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人民医院 743000
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超声新技术的应用。方法:选择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相比较甲状腺恶性结节而言,良性结节的血流参数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在内部血流分布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超声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相结合,能够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关键词: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超声新技术
引言
作为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较之其他疾病相对较高,并且呈现出,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的特征。因此,对于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治疗,应尽早进行,提早发现,及时诊断,提早治疗,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也有所助益。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极为重要,在这一过程当中,超声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超声是临床诊断中,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其敏感性高达74%-81%,较高的敏感性,为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本文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过程中超声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按入选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共50例(每例患者针对其1个结节进行研究,如为多发结节,只针对常规超声评估恶性征象最显著的结节进行研究,如结节均无恶性提示,针对最大的结节进行研究)。患者人选标准:①年龄>10岁,且<80岁;②甲状腺结节未经核素检查或消融、手术等治疗;③甲状腺结节结节直径i>0.5am;④甲状腺结节性质或所处位置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取得活检组织标本;⑤患者凝血酶原时问50%,血小板≥50×109L一;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等检查。患者排除标准:①穿刺皮肤部位有感染灶;②患者不能配合相关超声学检查项目或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检查:③有以下一种情况者.不行超声造影检查:年龄>18岁、孕妇、哺乳期。
1.2 方法
对入选病人均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等检查。诊断为“恶性病灶”和部分“无法确定”的患者,或部分虽为“良性病变”但强烈要求手术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送病理检查确诊。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分别由两位专门从事甲状腺超声诊断工作5年以上的医师负责,通过离机独立分析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静态、动态图像,并记录结果,各自独立做出诊断,对于意见不同的病例,讨论后得出最终判断。常规超声中,低回声、不均匀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内部见微小钙化、中央型血供等考虑为恶性征象;超声造影中,环形强化考虑为良性征象,不均匀强化考虑为恶性征象。依据其相应的超声影像学征象特点分为:①良性;②恶性;③无法确定。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由另两名经过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专门培训的超声科医师独立负责,他们事先并未接触过患者常规超声或超声造影的图像或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应用双幅实时技术,同时对灰阶图与弹性图进行观察,以明确定位所观察的结节.感兴趣区域包括结节以及周围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在结节最硬的区域由软件计算出相应的弹性模量。以弹性模量39.3kPa作为诊断分界点(研究另文发表):弹性模量大于39.3kPa诊断为恶性结节.小于等于39.3kPa诊断为良性结节。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的“金标准”:本研究将甲状腺结节手术病理或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细胞学病理作为良恶性判断的“金标准”。如手术穿刺病理与手术病理不符,以手术病理为最终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对比,计算3种超声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以敏感性为纵坐标、1一特异性为横坐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
1.3 仪器
常规超声使用SuperSonicImagine公司的Aixplorer型超声诊断仪.SLl5—4线阵探头,频率4~15MHz。超声造影使用飞利浦公司超声成像仪(PhilipsiU22;Philips),浅表线阵探头。超声造影剂采用声诺维(SonoVue)(Bracco公司),静推剂量:2.4mL。剪切波弹性成像使用SuperSonicImagine公司的Aixplorer超声诊断仪,SLl5—4线阵探头,频率4—15MHz。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使用Aloka公司cxlO型号超声成像仪予以引导,采用18G组织活检针(美国BardMagnum组织切割针)并配以该公司生产的自动弹射式活检枪,取材长度19.0mm,直径1.0mm。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l3.0统计分析软件包。用Kappa一致性检验的方法分析3种不同超声检查方法单独应用以及联合应用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对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共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纳入研究。年龄范围11~67岁,平均年龄43(S=4)岁,男性15例,女性35例。按本研究设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金标准”分为良性结节组,共3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45(s=4)岁;恶性结节组共1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41(S=3)岁。良性结节组中8例为手术病理(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不典型滤泡增生结节),27例为穿刺病理(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腺瘤,2例炎性病变);恶性结节组中14例为手术病理(9例乳头状癌,其中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例为穿刺病理(提示为乳头状癌);其中有1例穿刺病理提示良性而手术病理确认为恶性.另有1例穿刺病理无法确定而手术病理确认为恶性,其余穿刺病理与手术病理良、恶性诊断均相符合。
年龄、性别、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Tg)等在良恶性结节组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结节组结节的最大直径显著小于良性结节组[(1.414-0.56)cmVS.(2.54+1.51)cm,(P<0.05)]。良性结节组血清TSH低于恶性结节组f1.03(0.24—1.67)mU/LVS.1.97(1.43—13.37)mU/L(P<0.05,表1)]。
2.2 三种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估图1分别显示了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显示良性(A)、恶性(B)结节的不同声像。3种超声学检查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检验。三种方法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表2)。其中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最高。Kappa值为0.576(P<0.001)。2.3三种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对每种超声检查方式单独与联合应用。结果显示,3种超声检查单独应用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得到最大的曲线下面积O.850。
3 讨论
超声是临床上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通常情况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均能探到血流信号,有学者认为,血供比较丰富的结节可能为恶性结节,但是仅仅依靠血供,不能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区别。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与良性结节相比,大部分恶性结节患者的血流信号集中在病变内部,并且走行比较杂乱,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良性结节而言,恶性结节有着丰富的血流,并且良性结节的Alder2级或者3级所占比例为39.08%,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的70.97%,但是良性结节中腺瘤也有着丰富的血流,所以诊断难度较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良性结节相比,恶性结节的血流平均RI和PSV明显较高,并且具有高阻频谱的特点,说明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RI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助于临床上对结节性质进行鉴别,这一结果与陈利明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同时,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时,颈部淋巴结向颈前肌群浸润性生长及转移是恶性结节的明显特征,而良性结节不容易发生上述改变,并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0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中,40例合并淋巴结肿大,所以,一旦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在排除结核或者炎症等疾病后,应该及时进行淋巴结活检,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相结合,能够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杰,曹小丽,姜宏等.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5):351-355.
[2]毛锋,徐辉雄,张盛敏等.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技术联合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1):2585-2590.
[3]王丹,徐辉雄,贺亚萍等.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8):2279-2284.
[4]仲艳密,宁春平,房世保等.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3):228-231.
[5]赵雯,张正华,韩丹等.双能量CT增强碘浓度测定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1):815-818.
[6]张坦,张晟,忻晓洁等.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联合多变量统计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0):1646-1650.
[7]李小鹏,张红丽,何鑫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9):631-634.
[8]马慧娟,杨敬春.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5,(11):1307-1310.
[9]唐海玲,杨卓文,刘千琪等.微细血流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7):580-582.
论文作者:燕志恒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超声论文; 甲状腺论文; 病理论文; 造影论文; 患者论文; 弹性论文; 手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