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管理与CKO系统的构建_知识经济论文

论知识管理与CKO系统的构建_知识经济论文

论KM与CKO制度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论文,KM论文,CK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方式正从工业社会的生产管理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CM)转变,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再不是过去那种单纯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表明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而是通过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新资源。这种新变化要求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即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也就是知识管理(KM)。KM的实施是通过知识的共享来实现的,知识管理在于建立激励雇员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与集体创造力。

1对KM的理解

不同的企业家对KM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得而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儿·费拉保罗认为,KM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Paul Quintas认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简单地说就是KM,也就是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管理的过程,以满足现有和未来需要以确认和利用已有和获取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企业KM和生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的载体,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KM的重要组成部分。Karl E.Sreiby则认为KM就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为了帮助管理者借助知识管理创造价值,Sreiby开发了KM的公式。美国施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董事长Paul A.Allair说,KM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工作实践及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笔者认为,KM实质就是对企业中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以促进企业知识化和企业的不断成熟和壮大。

2企业KM的特点

KM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KM存在于个人、组织和社会中,尤其是企业KM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企业KM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内核性KM和连带性KM,前者只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后者包括与知识有关的管理。在企业的KM中无论是对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应用等环节和条件的管理,还是对与知识有关的资本管理、资源管理等都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

KM不等于CIO。不少公司常常错误地认为制定一个有效的CIO战略也就体现了KM方面的内容。事实上,CIO只是KM的有机组成部分。KM强调对人力资本管理和利用知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以提高竞争力,CIO并不强调这一点。

KM以知识共享为目标。在企业KM的过程中,如果公司里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某种信息,如果公司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保密而非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公司构成巨大的威胁。KM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对此给予奖励。在公司内部分享知识无论对企业还是对雇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今天实施KM的公司里,他们都把知识共享作为KM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美国的Analog Devis公司就把建立知识共享文化作为其企业发展的目标。

3KM的原则

KM需要CKO。由于知识革命的深入发展,对企业来说也将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就是企业的管理开始设置CKO。CKO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使用、保存和转让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仅是数据,则且是深入人心的或已经发表在著作中的智力资本。通过CKO的KM活动获得企业的竞争力是各大公司设置KM职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KM需要建立递增收益网络。收益递减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传统解释,它说明用于提高资源效率的投资越多,获得的边际效益也就越低。但是在知识经济中经济运行的规律则是收益递增规律,它说明知识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管理知识的投入和知识投入的收益。这样看来建立知识收益的递增网络就是KM的重要内容。

KM通过企业内部网络把人们联系起来。在知识经济的视野中,只有通过知识交流和传播才能使知识和企业得到发展。如果知识不能相互交流不能被人们获得并利用,那么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建立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企业内部知识交流的障碍,使其成为一个进行不断更新的知识网络。

4KM的目标和内容

企业KM的目标主要是:建构一个全企业的开发、获取、交流和运用知识的战略决策,即是推进企业知识化发展的策略;在企业各方力量的配合下实施KM策略并对这一策略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利用知识改善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和在企业生产过程推进知识的充分利用;检测和评估知识资产的价值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科学转化。

企业的KM内容主要有:建立对知识和企业最佳业务经验的共享机制;对知识和经验共享的宣传;积累、开发和利用企业所有员工的经验;将知识融入生产过程和产品服务活动,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服务水平;将知识作为产品进行生产,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并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知识系统包括R&D活动、知识引进、知识传播和知识利用等系统过程;建立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专家系统;建立、挖掘和利用客户的知识库;评价、计量知识的价值。

5KM的实施

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在国际上,许多成功的知识型企业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企业知识网络或知识链的员工进行奖励的机制。比如美国施乐公司的KM就是通过改善员工行为和培养员工知识创造力来实现潜在KM的。美国BuckmanLabs公司就规定在知识共享中表现最佳者可赢得奖金和管理职位。美国莲花公司的斯科特·库伯就认为: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的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

设立CKO。在国外,KM的职位叫CKO,CKO的地位居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CKO的基本功能就是开发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集体的创造力的应用与发挥。其主要职责有:了解和熟悉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本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要求,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要求;建立和造就促进知识学习、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并激励员工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信息互流;监督和保证知识库中知识内容的质量、深度、风格与本企业的发展一致,其中包括知识与信息的更新;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组织KM活动。

测度知识。为了达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必须对知识进行测度。可将知识的测度看作是投入变量对产出效果的贡献程度。尽管知识测度比较复杂和困难,但是有效的KM必须对知识进行科学的测度。

了解知识工作特性。知识工作是由受过教育的有专门知识的人所从事的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知识应用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从事知识生产、加工和流动。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工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知识工人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企业KM工作的任务也将日益繁重。

开展KM活动。围绕KM而开展的活动主要有:知识公开以使企业员工都能利用到与企业目标有关的各种知识和信息;确保知识在本企业随时可得;推动知识的有效开发(R&D和学习活动);支持从公司外部获取知识并提高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与水平;确保知识在本企业内能够及时扩散。KM活动系统包括的方面有:在过程方面,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的经营过程创新;在组织机构与文化方面,包括能促进知识扩散的组织与活动使企业成为创造知识的企业;知识评价方面,通过对知识的检测、评估、利用来管理好企业的所有知识;人的方面,培训已有员工,聘用有创造性的新员工,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和知识的任何使用;技术方面,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超媒体和数据库、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等获取知识并使知识在企业内部广泛传播。

尽管知识经济的完全到来对我国来说还很遥远,但是我们要努力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是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加强R&D活动、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对这些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因此,企业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设立CKO,建立CKO与KM制度,积极开展和加强KM。

标签:;  

论知识管理与CKO系统的构建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