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探索构建论文_王玉金

频发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探索构建论文_王玉金

王玉金

(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内分泌科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探讨频发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选择130例频发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认知功能正常的另65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7.69%,显著低于观察组89.23%,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0.68,P<0.01)。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可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对缓解记忆功能衰退,促进认知功能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频发低血糖;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201-01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疾病,患者多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不佳、轻度口渴等[1]。对于频发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极易发生昏迷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而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着密切联系[2]。为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本次研究特选择频发低血糖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30例频发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5例观察组患者均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5.7±2.9)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11.42±2.64)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65例患者均认知功能正常,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6.4±3.2)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10.14±1.62)年。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佩戴动态血糖监测仪,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收集130例研究对象的体检结论,并逐一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文化程度等,并分析低血糖发生情况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低血糖情况,血糖≤3.9mmol/L,并且血糖持续时间≥30min 被认定为低血糖事件。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65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58例,占89.23%;血糖正常4例,占6.15%。对照组65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18例,占27.69%;血糖正常36例,占55.38%。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χ2=50.68,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血糖正常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36.98,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可见低血糖发生率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联性,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偏高。

3.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近年来精神科、神经科以及老年医学的重点研究热点之一[3]。糖尿病对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同样受到医学领域广泛关注。引起糖尿病发生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如收缩压、空腹血糖、高血压等[4]。血糖对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单独影响效应,而高血压对认知功能障碍则存在协同作用。认知功能障碍多表现为指向记忆、联想记忆、图像自由记忆不佳,以及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记忆存在阻碍。

糖尿病既能够通过小血管的病变导致认知功能发生障碍,也能给通过大血管的病变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管的损害程度将进一步加剧,从而促进认知功能发生障碍的进行性发展。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包括[5]:①由糖尿病所致的血管病变、基底结节区局部性缺陷梗死与弥散性缺陷梗死,以及损害皮层下及额叶纤维,致使患者发生执行功能受限,进而演变成认知功能障碍;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过高,能够致使皮质去及海马区中的ChAT活性发生下降,从而造成胆碱神经功能受损,降低乙酰胆碱的合成,进而引起认知功能下降;③糖尿病可使神经元中生长因子-1的表达下降,由于神经元中生长因子-1失神经营养因子,其对脑损伤的修复、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挽救、神经元的正常运转及修复均具有重要作用,若神经元中生长因子-1的表达下降显著,极不利于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运作,进而降低认知水平,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6]。④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过高,可导致机体发生过氧反应,致使患者脑部严重缺氧,从而增加自由基的生成,导致脑神经功能运作受限,降低认知水平。

本次研究,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89.23%,血糖正常率6.15%;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7.69%,血糖正常率55.38%,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0.68,P<0.01);血糖正常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6.98,P<0.01)。可见低血糖发生率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联性,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偏高。

综上所述,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可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对缓解记忆功能衰退,促进认知功能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琳,张庆文,李卫.病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0):1071-1075.

[2]毛艳华,李明娥,马慧.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3):242-245.

[3]李金生,王卫东,赵倩.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6):586-589.

[4]胡桂芳,黄映华,陈雪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及认知干预的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5):677-680.

[5]王翔,农晰婷,赵琳晖.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7):839-841.

[6]林宗勋,杨立勇,吴佩文.2型糖尿病低血糖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6):1-3.

论文作者:王玉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频发低血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探索构建论文_王玉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