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珠海
广州市设计院 51062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高层住宅小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果在设计规划阶段缺乏充分的考虑,很容易导致高层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布局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也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由于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已经注意到了生态环境对自身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并且注重居住的健康性和舒适性等。所以,在对高层住宅小区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应用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保障小区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本文针对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具体案例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生态;地域性
0引言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很多人在选购高层住宅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户型的合理性、结构安全性,还考虑居住的舒适性及小区的环境,故在设计阶段除了需要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还要对整个高层住宅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出好的、符合实际的设计思路,保障整个高层住宅小区设计的合理性。
1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1.1生态环境理念
由于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已经注意到了生态环境对自身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住宅小区的建设以及规划的过程中,要合理应用生态化的建设理念。与所在区域的资源以及自然条件等进行结合,通过资源的整合,为居民创造生态舒适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此外,在设计和构思当中,还要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项目周边的不利因素能够转变成特色,使住宅小区与周围的整体环境更加融洽,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2实现住宅环境的资源共享
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和规划当中,还需要实现住宅环境的资源共享,所以在设计当中要对住宅小区环境的均好性给予保障。在设计中要确保每栋住宅建筑位置的合理性,尽量使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优势。客户在购买住宅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喜好对住宅进行选择。例如:①位于小区前排的住宅,拥有更好的景观视野。位于侧面的住宅正对小区花园,尽享花园景观;②从住宅的同一楼层进行分析,也要保证大部分户型都有合理的通风和采光;③每一栋住宅的每一个空间景致都要坚持均好性原则,尽量避免出现暗卫、黑厨等问题。
1.3结合社区理念,提升居住者的归属感
对住宅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希望利用围合内向的形式,实现建筑空间的聚合,这样可对建筑规划发展状态给予保证,使建筑向更加和谐和美好的方向发展,并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大程度的对人们的生活需求给予满足。此外,在对住宅进行规划以及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应用社区理念,结合住宅小区的具体情况,对公共设施等配套设施进行配置,以便在满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还能进行一些身体锻炼,休闲娱乐等等,使居民之间强化沟通和交流,提升归属感。
2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分析
2.1合理选择小区住址
在高层住宅小区选址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对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考察,另外还应该对场地区域周边的公共交通、自然环境等区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周边环境因素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在设计当中,要挑选风口的位置以及光照的位置,结合夏季风主导的风向,对小区进行科学设计,并利用自然光线以及自然风对室内温度进行合理调节,保证室内居住的舒适性,从而使人们在居住的过程中能够感到舒适和愉悦,并且还要避免对自然的消耗,使整个建筑的居住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在设计当中,还要对市政环境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不会对小区功能造成影响。
2.2整体规划布局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高层住宅小区的合理规划,能够使居民的居住舒适感得到提升。此外,还可以强化各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美感,使建筑与四周的环境能够融合,保持一致,这样住宅小区会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之美。在对小区进行规划时,还要对绿色节能设计进行考虑,避免对资源造成更多的消耗,降低建设成本。在建筑规划的同时,还要对四周的交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避免小区建设在主干道附近,以免有噪声污染产生。同时,还要确保小区与周边建筑的一致性,不可出现低层住宅光照不足的情况,并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对住宅进行差异性设计,这样不但能够将住宅的整体应用效率进行提升,还能满足居民不同的个性化服务要求。
2.3为高层住宅小区打造合理舒适的景观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及空间,所以良好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为高层住宅小区增加亮点,体现出高层住宅小区的主要特色,而且能给住户带来愉悦的心情。在高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居民个性化的需求,在保证整个高层住宅小区安全舒适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人文景观的设计。景观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营造良好景观环境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保证景观绿化能够在一年四季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象,避免居民产生审美疲劳。图一为高层住宅小区效果图。
图一:高层住宅小区效果图
3案例分析
3.1项目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为61000m2,有地下车库,其中住宅部分的层高为2.9m。建筑高度为54m,绿地率为30%,主体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等级为六级。在对住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提高整体性和共享性特征,在合理的规划设计基础上,减少了地下室面积的建设,对成本进行了节约。根据相关部门以及市场对户型配置的需求,利用大量的市场调查,采用拼接以及穿插等方式,对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的户型进行优化设计,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对公共空间的占用,使住宅实用率大幅度提高。
3.2建筑设计构思方案
在该住宅楼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整体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必须要在符合规划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减少地下室的面积,从而节约成本。另外要根据市场及相关部门对于户型配置的要求,通过市场调查研究,采用合理穿插、拼接等方式按一梯三户至四户的户型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尽量减少公摊面积,保障整体的住宅套内面积利用率。另外要保证住宅设计不断创新突破,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并合理优化内部交通流向。合理优化总平面布置,保证地面停车位符合业主的需求,尽量减少对于公用绿地的占用。在建筑造型方面也应该通过简洁大方的设计方式来提高住宅外观的整体性。结构方面的设计尽量选用能耗低,简单的结构形式。
3.3建筑设计规划
在该小区住宅设计构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组团模块利用道路骨架进行空间组合,提高小区的空间配置。另外也要对多元化的建筑需求进行分析,保证住宅建筑的整体性。在公共绿地处可以通过开辟公共交往空间的方式来促进小区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打造良好的人文社区环境。在交
下转第257页
论文作者:陈珠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住宅小区论文; 住宅论文; 高层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区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