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贡献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贡献_邓小平文选论文

试论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论文,试论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党的领导人对执政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执政党的建设又面临新的挑战。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贡献。

一、关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

首先,邓小平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指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在拨乱反正的任务完成以后,邓小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新时期加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其次,邓小平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奋斗中为我党制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胆识和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首先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明确表示“两个凡是”是错误的,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并领导和支持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33页)邓小平在重申了党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时候,把解放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31页)的方针。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重要的论述使广大党员干部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第三,科学地确立了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强调新时期执政党建设要服从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建设必须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进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这样,党的建设才能得到真正加强。邓小平指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新时期党建工作要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具体说来,就是要在认识上树立依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来考虑党建工作的观念,用促进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尤其是经济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党的工作。

二、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

第一,强调以反对官僚主义和党员干部的特殊化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邓小平指出:官僚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而干部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他还说,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我们的经济事业和各项工作都不可能有效地前进,而且还会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必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邓小平把反官僚主义和党员干部的特殊化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有的同志革命意志衰退,对群众的疾苦和党的事业漠不关心,在工作中互相推委、扯皮;有的违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搞家长制、一言堂,甚至对提意见的同志打击报复;有人不能正确行使人民给的权力,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自己和周围的人谋私利。他们不是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而是眼睛向上,做官老爷。所有这些,都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我们事业前进的严重障碍。因此,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中,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争取党风的根本好转。为了反对官僚主义、特殊化等不正之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要加强对党员进行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二是注意选拔能艰苦创业的干部。三是要健全民主集中制,对党员实行监督。

第二,提出以端正党风为途径来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邓小平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4页)在我们这样一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社会风气的败坏时常是从党风败坏开始的。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许多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掌握着大权。一些党的干部,在新的形势下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考验,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在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面前吃了败仗,蜕变为堕落分子,败坏了党风,影响了社会风气的好转。所以,转变社会风气,搞好党风是关键的第一步。邓小平要求党的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搞好党风建设,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第三,指出以联系群众作为党风好转的纽带。重视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鲜明特色。我们党处于执政的地位可能会使党内的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脱离群众,产生一些自满情绪。这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这一点。他多次强调指出要从严治党。并提醒全党:“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4页)他要求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大公无私,时刻想着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党员要深入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他提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命题,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三、关于执政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制度

第一,提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必须遵循“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的各级干部既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首先做到政治上合格,又要懂得现代管理理论。无论是在理论素养、知识结构还是在能力水平等方面都要能够适应目前国内国际形势的要求。所以,在考察培养干部的时候,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几条标准缺一不可。邓小平指出:“做四个现代化的闯将,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行的,没有干劲是不行的,没有知识是不行的。”(《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320页)关于革命化与其它三化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当然首先是革命化,所以说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66页)“但是,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我们要按照专业的要求组织领导班子。”(《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83页)邓小平提出的这一方针体现了我党一贯强调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原则。

第二,他强调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邓小平说:“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94页)但是,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和选拔干部?除了上述的“四化”标准外,邓小平特别强调了人民公认、执行基本路线、有政绩这几条具体的标准。人民公认,最直接地体现了党在干部政策上的群众路线。执行基本路线,这是对党的干部在政治上的起码要求。有政绩,是一个具体的方面。选拔干部,确实要拿出几条过得硬的实绩来,让人家看到这个人实实在在有一些“干货”。邓小平把人民公认、执行基本路线、有政绩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用人标准,体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统一。

第三,邓小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主张建立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并率先垂范。这对于保持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生机和活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多年的经验证明,领导职务终身制压抑人才,造成干部队伍庞大臃肿。副职多,闲职多,促成官僚主义发展,窒息干部队伍的活力。邓小平强调,要“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286页)要建立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不搞铁饭碗,坚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把干部队伍建设搞活。

四、关于执政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

首先,邓小平领导全党实行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拨乱反正。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但这一关系在十年动乱中受到了全面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各项工作的拔乱反正,邓小平为恢复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做了大量工作。这方面,他的论述主要有四点:1.正确评价民主党派的历史,充分肯定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的重大作用;2.阐明了民主党派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肯定他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3.指出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4.充分肯定实行对共产党的监督,发扬民主,需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党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协商议事,发挥了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其次,邓小平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和改善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邓小平强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但是,党如何有效地实现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改善党的领导,包括改善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二是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党建理论,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光辉的思想和理论观点。邓小平的执政党建设理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指南,对把我们党建成思想成熟、组织巩固、作风过硬、制度健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了新的贡献。

标签:;  ;  ;  ;  ;  ;  ;  

论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理论的贡献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