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零资源”经济现象解读_海宁皮革城论文

海宁“零资源”经济现象解读_海宁皮革城论文

解读海宁“零资源”经济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宁论文,现象论文,经济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宁市地处浙江北部,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皮革之都,观潮胜地”之称。近几年来,海宁市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县和经济强县,在全国县(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排第28位,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县称号。2001年,全市GDP136亿元,增长率达14.5%,高于全国县域经济的8.75%,地方财政收入6.12亿元,增长57.3%,大大高于全国县域经济的10.26%。今年1—9月,全市GDP实现106.3亿元,增长14.9%,财政总收入10.52亿元,增长33%,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这个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人口仅64万,没有天然资源聚集的县级市,有中国皮革第一镇,全国软磁第一镇,中国装饰布第一镇以及“卡森”、“雪豹”、“蒙努”等叫得响的企业和品牌,海宁没有皮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不产棉花,却有中国最大的家纺装饰布市场,海宁市经济发展中的“零资源”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文化底蕴

催生海宁“零资源”经济的肥沃土壤

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缘的海宁,被称为“吴根越角”,吴文化和越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使海宁人既有江南水乡的灵性和秀气,又有古越文化的坚韧和勇敢。海宁东靠上海,西接杭州,上海人的精明和杭州人的细腻在海宁人的性格中都能体现出来,平和谦虚,精巧仔细,充满绵软的韧性,不事张扬,务实勤恳,是海宁人的优秀品德。受海派文化的影响,海宁自古就有推崇商工的文化,许多海宁人到上海、杭州找生计闯天下;接受现代都市文明的熏陶,因而思想开明,观念新潮,容易接受外来事物和现代文明。相传上世纪初,清朝政府在规划建造沪杭铁路时,原计划是从上海,经嘉兴、桐乡、崇福直线到杭州,桐乡的绅士商人以“机车直驶,犹如妖物,震动福茔,有伤稼禾”为由上书排斥,而海宁人则在大诗人徐志摩父亲的组织下,联络乡绅贤达,联名具书,使当局修改了规划,为海宁争取到了40多公里铁路线和8个停靠站,沪杭铁路因此而在海宁拐了个弯。沪杭铁路为日后海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宁人商业文化中的精明果断和远见卓识由此可见一斑。

海宁地处钱塘江北岸,是历史上有名的观潮胜地。“近山者厚,近水者灵”,海宁人思想活跃,求新思变的秉性与潮涌文化不无关系。汹涌澎湃、宏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孕育了潮乡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永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品格,秉承崇商传统的潮乡人精明细腻、务实敬业、敢冒风险、勇于创新,凝聚成“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

1992年,海宁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新闻发布会,率浙江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先,举办了首届海宁观潮艺术节,把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渗透到经济领域。八年来,海宁市共举办了14次文化节庆活动,累计吸引中外游客700万人次,仅今年的观潮节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亿多元。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已经成为海宁文化的三张品牌,正是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才使海宁经济始终充满了活力。

全新思维

构建海宁“零资源”经济发展平台

海宁的块状特色经济是从传统的作坊经济逐步演变发展过来的,在作坊经济时期,海宁经济总量偏小,资源、市场的作用尚未凸现出来。到2001年底,全市五大产业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有12家,全市私营企业2994户,个体工商户27146户,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45户,进入全国500强的私营企业6家,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26亿元,个体工商户总注册资金达5.1亿元,私营企业工业投资额达11亿元,占全市工业技改总投资的52%,全市私营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87%。

开放带动是海宁市为加快“零资源”经济发展实施的又一战略举措。海宁“零资源”经济发展已有时日,国内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如再突破国外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就可以大大提高。海宁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补充意见》,除完善招商体系,改善投资环境外,重点突破外贸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做强出口主体,提高出口能力;做优出口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做大出口市场,通过优化市场结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海宁出口商品在美、日、欧盟、香港、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市场份额。

人才技术

树立海宁“零资源”经济的强大支撑

海宁的工业经济以制造加工为主,之所以能一直保持优势,就在于有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作产业支撑。近几年来,海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零资源”经济的作用,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了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快应用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特色产业,实现技术跨越。1999年,海宁市就建立了全国首家县(市)级博士后科研开发基地,每年实际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都在400万元以上。四年来,共完成各类合作项目20余项,完成项目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千万元。浙江中奇药业有限公司实施的用蚕生产基因工程疫苗和药物工程项目,其中的中奇三宝胶囊的生产当年实现产值2500万元,利税450万元。海宁蒙努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个与中国服装集团公司“攀亲”,建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到2002年6月,全市共有43家皮革企业获得了真皮标志佩挂资格,成为全国皮革行业真皮标志佩挂企业最集中的县(市),“雪豹”、“蒙努”连续三届保持了“中国十大真皮衣王”称号。

海宁市还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的若干规定》,建立了有利于发挥人才资本作用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采取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加快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浙江卡森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从法国、巴西等国家高薪聘请了20多名制革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开发生产牛皮沙发革、汽车座垫革,其质量得到美国BLC测试中心认证,成为进入美国市场免检产品,牛皮沙发摆进了白宫,雪豹集团公司等一批骨干制衣企业先后与京津沪等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培养了数百名中高级技术设计人员。三年来,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950多名,项目600多项,全市有500多家企业与全国10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建立长期互惠的技术依托关系。全市现有授权专利344项,有1家企业被授予“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有近200家民营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专利技术转化率达85%。全市有8个省名牌产品,9件省知名商标,“雪豹”、“蒙努”、“兽王”等品牌皮衣占据全国同行中驰名商标的半壁江山,海宁中国皮革城和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专业龙头市场,这些都为海宁“零资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持。

园区建设

打造海宁“零资源”经济的航母舰队

海宁以“兴海工程”企业为基础,全面实施“亿千工程”,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巨人,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批产业的聚集区块,通过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以此增强集聚优势,全力打造产业航母,提高产业竞争力。循着这一思路,海宁市坚持优化空间布局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依托专业市场和原有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产业集聚力度,推进“零资源”经济的发展。海宁市现有的两个省级工业开发区,三个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和乡镇12个工业园以及4个企业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处于规模扩张时期,发展步伐极快,各镇土地规划起点高、气魄大,一场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的新圈地运动正在海宁如火如荼地展开。海宁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海宁对外综合开发区规模面积10平方公里,这两个省级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以皮革、经编、电子、化工、纺织和机械、塑料包装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大型园区,入园企业分别有85家和76家。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和海宁中国装饰布科技工业园分别有60家和66家企业入园生产,乡镇级工业园区和企业工业园区则星罗棋布在各个乡镇,全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349家,从业人员达2.1万多人,园内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3亿元。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海宁市不仅注重加强引导、优化服务,形成产业空间集聚、专业化分工和协调发展的特色工业生产力布局,还能积极探索产业集聚的实现途径,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结合点。海宁市规划到2005年,市区形成4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2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规模,并制定了东进、南扩、西延、北联的城市扩张思路。按照这个思路,位于城北区的海宁经济开发区、中国皮都科技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的主要区域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经编工业园区也纳入市区的规划控制范围,成为市区外延扩展的部分。随着投入的加大和产业集聚的加速,可以预见,不出几年,海宁又将崛起几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宜人、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为海宁“零资源”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政府定位

营造海宁“零资源”经济的宽松环境

海宁的企业崛起于农村,经营者大都是农民,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这些经营者还能凭着胆略、勇气在商海“搏杀”的话,那么新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的就不仅仅是胆略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海宁市委、市政府都能及时制定恰到好处的方针、政策,使得民营企业有效地绕开荆棘,健康发展。许村镇1982年春在浙北平原开个私经济这先河,历经风雨,都得到了市里的关心、肯定、支持,才使该地区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嘉兴市先后三次在海宁召开“许村会议”,对海宁市“先放开后引导,先搞活后规范,先发展后提高”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给予肯定并在全市推广,这种不直接插手企业,而又通过制定科学政策引导、规范企业的做法,体现了政府的能力和智慧,体现了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经济的新水平,也正由于政府的开明,使得一大批本土农民企业家脱颖而出,他们敢冒风险,求新思变,勇于探索,善于捕捉商机,这支猛进如潮、永立潮头的企业家队伍成为海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企业搭建经济平台,是海宁市政府管理经济的又一杰作。海宁市大大缩减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和行为,同时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越来越少,近几年企业无需向政府交纳集资摊派及其他税外收费,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相当少。笔者挂职的斜桥镇领导说,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常常在国内国外跑市场,平时很少见面,许多工作都是通过电话办公来处理的,不仅企业运转效率大大提高,政府更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花大力气为企业搭建经济平台,观潮节等节庆文化活动、皮革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及人才招聘会等活动都由政府出资组织举办,企业参展不仅不交展位费,连过路、过桥费都由政府统一解决,有这样优质的服务和优越的环境,难怪海宁“零资源”经济“一有土壤就发芽,一见阳光就灿烂”。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更体现了海宁市委、市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定位的胸怀和明智,可以说,海宁“零资源”经济的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市委、市政府尊重客观规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拘泥和刻意追求某种发展模式,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创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手法,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永立潮头、敢冒风险、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领头羊”,始终给予支持引导,最大限度地保护、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正确的政府定位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最优越宽松的环境和氛围,群众的创新、探索欲望得到极大的激发和释放,“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铜板在跳动,这里的每一个头脑都在为致富而畅想”,这就是对政府正确定位营造宽松发展环境的一种褒奖和广大群众在商品经济海洋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生动写照。

标签:;  ;  ;  ;  

海宁“零资源”经济现象解读_海宁皮革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