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32
一、美化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把教室建成“愉悦的场所”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班级就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支撑着学生全部的学习与生活。班级环境文化是班级的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布置以及班级的育人设施等,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用来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优美的教室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更能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
二、引进企业文化环境,让学生受到职业环境的熏陶
在氛围的营造上,应特别注重体现现代企业的“诚信为本、管理严格、行为规范、用户至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利用图片、警句、环境布置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实训始终,使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将教室的墙壁划分出若干区域,本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处注入企业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要成为明天企业的好员工,今天在校内一体化教室必须是个好学生。
三、做好学生专业文化展示,让学生在创造文化中创造自我
要创设学生作品展示区,随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定时展出比较出色的学生作业、装配成品、专业作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灵驿站”记录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涟漪;“创作园地”留下了学生成长道路上绽放的激情和火花;“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的图板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醒着每个人的行为养成;一月一主题的黑板报在配合学院文化教育的同时,尽情地体现着承办人的热情。教室的四壁成了会说话的墙:企业文化向学生说下了目标和要求,美育文化向学生诉说了品德和素养,作品展示向学生诉说着技术和技艺,学生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每时每刻都能提醒自己进取。“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班级是通过文化影响学生个体的,学生生活在文化中,既接受了文化熏陶,又在创造文化中创造了自我。
四、构建班级精神家园,打造带有职业特点的班级精神文化
1.确定班级精神。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我院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精神。
2.模拟职场的职业化实践活动。
(1)今年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与了向残疾人士献爱心的“爱心义卖”活动作为创业实践。活动中每组以500元创业资金购买残疾人员的手工制品,拿到市场上去卖。售货所得以在活动中做到不赔钱为最低标准,盈利越多越好。活动结束后归还启动资金,盈余部分捐献给济南市社会福利院。从组织货源,到营销策划,到成功推销,每个班级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各个班级组成多个小组,各小组长带领着小组成员精打细算地“进货”,绞尽脑汁地策划营销方案、选定义卖地点,争先恐后地向客人介绍商品的优点、活动的意义,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每个人在向他人献出爱心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
(2)在各专业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中,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分派任务、评定检查。要想比其他小组做得更好,小组成员必须精诚合作,团结一致。小组和小组之间形成了热火朝天的比拼超赶的竞争局面。
(3)部分在合作企业进行工学交替的班级参加了合作企业组织的“备战二十天,提前完成生产计划”的岗位竞赛活动。每个人每天被安排在不同的工位,从培训到上岗操作,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无论干什么都是任劳任怨、通力合作。在流水线上操作的学生累得支撑不住的时候,会有同学自觉地递补上去,轮番休息,圆满地完成了生产任务,受到单位的好评。
(4)在技能展示活动中,为合作企业做产品宣传是大家共同面临的又一个比赛活动。经过激烈的角逐,有两名小干部带领的小组做出的作品质量遥遥领先于其他人,两个小组的作品被企业当场录用,并获得了物质奖励。这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士气,一扫入学时的迷茫、消沉,每个人的自信心都被激发了出来,学习的热情更高。
五、植入企业的“7S”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7S”管理是指,以学校实训室、理论教室、学生宿舍为环境,以学生为管理对象,以“7S”要求为行为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管理下,对学习、生活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根据“7S”管理要求,我们起草制定了实训室管理、教室管理、宿舍管理及专业实训各项管理制度,如《“7S”管理实施细则》、《标准化实训流程》、《设备操作规程》、《实训车间应急预案》、《实习耗材管理办法》等;添置了工作服、工具箱、工具柜、警示牌、“7S”管理看板、责任人标识牌等辅助劳保用品,为实施7S管理做好准备。同步组织各教研室编制7S管理教材,并把7S管理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编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师进行授课,学习“7S”管理的有关内容、实施步骤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做好认知准备;然后按照《“7S”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现场管理,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而实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论文作者:吕学新 王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班级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论文; 环境论文; 教室论文; 小组论文; 每个人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