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0086
摘要 目的:通过对综合ICU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岗前培训方法的探讨,总结其最佳培训方法,指导临床教学。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我科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共计36人,两批次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岗前培训方法。通过院内集中培训,科室集中理论培训及专科培训方法来提高新护士的适应工作能力。结果: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及工作积极性均有所提高,此培训方法充分发挥了每位新护士的最大潜力,对自己薄弱的专科护理方面能力加强,对尽早的步入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岗前培训能使其尽快适应和投入到岗位中去,并使其护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综合ICU 新护士 岗位胜任力 岗前培训 双向考核互动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
新护士岗前培训是为刚从医学院校毕业即将走上护理岗位的护生能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胜任本职工作而进行的培训活动[1],胜任力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lland首先提出的概念,认为其中包含外显部分如知识、技能等,以及内隐部分,如态度、个性、动机和特质等,后者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最为关键的因素[2、3、4]。岗位胜任力是指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促使员工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并且在该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的总和[5]。综合ICU对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基本技能之外,还要求具备胆大心细、临危不乱、耐心耐力、责任心、沟通艺术等;科研等能力,这就要求一位合格的ICU护理工作者,至少要达到临床实用型人员。所以,想要尽快达到上述要求,从新护士开始就要着手进行培养,以下为我院我科综合ICU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的方法及过程。
1.临床资料
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共计36人,分两批(每批18人)进行培训,年龄为21-24岁,平均22.6岁;其中,男10人,女26人;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14人;有过工作经验者4人(同一所医院其他科室轮转1年以内),其他为刚毕业的护生。
2.培训方法
2.1护理培训基地培训
新护士入科前由护理部负责统一培训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等内容,为时15日,每日授课8学时。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综合ICU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能的培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制定专科培训计划
综合临床特点,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其中包括深静脉护理的注意事项,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意义,吸痰的基本知识及操作;与患者简述的沟通技巧;床头心电机,除颤仪的使用,除颤的相关知识;六联观察,格拉斯评分,心肺复苏;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血气分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皮肤护理;常用药物使用方法,配伍禁忌;呼吸机的调节及报警原因的分析处理。降温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及鼻饲技术,胃管的护理(包括鼻肠管,空肠管)等。
2.3针对新护士进行集中理论培训
将上述计划由护士长分配给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资深带教教师集中授课,加强新护士的专科基本理论知识,为时15日,每日授课8学时。
2.4专科培训方法
2.4.1培训内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 采取学用结合的方法,将培训内容,时间与临床结合进行培训,如科室收治一名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后抢救成功,需要进行亚低温治疗,护士长在查房评估患者后派专科教师进行床旁冰毯冰帽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的培训。正确指导新护士对专科常见病种及仪器的护理,使其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相关专业内容。
2.4.2参与式教学和双向考核互动机制 以新护士为中心,采取参与式教学,由新护士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对自己认为薄弱的环节上报负责教学任务的负责人,负责人经统计后分配给专科教师再次进行集中授课并结合临床找典型病例加强授课内容。当新护士对培训内容确认掌握后向护士长提出申请,由护士长及负责教学任务的护士共同考核,考核合格后准予其下到临床开始具体临床护理工作,由一名护理骨干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学习;未及格者坚决不予其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2.5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培训结束前2-3周,要求带教教师根据每个新护士的具体情况,放手不放眼,让新护士独立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护士长排班前评估患者,予以新护士独立看护一个病情较平稳的患者,不参加值夜班,时间为半个月,表现较好者逐步过度到独立看护两个患者,时间为半个月。无护理差错者下个月编排入组值班。按工作量给予其分配奖金,以此调动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经过3个月的岗前培训及后期逐步过度到新护士基本都能独立上岗工作,此过程均有教师指导和协作。
3.培训效果
经过上述培训过程,每一位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及工作积极性均有所提高,双向考核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了每位新护士的最大潜力,对自己薄弱的专科护理方面能力加强,对尽早的步入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讨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目的的新护士培训更具针对性,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非常重视培训计划的设计。正确地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是建立培训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整个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专科培训计划设定,使培训计划更加完善,培训内容符合实际,培训方式更具有针对性。通过对新护士技能、知识和态度的了解来决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具体内容。通过培训方法需求分析,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各种不同的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如在集中理论培训过程中,重点运用PBL 教学法,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并灵活应用,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护士与一般的操作工有很大区别,现代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能,更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院我科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加入双向考核互动机制,自主学习及教师的言传身受,新护士能更好地领悟书本知识和临床教师所教的内容,领悟自己的价值所在。在技能、观察交流能力提高的同时,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并进一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使新护士的专业理论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熟悉相关工作的法律及规章制度,牢记护士的责任,尽快适应和投入到岗位中去,并使其护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惠华,蔡荣娥. 新护士分层次岗前培训与使用方法[J]. 全科护理,2009,7(2):426-427.
[2]McCl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3]Spencer LM,Spencer SM. 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ey Sons,Ine,1993:222-226.
[4]贾应生.胜任力模型在员工选拔与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9.
[5]姜海燕.岗位胜任力评价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论文作者:许斯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护士论文; 岗前论文; 专科论文; 岗位论文; 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内容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