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江秀芬,尚伟霞,赵瑞芹

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江秀芬,尚伟霞,赵瑞芹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731

关键词:急诊护理纠纷;原因;措施

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变得极为复杂,由于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护理人员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不畅,服务工作做不到位,未能兼顾到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活动,所以医患纠纷越来越多。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健康和医疗安全,所以需要在分析急诊护理纠纷原因和防范措施。本文综述了急诊护理中发生纠纷原因和防范措施。

1 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一些护理人员业务不精,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规范,对病情观察不准确,对病人病情估计不足,就有可能成为发生护理纠纷的根源。尤其是年轻的护士,工作经验少,面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同时,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回答患者家属的提问过于简单,不足以使患者家属信服,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而引发护理纠纷。

1.1.2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现阶段护患纠纷从数量、性质、处理途径、结果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护患纠纷数量日益增多,内容也日趋复杂化。处理的途径上不单纯是信件或口头投诉,而是寻求法律支持;不单纯依靠医疗行政部门解决,而借助媒体施加压力。纠纷的结果不单纯是批评问题,而是要求经济赔偿。由此可见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明显增强,当患者的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更多的人开始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而有些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法律常识,存在侥幸心理,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工作马虎,导致卷入护患纠纷。如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对病人进行服药、注射、输液治疗时未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导致差错的发生,引发护患纠纷。

1.1.3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技术要求精益求精,造成护理工作中技术风险增大。部分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知识,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因而引发护患纠纷。

1.1.4出诊人员及设备因素 出诊速度慢,未在预定时间到达现场,影响院前急救质量;出诊配备器材不到位,急用时因抢救物品缺省而影响抢救效果等。出诊护士动作慢,直接影响抢救质量;转运前未向病人或家属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这些都可能引发护患纠纷。

1.1.5护理文书记录缺陷 护理文书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特别是涉及医疗纠纷时,急救护理记录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不够,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单将不能提供有利的法律依据,可造成举证困难,在医疗纠纷中护士同样会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

1.1.6医疗费用问题 由于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加之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的增长同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收费项目不明或填写不全甚至错误等,极易造成患者的误解,导致纠纷发生。

1.2 患者因素

由于急诊的特殊性,突发事件比较多,如:急症、酗酒、自杀、打架斗殴、交通肇事、意外死亡等,多数患者短时间内没有适应角色转换,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很难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某些患者家属一时心急,不知所措,无端的把不良情绪发泄给护理人员。有的对护理人员出口不逊,甚至拳脚相加,大打出手,使其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无法正常进行日常工作,无形中给急诊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易引发纠纷。

1.3 急救设施因素 急救过程中出现急救备品不足,急救设施发生故障,如:洗胃机排水不畅、人工气囊漏气、负压吸引器压力不足等均可能延误抢救时间,使患者家属不满导致纠纷发生。

2 急诊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管理到位 管理必须以制度管人,要拥有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各项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级护理制度、安全制度、陪护制度、消毒制度、奖惩制度以及人员各类休假规定等等,印刷成册,作为科室遵照依据。成立庞大而有力的质量监控队伍,从机关到科室都有专人负责质控,机关有质控部门,科室有质控小组,科室注重抓医护质量。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护理安全。急救人员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3]。尤其是增加节假日及夜班的值班力量,安排老护士及护士长带班,加强工作实力,防患于未然。精心打造一支经验成熟、技术过硬的团队,能应对任何突发事件,保证急诊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真正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2抢救器材药品摆放合理,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而且班班交接并记录,并要求每个护理人员熟记抢救器材、药品放置位置,护理人员对所有急诊病人严格按照抢救程序主动实施初步救护计划。首先立即做出判断:是致命的还是非致命的,特别要抓住创伤病人1h内的黄金时机;如果是致命的,立即给氧打开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畅通,监测生命体征、心肺脑复苏等一系列措施。

2.3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 了解并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起开展护理工作首先要保护自己的观念。

2.4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 在工作中护士应该从患者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绝不与患者发生正面直接冲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冲突,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2.5护患加强沟通 要注意护患之间的沟通。①护理人员要有责任心,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用足够的时间与患者、家属沟通,当家属或患者表现出急躁的情绪时,要耐心冷静的做好解释工作。②医护人员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在患者抢救前,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注意事项以及处理方法等,征得同意后签字后方能执行,避免纠纷的发生。

2.6重视急诊护理记录的重要性 护理记录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必须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与保管,不得丢失和随意篡改,同时注意护理记录与医疗文件的同步性。

2.7 规范医疗收费 要严格按照收费标准人工收费,使病人完全了解收费标准和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

[2]伏迎春.从护理风险谈手术室的管理[J].华北国防医药,2003,4(2):146.

[3]熊晓美,冯晓敏,叶宝霞,等.新形势下护理管理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65.

论文作者:江秀芬,尚伟霞,赵瑞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论文_江秀芬,尚伟霞,赵瑞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