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学习兴趣
朗读是一种艺术,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 多读少讲,力争准确和流利
一节课要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注意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二、融情范读,传染语感
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这不但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而且会不断地提高他们读书的兴趣。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通过融情的范读,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再现课文的精神和生命,学生可以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柔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了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
在范读中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乐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得越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引导想象,激发情感
许多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甚至熟练地背诵课文,但朗读时仍然缺乏感情。这是由于学生朗读时“目视”“口诵”,没有用心体会课文的感情。因此,要诱导学生去感受,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利用挂图、插图或联系平时的经验,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头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地激发情感。我发现小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因此,边演边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方法,它使朗读指导事半功倍。如教学《夏夜多美》一课,读到蜻蜓载着小蚂蚁回家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蚂蚁坐在‘飞机’上是什么感觉吗?”学生回答:“他们一定都很快乐。”这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蜻蜓,也伸开手臂做出飞翔的动作。学生像放电影似的把插图上的画面浮现在头脑中边想象边读,倒也颇有创见地读出了又愉悦又甜美的语气,让人觉得好像跟着他们一起飞过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一样。他们读出了对“夏夜”的喜爱,也就更能体会到夏夜的美丽。
四、课内课外结合,培养朗读兴趣和习惯
1.要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朗读课文,并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检查。低年级学生在学完拼音之后基本上掌握了拼读生字的能力,到二年级已经学会了查字典,进一步提高了自己认读生字的能力,加上平时阅读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朗读训练,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己拼读或查字典解决。为了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促进学生自觉养成朗读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时间检查预习效果,可采用分段落朗读的方式来检查。
2.要有计划地安排阅读后的朗读指导。传统上,低年级阅读教学完成后,教师多数是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和完成课后练习的训练,单独的朗读指导时间较少,这就使阅读过程的朗读指导与训练成果没办法得到及时的巩固。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进行阅读后的朗读指导,可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生生对口读、师生对口读、分角色读、竞赛读、评价读等形式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可以是整篇课文,也可以是片段。
总之,成功的感情朗读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也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值得我们悉心研究与实践。
论文作者:李玉秀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感情论文; 生字论文; 教师论文; 临桂论文; 竹排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