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压增高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在获得患者同意后抽取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拈纸团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位对照组,每组均包含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血压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其焦虑程度和对照组相比也更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实验组为83.78%,和对照组的67.57%相比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血压达标,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颅内压增高;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同时很容易出现颅内压增高等情况,并且还伴随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和障碍,患者此时的情绪变化会比较大,可能会出现躁动、焦虑等情况[1]。因此,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在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时刻对其颅内压进行观察,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2]。本次研究选择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压增高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在获得患者同意后抽取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方式和效果,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压增高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在获得患者同意后抽取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拈纸团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位对照组,每组均包含37例患者。其中实验组包含19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9-7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59.4±5.2)岁,对照组包含16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6-7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58.7±5.5)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承诺不会中途退出。将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后未发现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观察患者的创口和生命体征,定期进行巡查,保持病房的通风等,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1.注意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重点关注其创口和呼吸道、引流管等是否畅通,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相关医生进行抢救,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因为神经外科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很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定期协助其进行翻身,但注意动作需轻柔,让其头部、颈部和身体保持一条直线,避免颅内压增高,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休息。
2.采用颅内压检测仪时刻观察患者颅内压的变化,在患者情绪比较激动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避免颅内压数值发生变化。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合理调整,对其饮食进行指导防止出现便秘。待其身体恢复良好后可适当安排肢体和语言康复训练。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记录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血压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压达标率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本文中一般资料的年龄信息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且会受各类因素所影响,其中颅内压增高就是其中之一,其可能会导致脑疝,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及时诊断和处理,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尽量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3]。本次研究采用优质护理,其主要通过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其他指标的监测,并给予颅内压监测仪器,可以随时观察到其颅内压的变化[4]。
通过给患者优质的服务,定期协助其进行翻身,同时给予其他身体和心理的护理,在其情绪激动时及时采取措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通过正确的营养支持和饮食指导,配合相应的康复训练,降低患者的血压,提高其血压达标率[5]。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血压达标,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金香,方家香,胡庭香.颅内压监测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03):196-197.
[2]彭启珍.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292.
[3]刘俊利,王春霞,刘芳,陈焦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9):137-138.
[4]张蓉. 颅内压监测护理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和相关进展[A].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二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4:1.
[5]郭明玲. 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分析和护理[A].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2011:1.
论文作者:汤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患者论文; 颅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术后论文; 神经外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