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桥对周边空间的影响及建议论文

城市高架桥对周边空间的影响及建议论文

城市高架桥对周边空间的影响及建议

蔺雪峰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 本文将以城市高架桥为主,展开调查研究,在城市建设与空间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城市高架桥存在的问题及对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其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并试探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高架桥;空间;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城市逐渐被注入现代内涵,新型城市空间不断被创造出来。城市高架桥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空间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高架桥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城市景观和空间形态。

1城市高架桥周边空间的研究意义与现状

1.1 研究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不断进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交通量激增。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正在发生着深远的变化,高架桥日渐成为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部分。 纵观我国城市高架桥周边空间现状,不难发现高架桥下大面积的空间,由于一直以来缺乏对其合理利用与设计,成为了城市的“灰色空间”;高架桥周边地面阳光常年被遮挡;附近居民深受路面粉尘的污染;过往车辆噪音及震动等因素使得桥下环境变差;垃圾堆积、流浪者露宿;破坏城市景观,影响高架桥两侧商家店铺的正常经营; 规划与监管部门的职责分散,桥下空间未被合理利用和有效维护,功能单一,各种城市问题滋生。如何让城市高架桥周边空间的环境得到治理、对附属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和改造,使其重新具备城市空间的积极作用,这既是当前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环境保护面临的新课题。

1.2 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针对城市高架桥对周边空间产生的问题及影响,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如学者韩冬青[1]通过研究城市、建筑与高架桥的一体化设计,提出了高架桥重塑城市空间的新途径,保证了高架桥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统一与完整,同时也保证了城市空间车行、步行流线的协调。谭鑫强[2]在对城市高架主导空间特性和体验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大连、上海、沈阳等城市高架桥的案例,总结出高架桥沿线空间存在的问题。李阎魁[3]详细研究了上海市高架桥空间,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内涵的形成等角度,分析了上海市高架桥空间面临的主要问题。但专门针对高架桥周边空间的文章或书籍涉及到的很少,对高架桥周边空间的研究有待深化。

“这次一共有十一位本派新生,你们有九个,”瑞克继续说,“第一关结束时会有四人被淘汰,其余的六人在终极考验时出局。”

2城市高架桥的影响

2.1 交通影响

城市中建设高架桥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但城市交通体系的规划与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高架桥对车辆的快速通行和长距离通行具有很高效益,但会造成公共交通和行人的不便,且会扩大附近道路的车流量,与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与建立高架桥的初衷相违背。这样看来,高架桥形成的通行能力只能发挥小部分,是不经济的。

高架桥的建立,对桥体两侧居民、行人出行均造成恶劣影响。与此同时,由于高架桥独特的立体型结构,使得高架路线富有变化性。交通指示路牌过于接近岔口,使得对路线不熟悉的驾驶员很难把握时机驶出岔口。另外,高架桥多为单向行驶,会增加车辆的绕行距离,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且容易导致迷路,同时也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要的道路公用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架桥可能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障碍。

2.2.1 噪声污染。 高架桥产生的噪声包括发动机运行、轮胎与地面摩擦所产生的噪音、堵车或容易路怒的驾驶员大量使用喇叭的鸣笛声等。高架桥因高于地面数米,其噪声具有范围广、强度大、夜间超标非常严重的特点,尤其对桥面以上的住户影响较大。

2.2 环境问题

春莹:在北方过冬天,会引发很多南方朋友的羡慕之情,屋里有暖气,车上有暖风,只要不在室外久呆,基本上都是暖暖的。但实际上,对我而言冬天最大的困扰就是干。干燥的感觉难以用词语形容。在家里,每个毛孔都在拼命地喊:“太干燥了!”在车上,特别是公交车上,则是闷,一堆人穿着厚厚的衣服挤在暖气车上,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对于像我这样的孕妈妈,更是感觉呼吸都费劲。冬天,对孕妈妈来说,简直太可怕了。

城市高架桥的设计不应只考虑“车本主义”,而应从“以车为先”到“以人为本”的思路转化。应综合、全面的考虑,适当位置可以采用地上高架与地下通道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兼顾环境、景观、人文等各个方面,全面考虑高架桥建设带来的相关影响,尽量协调各种矛盾,综合、全面处理。

针对桥下空间功能消极化、边缘化的问题,应充分研究桥下空间的使用需求,实现功能公用共享。如利用太阳光收集器、反光板等手段改善桥下光照,营建积极的绿化景观;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桥下空间利用形式,如停车场、车站等静态交通、自行车专用通道等用途,在商业中心地段,可以采用商业利用商业展览等其他公共空间利用形式。

在异地学车,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如今,多地已经省去了办理居住证的麻烦,甚至可以凭身份证“一证申请”驾照!

2.3 城市景观

虽然城市中建设高架桥会对缓解交通压力起到积极作用,但根据对许多城市高架桥附近商店的观察了解,建设高架桥会对周边商家生意影响很大。由于多数车辆从桥上快速通过,附近没有相应的出入口,加之部分地面辅路周边没有停车位置,导致很多商家无人问津,生意下滑明显,有的甚至到赔钱的地步。

在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为前提,对桥墩、桥柱、桥上附属设施等进行多材质、多颜色的主题装饰美化,如对桥墩、桥柱进行粉刷,或者利用植物制造“绿色”桥墩,对高架桥进行美化,使之成为趣味性的公共场所空间;融入特定的地方文化主题,将高架桥下“灰色空间”改造成桥下主题公园;同时也可以结合统一管理的商业广告、海报装饰为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4 安全隐患

城市高架桥下的空间,经常会成为小商小贩、流浪汉的临时避风港,许多司机违规把车长期停在桥下,阻碍人行通道,行人被迫绕行机动车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高架桥上车辆行驶速度过快,骑行人员和步行人员上桥无法监管,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更易加剧交通拥堵状况。

2.5 商业危机

城市高架桥多是巨型灰黑色混凝土构筑物,桥身、墩、梁均以混凝土原色展示,很少有美化处理,颜色的单调、灰暗,更增加了城市空间的压抑感,难与城市原有的建筑相呼应。许多城市高架桥在建设过程中未考虑周边环境,导致与周围建筑出现了明显违和感,破坏了城市的协调和美感。

3对城市高架桥的改善建议

3.1 规划设计

2.2.2 粉尘污染。 高扬的粉尘、废气使得城市街道灰尘中累积了大量重金属,使得空气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机动车辆在上桥爬坡的过程中,克服的阻力更大,所消耗的能源也随之增加,这就使得更多废气被排放到空气中。再加街道的峡谷效应,城市高架桥污染净化能力弱,使其已经成为城市中典型的狭长污染带。

3.2 丰富高架桥自身景观

高架桥的存在生硬地割裂了城市空间,分割了完整的街道景观,使人们失去对环境的记忆,造成历史轨迹的抹灭、周边空间文化意义的丧失。同时,城市空间破碎感的加剧阻隔了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无形的增加了心理距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城市空间中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也不复存在。

3.3 改善桥下消极空间

2.2.3 采光问题。 高架桥严重影响桥下采光,并投射出巨大的阴影。桥下很多地方未满足阴生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导致在植物选择上有较大限制。同时如果高架桥离两侧建筑过近,则会影响低层住户的采光,对城市居民的视野形成屏障,使得桥面以下终年不见阳光。

部件任务t4,t5,t6的数据世系依次为DLt4=(pt40,pt4),DLt5=(pt50,pt5),DLt6=(pt60,pt6),其中t5,t6已完工,其处理步骤集合pt5,pt6中包括所有的工序任务;t4未完工,处理步骤集合pt4中仅包括已完工的工序任务。

3.4 科学减噪降尘和防治光污染

首先要从源头治理入手,建设单位应考虑到防噪问题,采取先进环保的材料、施工工艺进行建设,使用降噪材料铺设桥面,桥体全线安装声屏障,减少路面交通噪声的同时也可减少高架桥路面的扬尘;在高架桥中间隔离带和两边的桥身设计一体化的种植槽,让其中的垂直绿化种植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智能化路灯,夜晚可以关闭部分光源,从而最大限度减小光对高架桥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的影响。

3.5 公众意识

规划部门制定更符合人文素养、较为和缓的城市交通体系,利用设计去疏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在改变原有空间的单一使用方式的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方式。同时也需要高架桥附近居民的配合和努力,如不随意堆放垃圾、不违规停车等。大力修复城市空间、延续城市文明。

其中client为套接字类QTcpSocket的实例,get()为网络读取函数,reconnect()为断线重连函数,readyRead()为套接字client接受到数据的信号,disconnected()为套接字client断开连接的信号。

4结束语

高架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带来一定程度的交通便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随之而来的环境、安全、文化等弊端也不容忽视。从国际生态城市发展趋势来看,城市高架桥终将被地下交通所代替。目前,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现有城市高架桥的建设与改造,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科学规划、采取改善措施,科学充分地利用桥下空间,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城市高架桥在其生命周期中能发挥出最大功效,为共建和谐社会提供充实活力。

[参考文献]

[1] 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谭鑫强.城市高架主导空间解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3] 李阎魁.高架路与城市空间景观建设——上海城市高架路带来的思考[J].规划师,2001,(6).

[4] 殷利华,万敏.“反桥”事件对我国城市高架桥建设的启思[A].转型与重构——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5] 沈小琪,钱倩倩.城市高架的空间影响及建议——以合肥长江西路高架部分路段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7,(12).

[6] 黄文燕.城市高架路对商业影响研究——以广州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2008.

[7] 郭磊.城市中心区高架下剩余空间利用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收稿日期: 2019-04-19

中图分类号: TU44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16—0069—02

标签:;  ;  ;  ;  

城市高架桥对周边空间的影响及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