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认知与内分泌等:非理性认知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_多巴胺论文

非理性认知与内分泌等:非理性认知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_多巴胺论文

非理性认识与内分泌及其他——非理性认识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分泌论文,生理论文,及其他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917(2008)09-0047-05

人的整体功能调节主要依靠人体两个生理系统:一是神经系统,二是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控制,神经系统又受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情绪、意志、人格和行为都与内分泌系统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内分泌系统是人非理性认识的生物化学基础。这一发现使人类对自身情绪、情感和意志等精神活动的认识和调节成为可能。

一、内分泌与非理性认识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对人的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体几个主要内分泌腺的生理功能各有不同:甲状腺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胸腺具有免疫功能,胰腺负责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性功能,而肾上腺与生殖腺则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人在发怒气恼情绪紧张的时候,脑内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感觉恐怖的时候,脑内分泌出肾上腺素”[1]。各种腺体不但维持和调节人体最基本的生命运动,而且还维持和调节人的神经活动,保持人的正常感觉、反射和思考,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上腺与人的精神状态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肾上腺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是腺体的外层,髓质是它的核心。外层的不同部位分别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少量的性激素。当人体受到有害的刺激时,就会引起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改变肌体的新陈代谢状况以适应、承受和消解这些有害刺激。而作为内层和核心部分的髓质所分泌的激素则对激活和维持情绪起主要作用。

在人体中分泌激素种类最多的腺体是脑垂体,它还调节其他腺体的活动。脑垂体又分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其中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7种,分别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生长激素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这些激素不但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活动,而且与人的情绪、气质和性格密切相关。

人在认识事物时,由于思维方法和主观意向的不同而形成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弊导思维是从消极意义上进行理解的思维方式,而利导思维则是从积极意义上进行理解的思维方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进行弊导思维时,体内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这种物质有剧毒,其毒性仅次于蛇毒。人体在巨大精神刺激、逃跑、战斗等应激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大幅度增加,甚至可以达到安静时分泌量的100倍。弊导思维对人的危害很大,它使人体产生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受阻、氧供应不充分。如果肾上腺髓质长期高水平地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则容易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进而造成脑血栓、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在人的非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行为中,有关性的问题占相当大的比例。人的性行为受生殖腺分泌的性激素影响,同时,人的情绪、生活节奏的变化又反作用于生殖腺的分泌。性激素的分泌,使人维持性欲,产生母爱及护幼的心理和行为。这与人们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甚至对社会生活和文明风尚的形成产生广泛的影响。

激素对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争议颇多。但学界已普遍认同激素的分泌是人进行精神和认识活动的前提之一。相关实验证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各种组织氧化加速和代谢率提高,从而出现神经过敏、易喜易怒等症状,甚至影响人的正常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认识活动。若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形成临床意义上的巴色杜氏病,即一种精神性疾病。皮质类固醇会使人精神激越,焦虑加重。据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状况。焦虑症患者的皮质激素含量较恢复期高25%;精神病患者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时,皮质激素含量可比正常状态高50%。

激素分泌及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精神、性格和认识活动的影响是通过人的社会生活来实现的。它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激素与行为并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不仅激素影响行为,行为也影响激素的分泌。内分泌系统通过调节体内关系,来调节体内与体外关系。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尽管人无法操纵体内内分泌系统的运行,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是一个整体,人能通过这一整体的相互关联作用有意识地调动抑制机能,来降低或提高自身精神的兴奋度。一个人的意识、修养与认识能力,实际上是在社会教育、规范的作用下形成的内抑制的复杂表现,即人可以在社会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意识的影响下实现自我抑制。人的理性行为往往以非理性的存在,即肉体本能及需求的存在为前提,但精神的需求能控制生物的本能及本能的需求[2]。

总之,人体激素的分泌状况与人的气质、性格、人格的形成和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空间:以调节和控制人的内分泌和激素的加减,调节和改变人的情绪、性格和精神状态,从而达到减少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抑制行为中的非理性冲动的目的。

二、影响非理性认识的生化物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生物化学的进步,神经化学物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神经化学物质与食物对情绪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认识。因此,在研究人的非理性问题时,应对此加以关注。

(一)神经化学物质对非理性认识的影响

美国科多罗拉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脑中有一种叫做多巴胺(DA)的化学物质对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能否作出正确选择起着关键性作用。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氨基酸衍生的一种含氮化合物。当人脑中的多巴胺含量过多时,就会引起思维的紊乱,造成幻视、幻听等精神紊乱症状。而当多巴胺太少时,又会使人步履艰难、身体震颤,患上帕金森病,此时患者作出的选择往往是负面的。

研究人员在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服用多巴胺药物而出现的反应时发现了多巴胺与认识的选择性关联现象。帕金森病是一种涉及人脑退化的脑部疾病,患这种病的人,行为受阻、肌肉僵硬、发生震颤,大脑无法正常工作。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在作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结果的选择时尤为艰难。当患者在服用能够增加脑内多巴胺浓度的药物后,他们所作的选择通常能产生积极的结果。这一研究结果还清楚地显示,当健康人作出错误选择时,其脑内的多巴胺浓度通常比较低。同时,多巴胺浓度在人产生喜好或厌恶情绪和情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此项课题研究者还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健康人的认识机理,折射出多巴胺对人脑认知系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为研发帮助人们平衡脑内多巴胺浓度的药物提供了科学证据[3]。假若人们能够制造出控制脑内多巴胺浓度的药物,就可以减少人在认识中的错误。

(二)食物对非理性认识的影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人每天均需通过饮食摄取身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由于地区、种族、习惯和爱好不同,人的饮食习惯也互有差异,而不同的饮食习惯会对人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实质上是一种神经生理性感觉与情绪回路活动的产物。在情绪回路中,下丘脑是情绪表达的中枢,边缘系统与下丘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活动有重要影响。不同的饮食习惯之所以对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是因为情绪回路上的兴奋传递必须依赖于神经传递物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当人体摄入较多的肉、奶、蛋、酒这类含有丰富硫氨基酸(如酪氨酸、蛋氨酸等)的酸性食物后,体内容易合成适量的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引起下丘脑交感神经兴奋经过情绪回路反馈于大脑皮层,使人警觉、喜悦和产生活力,此时人的情绪容易急躁和激动。如果长期偏食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碱性食物,则会由于碳水化合物过量,增加大脑中色氨酸的供应量,色氨酸在体内经过羟化、脱羧等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最终生成5—羟色胺。这种胺具有催眠作用,使人的神经松弛,不易兴奋,遇事心平气和。一般而言,情绪急躁者在认识问题时,容易因偏激而产生偏见,使认识出现片面性,而性情温和的人在认识问题时则相对全面。

由此可见,人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的饮食习惯有关。人们日常膳食应荤素兼顾,以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促进情绪健康,这不仅有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有利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4]。

饮食与人的情绪相关的思想,虽然至今才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但中医对此早有研究。中医学认为五味(即饮食中的酸、甜、苦、辣、咸)与人体五脏六腑相配属。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偏嗜某种味道不仅影响人的脏腑功能,而且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例如,多吃酸味的食物,容易使人敏感,因此,情绪不稳、容易狂躁发火的人,应减少酸性饮食,少许苦味食物能让人心情愉快;多吃甜食的人,容易焦虑不安;多吃辛辣常会使人心情激动;喜咸的人容易忧郁。人们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的五味搭配改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科学家和营养学家认为有色食物能帮助人们克服不良情绪。红色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疲劳,令人精神抖擞,能增强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使人充满活力。但不能进食过量,否则会产生副作用,易怒,引起不安、心情暴躁。橙色食物也有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昂的作用。胡萝卜素是食物中最常见的橙色色素。它是强力的抗氧化物质,能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并有抗衰老功效。黄色的食物不仅能帮助人培养开朗的心情,增加幽默感,而且能强化人的消化系统与肝脏的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同时,它还能使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精神更加集中,更加专注。绿色的食物可舒缓压力,治疗或减轻头痛等相关的毛病。绿色的草本植物具有调和身体机能的功效。大部分蔬菜都有绿色的能量,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度。蓝色食物并不常见,除了蓝莓及一些浆果类以外,有些白肉的淡水鱼也属于蓝色食物。蓝色食物有镇定作用,但食用过量则会使人情绪低落。

总而言之,营养学家和医学家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许多食物都具有调控人的情绪、情感,防止产生不良情绪、情感,防止产生认识的片面性和防止激情犯罪的作用。

三、影响非理性认识的其他因素

俗话说“千人千面,其性不变”。人们不难发现,即使是不满周岁的婴儿也具有不同的脾气和禀性。有的孩子爱哭闹,对周围环境有不安全感,害怕陌生人,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另一些孩子则比较活泼,对陌生人或事物不仅不害怕,反而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外部世界。成年人更是如此,有人含蓄、腼腆,有人开朗、热情。前者对待新鲜、陌生的人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面对困境时更为敏感,比较容易陷入焦虑、紧张、悲伤、痛苦等消极的心境中。后者对待新鲜、陌生的人或事物,则是采取热情面对的态度,坦然面对困境并积极采取措施,消除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面对不同类型的情感刺激时,额叶的脑电活动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人在悲痛欲绝时大脑右额叶的脑电活动较强烈,而乐不可支时大脑左额叶的脑电活动较多。在安静、放松的状态下,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脑电活动特点,有的人右额叶脑电活动较多,有的人左额叶脑电活动较多。右额叶脑电活动较多的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一般表现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等抑制性特点;左额叶脑电活动较多的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则更多地表现出兴奋好奇、刚毅果断等非抑制性的特点。由此可见,脑电活动对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及意志有很大影响,同时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变化又对人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关于心脏与思维认识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无论是我国古代还是西方古代,都有人主张心是思维的器官。据《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即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也提出了心脏是思维的器官的论点,他认为:“心生活在对流的血液洪流里面,心正是人们所谓思想力的所在地”[5]。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又为古人的“心之官则思”的科学猜测找到了新的证据。最近,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具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证据就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接受手术后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的性格。据统计,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一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的现象。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40岁的退休货车司机杰姆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从未给妻子玛吉写过一封情书,因为他15岁离开学校,文法很差。因此,当40岁的杰姆突然坐到桌子前为妻子写下一行行情诗表达细腻的情绪和感情时,连他自己都感到非常震惊。杰姆在半年前刚刚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他确信自己写诗“怪癖”来自那颗移植的心脏,因为捐赠者一家都爱写诗[6]。

美国加州心脏数学协会的专家也深信,心脏并非就像一个“泵”那么简单。他们最近发现一种具有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神经细胞在心脏中工作,并且组成了一个虽微小却复杂的神经系统。虽然目前心脏具有记忆的观点尚未获得主流医学界的认可,但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都深信,没有任何其他理论可以解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诸多事情。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关于认识活动的生理基础问题的认识也是如此。近年来,科学家对非理性认识的生理基础问题又有了新的发现。

众所周知,记忆是保存原有认识成果,进行联想、想象等创造性思维和认识活动的基本前提,大脑则是具有记忆功能的主要器官。近年来人们发现,人体还有许多部位可以作为储存记忆的场所。德国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出来的。实际上,记忆应该是由人脑和肚皮各自的记忆结合而成的。

德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腹部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这个“第二大脑”也被称为“腹部大脑”。它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比骨髓里的神经细胞还多。人体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基,95%都产生于腹部这个“第二大脑”。这套神经系统,能下意识地储存身体对所有心理过程的反应,而且每当需要时,就能将这些信息调出并向大脑传递。这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理性决定。因此,有科学家认为,通过观察人的肚子,能够了解人的思想,亦即认为人的决定是由肚子作出的。这也恰好应了德国流行的一句俗语——你这是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和作出最佳决定。

美国科学家对人体的“第二大脑”也很重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迈克·格尔森2004年曾在意大利米兰介绍他的“第二大脑”理论,并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迈克·格尔森看来,每个人都有第二个大脑,它位于人的肚子里,负责消化食物、传递信息、接收外界刺激、辨识声音和颜色,它像一把钥匙,能够调节人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人的肠子虽然只有十分之一的脑神经元,但是能够自主存储与兴奋有关的记忆。人的肠子还有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反映人的痛苦和欢乐,而且95%的血清素是肠细胞生产的。因此,迈克·格尔森认为,肠子是人体“第二大脑”的所在地。

目前,生物节律学已逐渐获得认同。所谓生物节律,是指人的身体、感性和知性的最佳状态具有一定的周期,也即“生物钟”现象。一般而言,身体的周期是23天,感性的周期是28天,知性的周期是33天。其中,前半周期处于高潮波,后半周期处于低潮波,而高潮波与低潮波交接的那一天,则是危险期。了解人的生物节律,对时间管理和安全管理十分有帮助。

就通俗而言,人的生物节律大致分为“早起型”和“夜猫子”型。“早起型”的人通常在上午感到身体最有活力,头脑也最灵活,而“夜猫子型”的人大脑的活跃时段则在黄昏之后。这一大脑最灵活的时段,就是人的右脑工作周期。如果能在安排工作和学习计划时注意分析自身属于“早起型”还是“夜猫子型”,则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例如,假如出租汽车公司或运输公司能够掌握公司司机的生物节律,按其“生物钟”进行管理,将减少许多事故。

在美国,由于人们对生物节律有了共识,采用自由工作时间制的企业不断增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日本也在积极效仿,不少公司开始采用自由工作时间制。就可以配合右脑的周期工作这一点而言,自由工作时间制是非常可取的,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7]。

[收稿日期]2008-02-28

标签:;  ;  ;  ;  ;  ;  

非理性认知与内分泌等:非理性认知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_多巴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