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使用策略例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一部分学者提出“用教材教”的观点,强调教材的示范功能。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种观念上的变革,既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这个变革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层面上,不少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方面存在误区,追求的是“形”的转变,而忽略了“质”的转变,这使教材渐渐远离课堂教学中心,处于边缘状态。有人舍本逐末,抓住教材中的一点,不及其余,盲目拓展,甚至希望通过“反文本”来出彩。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立足于语文教学的实践层面,探讨语文教材的使用策略,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的教材观,纠正语文教学中使用教材的偏差,从而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按照研究教材的过程,我们把教材研究策略分为静态策略、动态策略和反思策略。
一、静态策略
所谓静态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的研究策略。其主要特征是教师个人独立研究。
(一)整体研究
所谓整体,本文指一册教科书或一个单元。从大的方面来说,教师应该有整体把握一册教科书的意识和能力,要明了这册教科书蕴涵了哪些规律,有哪些知识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参照课程标准,通过这册教科书的学习,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对照这些目标,需要怎样调整教材。一个单元也如此。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整体研究,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范金豹老师两次教《死水》,① 使用的策略不同,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
第一次教《死水》,我只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亦步亦趋地教教材。可以说是“死”的教师,用“死”的教材去教“死”了学生,产生“死”的课堂。
第二次教《死水》,在处理教材时,从整体着眼,使教材为我所用。从《再别康桥》中学习诗歌“三美”理论;在《赞美》中学习象征主义创作方法,让它们为学生学习《死水》奠定基础(教科书按照《再别康桥》《死水》《赞美》的顺序组成一个单元)。爱国主义是闻一多诗歌的主旋律,我以《死水》为主,以《死水》创作前后体现闻一多不同风格的七首诗歌为宾,形成前呼后拥之势,布成众星拱月之态,用《红烛》《太阳吟》《忆菊》和《七子之歌》这四首诗为《死水》的出场渲染和铺垫;用《发现》点明《死水》的背景;用《静夜》和《一句话》来引证、延伸《死水》的意义,然后用爱国主义这条红线把它们串联起来。
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看闻一多的照片,聆听《七子之歌》的乐曲,等等。课后布置的作业是阅读贾平凹的《丑石》,然后模仿《死水》,把它改写成诗歌。
范金豹老师在第二次教学中教活了《死水》,主要是因为他采用了整体策略,统筹安排教材。首先,研究一个单元的教材,调整了教学次序,目的是让前两首诗歌为《死水》的教学服务。其次,从每一首诗歌的特点出发,整合本单元三首诗歌的教学目标:诗歌创作理论、创作方法和诗歌的主旨以及爱国主义,使每首诗歌从不同方面反映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再次,在课后作业上下工夫:从表面上看是技能训练,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继续;从表面上看是模仿,实际上也是实现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过程。这样,整个单元教学内容清晰,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形成了现代诗歌教学的相对完整的框架。具体到《死水》这篇课文,既整合于单元之中,又有其特征,独立成为亮点:在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并将读写等语文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其中,关注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的均衡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二)开发课程资源
接受反应文论认为:阅读一篇(或一部)作品,必须与其他相关文本互相联系或对照才行;其他文本犹如一层栅栏,能够添加、筛除或过滤信息,使读者的阅读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构建,以达到阅读目的和期待。② 干国祥在《确定多元之界的四个维度》一文中指出:“要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意义’,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作者规定的解释,参考其他阅读者的阅读意见和同此文构成互文关系的其他文本可能帮助我们获得比较理想的意义解释。”③ 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仅仅“教”学生“学教材”,或者说“教教材”是不够的,必须在“教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以达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其背景知识,促进其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帮助他们构建新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开发了哪些课程资源,进行了怎样的教学预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能否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从上述《死水》的课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教师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范老师紧紧扣住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这些课程资源首先大大丰富了课堂容量,同时又多而不乱,繁而有序;其次为学生提供了资源包,使他们集中感受了闻一多的写作风格,从更深的意境上品味《死水》的主旨。当然,如果教师能够有选择地提供一些与《死水》构成互文关系的其他读者的意见,如朱自清、梁实秋、徐志摩、司马长风等人的观点,就能够帮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建构《死水》的意义。
(三)挖掘创新点
创新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的创新,要注重立足文本,要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教师的创新来源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教学积累,来源于扎实的教学功底,来源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教学智慧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教材,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丰富、更新、挖掘新的素材,使教材内容在教与学的动态中不断生成。教材只有在动态生成中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在不同体验的交锋和碰撞中才能丰富和提升,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游园不值》之所以千古传诵,是因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名句。窦老师抓住的却是“怜”,他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体会“怜”意,让学生感觉到这首诗生命的温度,把握到文字背后诗人绵长的情感,从而印象深刻地走进诗的世界。④
二、动态策略
所谓动态策略是指实施教学后,在教与学的动态过程中教师使用教材的各种策略,其主要特征是动态。由于学生是带着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参与阅读的,因而在与教师、教材以及各种课程资源的对话中,对教材文本的认识,不一定都与教师的相同,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在碰撞、讨论之后,往往能够生成新的意义。但是,这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策略来引导,否则就会导致文本泛化,失去语文味,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一)定位文本价值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创作主体性。课标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并不等于随意解读。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随意解读、泛化文本,甚至反文本的倾向。一位教师教《孔乙己》,组织学生以“孔乙己告状”为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模拟法庭,写孔乙己告状的过程和结果。课后,执教者认为这是创造性阅读,并为此兴奋不已。⑤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漠视创作的主体,导致文本泛化。小说只写了孔乙己被打,师生却在课堂上衍生出告状情节,不能不说是违反文本的、非理性的创造。
基于此,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必须有鉴别、定位教材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分清文本自身的价值和进入教学之后的价值,从而聚焦教学内容,有效防止漫无边际地拓展。在《孔乙己》的案例中,学生提出让孔乙己告状,是对弱者的同情,开始走入文本;教师本应该敏感地意识到孔乙己是不会去告状的,因而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探究“孔乙己会不会去告状”,进而深入理解小说的主旨和人物形象。因为教师满眼皆课文,满眼皆活动,缺少广博的知识背景,缺乏审视教材的正确价值观,所以才会跟着学生的思路跑。其次,教师要有发掘教材中蕴涵的文化价值的能力。朱自清曾经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训练不在实用,而在文化。”⑥《死水》和《孔乙己》都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死水》的教学紧紧扣住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丰富了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寄寓诗中的思想情感,受到文化熏陶;而《孔乙己》的教学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对教材研究不够深入,对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思想和文化研究不足,导致对人物性格特点把握不准。
(二)回归语文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对教材中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不同的感受,对语言文字同样也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学生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思想内容的,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语文联系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把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为一体。于漪老师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让学生读书提问:⑦
生: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
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都笑了。该生也为自己提出了愚蠢的问题而后悔。
师: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了。可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字“亿”,反而要用两个字“万万”呢?谁能解释?
生:觉得用“万万”读着顺口,好像比“亿”多。
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小结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然后说:“关于叠字的知识我们是怎么学来的?”
众生不约而同地看刚才提出问题的学生,该生如释重负,先前羞愧的表情一扫而光。
上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而且从表面看似乎与语文无关,是小学数学问题。这对初中生来讲是可笑的。于漪老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迅速把握了教材生成的基点和时机,提出了新问题:课文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学习运用语言的问题上来,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使教材在动态的阅读过程中生成了新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保护了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的热情。
三、反思策略
语文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语文教材内容的不确定性。因而,与中学其他课程相比,语文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因为只有准确、深入地把握了教材的精神实质,才能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恰当地开发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这一切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这就是说,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不可能有什么改进,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换句话说,教师要有强烈的行动研究意识,要对自我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特别是针对教学中使用教材的情况进行反思,从使用教材的实际中提出问题,梳理使用教材的成败得失,着手解决问题,完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获得专业自主和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地研究教材,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向专家型教师迈进。如《死水》第二次教学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教师反思第一次的教材研究和教学行为是分不开的。
综上,我们认为静态策略是灵活使用教材的基础;动态策略是实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关键;反思策略则是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使教材研究的各种策略趋于合理化的保证。只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运用上述策略认真研究教材,并不断实践、反思,就能够达到灵活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的目的。
注释:
①范金豹《死水的教学生长过程》,《语文学习》2004年第6期。
②金元浦著《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303页。
③干国祥《确定多元之界的四个维度》,《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8期。
④赖配根《2006:新课标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人民教育》2006年第23期。
⑤陈爱娟《孔乙己告状》,《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2期。
⑥朱自清《经典常谈》,中央教科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8月版。
⑦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