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是指在胎儿能够存活以前,流出母体之外。在所有临床确认的妊娠中,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为15%。发生在12周以前的流产定义为早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的流产定义为晚期流产。据估计,在人类全部妊娠中,有很大比例以自然流产告终。其中,大部分胚胎在着床后很快就停止发育,仅表现为月经过多或月经延期,即早孕流产。
反复自然流产(简称RSA)也叫做习惯性流产,指连续两次怀孕在同一妊娠周发生自然流产的现象,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不育症的范畴。
一、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引起自然流产呢?
(1)免疫因素。从移植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妊娠是一种半异体免疫移植,来自父亲的一半抗原对母体来说是“异已”,母亲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自动去清除它,进而引起流产。
(2)胚胎发育不全、胎盘发育不良。孕卵异常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在妊娠头两个月的流产中,约有80%是由于精子和卵子有某种缺陷,以致使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而终止,因此,这种流产的排出物中,见不到原始的胚胎组织。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主要通过胎盘将母体的营养物质和氧输送到胎儿,如果胎盘发育不良或出现疾病,胎儿得不到营养物质和氧而停止生长引起流产。
(3)内分泌功能失调。受精卵在孕激素作用下,才能在子宫壁上着床,生长发育成胎儿。当体内孕激素分泌不足时,使子宫蜕膜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容易引起流产。如果前列腺素增多,会引起子宫肌肉的频繁收缩,也会导致流产。甲状腺功能降低,可使细胞氧化能力障碍,进而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而流产。
(4)生殖器官疾病。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子宫发育不良。盆腔肿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导致流产。子宫内口松驰或宫颈深度裂伤都引起胎膜早破而发生晚期流产。
(5)外伤。孕妇的腹部受到外力的撞击、挤压,以及孕妇跌倒或参加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腹部手术如阑尾炎,或卵巢囊肿手术均可引起子宫收缩而发生流产。
(6)情绪急骤变化。孕妇的情绪受到重大刺激,过度悲伤,惊吓,恐惧,及及情绪过分激动,可引起孕妇体内环境失调,促使子宫收缩引起流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母儿血型不合。孕妇过去曾接受过输血,或在妊娠过程中产生和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会使胎儿的体内细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从而引起流产。
二、应该怎样面对自然流产,可以盲目保胎吗?
其实,自然流产不一定是坏事,不要盲目保胎。很多孕妇对自然流产的原因不甚了解,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流产,都一概要求保胎,甚至盲目服用保胎药物。其实自然流产都是有原因的,早期流产尤其是自己没有觉察到的流产多是因为精子或卵子发育异常所致,也可以说是“种子”不好导致的,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筛选现象。此时不主张保胎,一般只做轻微对症处理。其实,这种情况下即使保胎后有少数胚胎能“幸运”地发育为成熟胎儿并正常分娩,畸形儿或低能儿的比率也会大大增加。后期流产则多是因为营养或外界作用导致的,如子宫肌瘤、以前有过流产史等,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积极地干预。因此,广大孕妇出现流产先兆时,不宜盲目保胎,是“保”还是“流”均应听从医生的指导。
三、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检测治疗方法及意义
妊娠早期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中,免疫因素占大多数,但是,绝大多数妇女却能继续正常妊娠至足月,其原因就是因为妊娠以后有免疫耐受机制的存在,其中封闭抗体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封闭抗体缺乏,就会导致流产。封闭抗体产生不足的同种免疫性习惯性流产,可以通过淋巴细胞注射进行主动免疫治疗,使体内产生和增强封闭抗体,减少流产的几率。目前这种疗法的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
封闭抗体检测:封闭抗体即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APLA),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免疫治疗前后需要进行封闭抗体检测,方法为抽取患者外周血2ml,分离血清,用ELISA法进行测定,如果APLA阴性,则需要进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方法:主动免疫原首选丈夫淋巴细胞,抽取供者外周血30ml肝素抗凝,在无菌条件下常规分离提取淋巴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调至淋巴细胞浓度为(2―4)×107/ml,细胞悬液量约3ml,用皮内注射的方法,注入女方左右手臂皮内6―8个点。每隔2―3周一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避孕。疗程结束2周后复查APLA。阴性者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的免疫治疗,直到APLA转为阳性后再考虑受孕。阳性者鼓励患者在6个月内妊娠,如获妊娠则马上再进行一个疗程的维持治疗,直至孕16周左右。同时嘱患者妊娠后注意休息,避免妊娠早期性生活频繁,解除精神紧张,并注意观察妊娠早期反应。
上面简单的介绍了自然流产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自然流产,同时还讲解了反复性自然流产的免疫检测治疗,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应对反复性自然流产。
论文作者:钟璧珊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自然论文; 免疫论文; 胎儿论文; 抗体论文; 复性论文; 子宫论文; 胚胎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