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论文_邱曦帆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论文_邱曦帆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BIM技术的应用除了可以实现三维立体工程数据的转换,联合信息化技术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地铁施工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有效排查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减少工程建设不必要的损失,保证地铁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能够满足施工需求,从而确保企业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地铁的空间与时间模型,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地铁;施工安全;问题;管理

引言

安全管理是地铁施工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隐患排查,并针对具体项目安全隐患提出安全管理措施,不仅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还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实现有效提高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目的。同时,为促进该目标顺利实现,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BIM 技术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工程施工建设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将探讨分析 BIM 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并提出应用方法,希望能为类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1 BIM 技术简介

建筑信息模型也叫BIM技术,其出现给土木工程领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和青睐。根据BIM技术的定义来进行分析,BIM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建立物理和功能特性来表达的一个过程。将BIM技术运用在工程领域中,能为建筑设施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借助BIM技术为基础建立施工管理系统,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能确保管理人员全面地掌握地铁施工的全部动态,让施工更加安全,让管理更加有效,让决策更加科学化。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施工方式不仅能推动地铁施工安全标准化应有,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地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对具体项目进行隐患排查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地铁施工健康有序的进行。

BIM技术运用中,4D信息模型是项目进度控制的基础,也是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模型的基础。一般来讲,对地铁施工的三维信息图进行分析,可确定出基本信息的模型特征。此外,还可根据项目的名称、类型、性能等信息确定出基本模型的特性。确定好基本模型后,需要对项目进行描述,主要借助4D虚拟建造技术来完成此项工作。4D虚拟建造技术是指在3D几何信息模型图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从而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施工效果。再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建立模型,以可视化设备来呈现出最终的模型效果图。该模型能运用在工程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能有效地监控施工状态、报告施工问题、记录施工信息等。

2 地铁施工存在的隐患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1-86可以将地铁的安全事故分为不同的类型,可以将地铁事故分为高频率事故以及其他伤害事故。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种:第一,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受到周边环境地质的影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第二,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到位;第三,机械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最后是交叉施工造成的安全事故,一些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在空间上与其他项目交叉在施工,一旦处理不好交叉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很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增加工程项目建设的危险

地铁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来源,除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施工管理组织、施工现场人员、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因素。因施工项目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时间以及空间上难免存在交叉,使得施工现场作业安排存在冲突,从而增加项目建设的危险,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地铁工程在开展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控安全动态,不断强化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BIM建筑信息模型来实现对建筑物的模拟,给管理者提供及时、全面并且准确的信息,便于管理者开展决策共组,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地铁项目安全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BIM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

3.1 明确施工流程

地铁施工相比普通的施工项目更为复杂多变,除注重空间上结构的合理安排,还需注意地下管线、既有建构筑物之间相互交叉。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地铁正常运营的需求结合施工条件进行图纸的设计,强化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明确施工流程,减少重复施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应用BIM技术完善施工流程可以方便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模型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更加直观的了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隐患及问题。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改善措施,保障施工计划更加的合理有效。

3.2 及时反馈,提高效率

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受传统安全教育的影响,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并且地铁建设工程的开展存在的交叉作业比较多,这就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难度增加,同时也威胁到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能。由此可见,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引入BIM技术的必要性。BIM技术的使用能够给管理者及时提供施工现场的具体工程建设信息,帮助管理者很好的进行工程决策。引入BIM技术之后,施工人员安全帽中的智能射频芯片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并且知道员工安全作业,以此来提升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效率。

3.3 优化管理方式

地铁施工中对于其中的弱电系统、机电安装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弱电系统、机电安装等复杂工序施工中容易出现空间冲突问题。在此形势影响下,合理地运用BIM模型,对于地铁施工中的关键部位以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确保施工人员正确地施工安装工艺,加强对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识别,保证了所有施工计划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由于地铁施工中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对于施工安全工艺的依赖程度高,运用BIM模型可以对安装工艺的关键点进行三维模拟,增强了这些工艺的实际作用效果。同时,在BIM模型的支持下,也优化了地铁施复杂工序管理方式。

3.4 对于地铁施工空间中冲突的检查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设备之间会出现摩擦或者产生空间冲突等现象,从而影响施工效率,更为严重则会引发安全事故。比如,任何一道工序都需要留给机械设备一定的运作空间才能进行操作,如果设备与设备或者设备与空间发生冲突,除了会影响施工进度,也容易造成人员或者财产的损失。

将BIM技术运用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解决空间冲突现象。借助BIM技术,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进行动态化的模拟,对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并且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出机械设备前进和人员活动的安全范围,从根源上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BIM 技术的运用能对空间冲突进行监测和预测,并且确定出设备的运行轨迹的边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实体物质都可借助外形来进行描述或者预测出其占用空间的面积。比如,机械设备在进行工作时,主要依靠模拟机械活动状态下的前进方式对有可能出现的碰撞或者摩擦进行预测,但是却无法真实地反映出设备在工作中实际占用的空间面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不同与其他工程,其活动的范围较小,受到一定空间上的限制。在地铁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地铁施工安全隐患识别,对施工现场的情况建立模型,并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时间及空间上的优势,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促进地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钟荣华.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6(06):76-77.

[2]张成方,李超.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J].河南科技,2013(09):130-131.

论文作者:邱曦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地铁施工安全方面的应用浅析论文_邱曦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