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化视野、新方法,分析研究处在“世界历史”下的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第一次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在“世界历史”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闪耀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光辉,而且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出发点,给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填补了这一理论的一些空白,由此也凸现了邓小平理论宏大的全球化视野。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21世纪,邓小平理论仍然是我们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旗帜。

第二,从时代的主题来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也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依据。换言之,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末,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是否会改变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1、正因为世界的潮流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轨道,才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核均势的形成,战争已不再是世界主要大国相互间取得自己利益的有效手段,世界大战让位于遏制政策。世界大战的可以避免性虽然并不表明天下太平,但毕竟提供了一个和平环境,可以使其他国家更着重于发展自身。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必然要对外扩张,但历史的教训和各国之间的相互制约迫使它不得不寻求用战争以外的手段进行扩张。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就是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下,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后发展”国家又需要利用资本主义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必然结果。2、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大加快,使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依赖性大大加强了,许多超越国别和社会制度的全球性的共同问题需要解决。共同利益的强化,也加强了人们要求和平的心理愿望,成为制约大规模战争的一个重要的因素。3、以历史和战略的视野审视现在和未来,世界的多极化格局,现虽未形成,但多极化的趋势仍是21世纪历史的大趋势,这也将成为制约大规模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世界经济已经三极化,美国与欧、日的贸易战频发,欧、日要同美国分享权力,享受平等地位。经济的多极化,势必引起政治上的分化。其次,俄罗斯现在虽然在经济上已跌入谷底,但俄罗斯仍旧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仍然有重大的政治影响,以发展的眼光观之,由于其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教育与科技基础,一旦政治稳定、经济理顺之后,将重振大国雄风,对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再次,中国是一个处在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中的大国,是最坚定地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21世纪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总之,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21世纪,尽管仍然存在着价值观、意识形态上你死我活的斗争;仍然有军备竞赛上欲置对方于死地的较量;仍然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仍然有全球范围内遏制和反遏制的对抗,等等,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是不会改变的。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在与资本主义交往、竞争和斗争中,解决人类面临的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仍是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并且经受了实践检验和国际国内政治风波考验的邓小平理论,在21世纪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虽然邓小平理论并没有就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将会遇到什么新问题作出具体的论述,更没有也不可能专门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我们决不能要求邓小平为解决他去世后的21世纪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因为邓小平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是供进一步研究使用的方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新的形势与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没有丢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讲了马列没有讲过的符合今天实际的诸多新话,例如,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阐明的以四个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等等基本观点、基本路线和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等等,就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前人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观点。此外,他还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等等进行了正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论断。这些,实际上为研究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指出了方向,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研究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第四,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推进,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贡献,邓小平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都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本质特点。可以预见,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21世纪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巨大变化的新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发展的道路上必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碰到许多新问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必定会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换言之,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将得到丰富和发展。事实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已经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例如,自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一再重申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又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达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目的。党的十五大召开时,被称为21世纪危机端倪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还刚刚开始,但是在江泽民的报告中就已经提出了在对外开放中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这些反映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外开放的新认识,也是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总之,21世纪既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剧烈变动的新世纪,也是邓小平理论大发展的新世纪。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坚持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密切联系21世纪的实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更好地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必将随着时代的脚步阔步前进。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21世纪,邓小平理论仍然充满着青春活力,是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在21世纪阔步前进的伟大旗帜。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只要我们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和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的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更加汹涌、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1世纪再造辉煌。

以邓小平理论的观点、方法来思考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我们认为:

其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市场高度发达。中国要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主动,走向世界,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性市场经济接轨,从而最充分地利用世界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并由此增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逐步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尤其在我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探索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但我们决不能因为存在着问题甚至许多严重的问题而走回头路。相反,必须义无反顾毫不动摇地大力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信有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智慧,一定能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重点是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及配套改革,尽快使企业成为真正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继续发展和完善各类市场,尤其是要在搞好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健全市场规则,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只有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才能真正掌握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动权,抓住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有利机遇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其二,必须坚持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个别国家的经济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地发展其民族经济。对外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对外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利用人类共同创造的全球性生产力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确是中国从落后走向繁荣的正确道路。展望21世纪,经济全球化将加速发展,其结果必将是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因此,为了加快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面对着全方位、加速进行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必须在巩固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全方位地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我们认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所作出的关于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的决策,就是在正确把握21世纪历史趋势的基础上,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所作出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正确战略决策。当然,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意味着机遇,而且意味着挑战。如何在利用这一机遇的同时,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抓住发展机遇,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好各种挑战。

其三,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今天,以微电子学、网络技术、新的生物技术和生命复制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为主体的高科技群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开辟了许多新的生产领域,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们也已经认识到,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知识经济的崛起,使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工业经济落后的条件下赶超的,现在,当这一赶超尚未实现时,又面临着在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被甩得更远的威胁。在这新的挑战面前,只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加快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才能回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使中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的主流。所以,能否大力实施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能否迅速赶上世界生产力水平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能否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其四,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意义来看,经济全球化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今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其推动力主要来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经济全球化大肆宣扬“政治一体化”、“文化一体化”,其实质是要搞“西方化”,即“资本主义化”。对此,我们应保持警惕。一方面必须向世界开放,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善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主动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中壮大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世界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共处的世界,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球两制”将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相互开放中所存在的矛盾、冲突与斗争也将长期存在。所以,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不能忘记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更不能在开放中丧失“自我”。可以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仍是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改革开放的生命支柱。

其五,在文化的开放中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商品、信息、资本和人员在世界上滚滚流动,另一方面也将由此造成多种文化相互激荡。所以,21世纪必然是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多种文化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碰撞的时代。这无疑是各民族文化复新的一个契机,也是世界新文化的创造与再生。对于中国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要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继续推进和深化。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别国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精华,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植于世界现代文化的沃土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再创造。简言之,就是要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华民族以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现代特点的民族进入世界历史的行列。显然,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实行文化的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加强文化建设。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三个代表”的论述中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观点,为我们党在21世纪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指引了方向,必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