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法探讨论文_王晓燕

中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法探讨论文_王晓燕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265400

一、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

数学“问题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设计数学问题一定要有探究学习的价值,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才能激发学生有意义的探究学习,才能诱发学生去发现创造。从师生双边活动的角度来说,围绕数学问题探究学习,一般分两个层次: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做到适时、适度、适量和适合学生;二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数学探究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引导寻找问题,启迪思维灵活性

1.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行为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可直接转化为重要的行为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可成为学生刻苦学习的持久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越浓厚,学习就越刻苦,越敢于探究。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时,我提出如下问题:(用多媒体呈现:宇宙空间里滚动着一个蓝色的地球、一个火热的太阳、一个明媚的月亮,由此三点再构成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用三个圆与一个三角形尽可能多地设计出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同时在自己的作品边上加上适当的解说词。学生分成几组,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这样的情境及实际操作,加上学生的巧妙构思及耳目一新的解说词后,定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悬念,猜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设置悬念,可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猜想、趣味的引入,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所学知识。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我让学生画一个任意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说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由老师猜。学生惊讶地发现,他们所画三角形第三个内角的度数都被老师猜中了。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真神。”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就是学生学习新知的最佳时刻,使学生在兴奋、热烈的状态下投入到新知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3.创设疑问问题,启发学生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开启创新思维,发现真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当创设一些疑问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创设多层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更容易揭示事物的本质,环环相扣,层层抽丝剥茧,使事物的本来面目完全暴露在探究过程中,便于学生对真知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兴趣

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我经常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到爱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活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是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四、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设疑于导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的导入,教师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关键和难点,巧妙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思维,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每堂课一开始,教师揭示课题后,可把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或形象的画面等,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精心设计新课导入,设计出一系列有梯度、有联系的问题,层层深入,步步紧逼,这样一方面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另一方面非常明确地向学生展示了教学目标,从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布设陷阱设疑于重点处。学数学像孩子走路,数学教学中如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知识“障碍”,布几口“陷阱”,使学生在摔打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无疑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是有益的。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处,如果有意设置疑问,布设陷阱,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探究,集中群体的智慧,从而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使学生对问题更加明确和理解。

3.设疑于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处。数学教学中学生出现差错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错误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落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学生对定义、性质、图像之间的联系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和熟练地运用,以致出现错误。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学生在探讨中发现这种解法是错误的。

论文作者:王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中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法探讨论文_王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