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变化_消费水平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水平论文,中国社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格局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0585(2012)02-0234-11

修订日期:2011-08-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1~8],进而从多方面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林毅夫等认为,造成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符合程度不一致[9]。杨晓光等采用丹尼森要素分析法,认为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所呈现的全要素生产率越来越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上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10]。王小鲁等考察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11]。陈秀山等分阶段研究了不同时期影响中国区域差距的投入要素的量和质、要素配置效率、要素使用效率和空间格局变动,认为在不同时期这四种因素的重要性各不相同[12]。管卫华等从生产要素投入视角选取劳动力、资本投入水平进行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受从业人员和投资水平的区域差异影响[13]。总的来看,对我国地区差距成因的解释大都是从供给的角度出发,而基于需求角度的分析较少,因为消费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4],是形成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15],是体现区域生活质量的代表性指标之一[16],而且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域差异也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集中表现和缩影[1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中国以贸易、批发和零售为主要标志的商品流通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08487.7亿元,是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1558.6亿元)的近70倍。与此同时,区域间的消费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区域消费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当前对区域消费差异主要分析省区间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差异的变化[18~20],并分析消费水平差异的原因。何清成认为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省际差异的主要素有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区际贸易不平等关系和人口因素[21]。张明东等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我国商业消费格局的主要因素,市场发育水平和交通通达性也是重要影响因子[22]。田青等认为消费习惯、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23]。此外,开始进行针对消费格局的商业区划研究[24,25]。但是这种区划多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没有从动态的视角对消费水平的格局变化进行研究。

虽然消费水平的评价涉及消费品拥有水平、消费质量水平、消费效果水平、消费结构层次水平,但社会总消费额和人均消费额是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综合反映[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按销售对象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27]。为了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格局变化,本文选取中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衡量指标进行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分析,进而研究不同阶段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的格局变化和形成不同格局的主要机制。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计算所得。

1 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差异

反映区域差异的指标一般有基尼系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虽然有所差别,但原理一致。考虑到不同区域人口规模的差异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此本文选用加权变异系数[13]和泰尔指数[28]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区间的社会消费水平的差异,公式如下:

从图1中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变化虽然有一定的波动,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因而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阶段。

图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差异变动(1978-2008)

Fig.1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social consumption levels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1978-2008)

2 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差异变动阶段划分

本文采用Mann-Kendall法对1978-2008年的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阶段划分。Mann-Kendall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具有检测范围宽、人为影响小、定量化程度高的优点。该方法是根据时间序列{x[,1],x[,2],…,x[,n]}构造两个标准正态分布的统计量UF[,i]和UB[,i],绘制两条曲线的统计图表来判断突变点和突变区域。若UF或UB的值大于0,则表明时间序列呈上升趋势;小于0则表明呈下降趋势。当它们超过临界直线(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时成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超过临界线的范围确定为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如果UF和UB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直线之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便是突变开始的时间[29]。采用Mann-Kendall法检测1978-2008年的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的突变,并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1,即U[,0.01]=±2.58的检验,绘制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差异加权变异系数的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图2)和泰尔指数的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图3)。根据图2和图3中UF和UB曲线的交点位置,确定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扩大是一种突变现象,具体是从1987年开始的。因而,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划分为1978-1987年和1987-2008年两个阶段。

图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差异加权变异系数的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置信线为α=0.01显著性水平临界值)

Fig.2 Mann-Kendall statistic curve of weighted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social consumption levels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图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泰尔指数的Mann-Kendall统计量曲线(置信线为α=0.01显著性水平临界值)

Fig.3 Mann-Kendall statistic curve of Taylor coefficient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social consumption levels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变化

根据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差异变化阶段的划分,采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对1978年、1987年和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北京、上海、天津的社会消费水平较其他各省区偏高,而且从人口密度和面积而言也明显与其他省区不在一个级别上,因而主要对京津沪以外的省区市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将京津沪单独列为一个等级。聚类分析是研究如何将客观事物合理分类的一种数学方法,判别分析是根据被观测到的数学特征来判别被研究对象究竟属于何种已知的类别[30]。

3.1 1978年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分布格局

利用SPSS13.0软件对1978年中国31个省区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共划分为六级(表1),并据此绘制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分布格局(图4)。

从图4可以很明显地看出,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分布格局,除了京津沪以外,北方的青海、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社会消费水平较高,其次才是沿海的海南、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而广大的中部、中南部和西南地区则普遍偏低,这个时期,社会消费水平的南北区域差异显著。

图4 1978年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分布格局

Fig.4 Regional pattern of social consumption levels in China in 1978

3.2 1987年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分布格局

1987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分布格局见表2、图5。

图5 1987年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分布格局

Fig.5 Regional pattern of social consumption levels in China in 1987

从图5可见,1987年东北的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的社会消费水平级别仍然较高,同时东部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的社会消费水平级别有显著提高,西部的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区的社会消费水平级别则有所下降。区域社会消费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部最高、西部其次、中南部最低的格局。表现为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既有南北地区的差异,又有东西部的差异。

与图4比较来看,1987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格局较1978年,由于东部沿海,尤其是广东、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中国区域消费水平的南北差距缩小,东西的差异开始呈现。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也由1978年的南北格局为主开始向东西格局为主过渡。

3.3 2008年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分布格局

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分布见表3、图6。

图6 2008年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分布格局

Fig.6 Regional pattern of social consumption levels in China in 2008

从图6可见,除京津沪以外,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山东、福建等省份社会消费水平级别和排序明显较高,其次是中部的内蒙古、吉林、湖北、黑龙江、河北、山西,而广大西部的广西、宁夏、青海、西藏、云南、甘肃、贵州等省区无论是级别还是排序上都处于最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消费水平总体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阶梯差异的格局。

与图5比较来看,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格局较1987年,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水平的普遍提高,而广大西部省区的社会消费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使得中国区域消费水平的东西差距开始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也由1987年的南北格局向东西格局过渡,转向为显著的东西差距为主的区域格局。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机制变化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生产、流通、分配、积累、消费是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运动环节,其中生产是起点,流通和分配是中间环节,积累和消费是终点,只有消费了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实现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因而消费在整体经济运行链条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消费又受生产、流通、分配、积累(投资)各环节的制约[3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如果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否则就低。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国民收入分配于消费基金的数量较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提高较快;否则相反。在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已定的情况下,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和利用情况,也影响消费水平,尤其是积累基金在生产性积累与非生产性积累之间的分配比例,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在消费基金已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当前的消费水平,取决于消费与储蓄的关系[17]。此外,财政收支、城市化水平、交通条件等也是影响社会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朱红恒认为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32]。尹宗成等认为在全国和低收入、中等收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高收入地区则具有显著的影响[33]。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消费需求扩张效应[34],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消费增长率之间总体上具有正向的、较长期的互动影响[35]。因此,一个地区的社会消费水平涉及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投资规模、储蓄水平、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交通便利程度、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分配政策等多个方面,在此本文选取1978年、1987年、2008年各省区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因变量(Y),人均

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形成各年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格局的原因。逐步回归是将变量一个个引入,引入条件是系数的显著性符合检验标准。同时,每引入一个新变量后,要对原引入的各个变量逐个检验,把由于引入新变量后系数变成不显著的变量加以剔除,直到最后剩余的变量都不能引入以及引入的变量都不能剔除,这样得到的方程即为最后的优化回归方程[36]。

由于部分数据缺失,故采用替代或推算的方法得到。其中,1978年四川、重庆城市化率采用非农业人口比例代替。1978年吉林、黑龙江、安徽、海南、重庆、西藏、青海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海南、青海、广西的农村人均收入,四川、重庆的人均财政收入,重庆的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等数值采用指数回归的方式递推得到。

其中各省区市的交通通达水平用下式表示[22]:

由(4)式可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南北格局主要是受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人均财政支出和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因素的影响。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收入普遍较低,因而居民的储蓄倾向较强,而消费倾向不强烈,导致个人消费水平偏低,社会消费主要依赖于以体现政府消费的财政支出为主。又由于我国当时农业人口和农业产业仍占较大比例,农业人口的消费水平较城市人口的消费水平偏低,这也直接影响到各地的社会消费水平。因而,导致该时期储蓄水平高、财政支出高的省区市社会消费水平偏高,而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过高的省区市则社会消费水平偏低。

由(5)式可见,1987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由南北向东西格局转化主要是受人均GDP、交通通达水平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因素的影响。由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开始出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开始提高,因而社会消费倾向开始增强;而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增强,体现出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由于交通通达水平是通过单位面积的客货流动量来体现,虽然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商品的及时流通和消费,但如果试图通过商品流通来从中获利,就会导致人力、物力、财力过多地集中在流通过程中,而并没有实现商品的最终消费,那么就会导致社会消费水平得不到提高,说明如果追求过高的客货流量而不注重实现商品的消费则不利于区域消费水平的提高。因而,导致该时期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比例高的省区市社会消费水平偏高,而交通通达水平过高,即流通量大的省区市则社会消费水平偏低。

由(6)式可见,2008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主要是受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因素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因而区域消费格局越来越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以及居民储蓄因素的制约。因而,导致该时期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高的省区市社会消费水平也偏高。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区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分析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的格局变化和形成不同格局的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通过反映省区间的社会消费水平的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差异总体呈现扩大趋势,但其中有一定的波动。

(2)通过突变点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可划分为1978-1987年和1987-2008年这样的两个阶段。

(3)对1978年、1987年、2008年中国31个省区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可以看出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南北区域差异格局显著。1987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既有南北地区的差异,又有东西部的差异,表现为由1978年的南北格局为主开始向东西格局为主过渡。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水平总体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阶梯差异的格局,而且东西差距开始进一步扩大。

(4)1978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南北格局主要受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人均财政支出和第一产业产值比例的影响。1987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由南北向东西格局转化主要受人均GDP、交通流量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的影响。2008年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主要受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的影响。

当然,影响中国社会消费水平区域格局变化的因素除了可以量化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储蓄水平、产业结构、交通流量等指标外,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住房制度变化等非量化因素,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各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另外,对区域消费水平格局机制研究仍处于某一时间点的研究,没有从时间变化角度分析形成不同格局的机制。此外,由于数据的局限,对形成中国社会消费水平格局变化的机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标签:;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区域格局变化_消费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