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建筑工程也不断扩大其建设规模,越来越多大型的建筑物投入正常的使用当中,但由于各种原因,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目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中主体结构的质量情况是决定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保障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为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奠定基础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应用
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其重要的环节,其质量检测水平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还关系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不仅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灵活采取仪器检测、外观与尺寸检测、现场结构检测等方法,选用精准度更高的检测设备,保证建筑主体质量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加强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意识,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促使我们建筑工程事业有个更大的发展。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究的定位
工程主体结构,是指基于地基之上,所有承担、传递工程负荷,保持工程结构稳定性、整体性、以及安全性的有效性的建筑项目施工部分。一般来说,工程主体结构部分施工主要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原材料连接、分项线混凝土处理等环节。关于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探究,自然是从影响质量检测的干扰因素上进行对应探索,这样的实践过程,也在明晰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管理指向中,发挥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转型,新的市场需求环节需要更可靠的技术作为根基保障,而质量监管方法的探究,自然也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探索方法。以上两方面,就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探索的价值定位。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缺乏完善的政策与法规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是确保检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然而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相关政策法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无法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均得到有效开发,但由于与之相关的技术标准尚未出台,对工程质量检测的实施造成一定限制。
2.2主体结构质量监管体制缺失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工程管理中综合性较强的内容之一,它的有序实施不仅要求实践人员拥有专业质量检测手段,明晰检测要点,还要有流畅的监管体系作保障。但从我国实践的具体情况来说,国内现有的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实践中,实践人员能力水品参差不齐,质量检测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灰色建设的问题,都会对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结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2.3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质量,检测部门需结合工作需求制定全面性的工作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严格落实提供有效依据,但目前很多工程质量检测规章制度效能水平较低,无法及时发现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同时,部分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工作形式闭塞,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
3.1外观检测法
外观检测法是建筑工程土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第一道流程,工作人员首先评估建筑物的外观结构,然后对建筑工程基本结构质量作出初步的检测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外观检测法的检测内容包括:检查建筑物的外观结构是否存在损坏、裂缝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观测建筑结构的外观的实际尺寸,确认外观尺寸与当前的质量技术要求是否吻合;最后检查建筑结构所适用的建筑材料确认其在强度上、稳定性上的质量性能是否达到建筑工程的技术要求与设计要求,外观检测法对检测人员个人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利用外观检测法对建筑物进行测评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主观性。
3.2电磁感应法
除回弹法外,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电磁感应法的应用也十分常见,在具体操作中施工人员应将仪器探头放置在被检测部位的表面,通过相关信号将钢筋位置准确找出,在钢筋直径检测时应确保钢筋材料之间的间距的合理性,应控制在10mm,为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应对每根钢筋重复检测两次,且直径偏差应控制在2mm。
3.3主体结构混混凝土检测分析
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材料质量及技术应用水平对于结构整体强度与稳定性具有直接性的影响。超声回弹综合法为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专项检测设备进行相关测定,并根据测定数据计算超声传播速度参数,同时对混凝土结构表面相关参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根据声速与回弹值计算获得相关参数。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近910m2,建筑物高度为15m,底层高度为3.7m,在这种情况下,其混凝土结构强度设计等级如表1所示。
表1结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
就该工程而言,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检测工作中,操作人员需结合超声回弹检测法相关技术、遵循相关测定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展开检验批次划分。另外,可通过钻取主体框架梁、柱混凝土芯样,经过芯样实验、切削及加工处理、试压后获得数据去修正其他检测方法得出的强度值,并评定出异常数值后剔除,从而获得混凝土现龄期抗压强度。
3.4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法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重要施工材料,其作用至关重要。通过主体结构检测,应对钢筋位置严格检查,同时还应对钢筋强度与配筋数量进行检查,在钢筋保护层检测中可采用破损法、非破损法来开展质量检测工作。
3.5抗压强度检测
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与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抗压强度的检测途径包括:钻芯法与回弹法。回弹法通过充分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所测定的基本回弹高度,来判断混凝土的实际的弹性强度,在一般的情况下,混凝土的表面刚度与回弹高度是成正比例的,用这种比例来完成压缩极限的计算。钻芯法指的是利用岩芯钻探仪器,监测钻芯仪器所取得的混凝土构件,该测定方法用来监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具有更加直观、准确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在工程应用的工程桩要提高警惕,谨慎操作,例如对于控制混凝土裂缝程度的工程对该方法使用要求较高,就需要把混凝土的样品取代已完成建设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试验。
3.6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质量检测队伍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检测人员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是保障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构建一支高素质检测队伍。在教育培训中主要对检测人员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加以强化,同时还应对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强化,使其在检测工作中更加认真谨慎,通过对工程质量监管手段的完善来提高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结论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为工程施工质量及交付使用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保障,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建设水平,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自身检测监督工作管理,逐步对各检测细节进行完善,优化工作制度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英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居舍,2019(08):3.
[2]刘亚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3):96-97.
[3]黄天文,卢婷,包棕榈等.探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J].建材与装饰,2019(04):57-58.
论文作者:钟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