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马兰岁月论文

难以忘怀的马兰岁月

文/李文忠

主持人/纯朴 记忆邮箱:yuminjie611@163.com

洞挖对围岩而言就是卸荷——应力释放——失衡,“失衡”意味着可能产生“失稳”,就Ⅳ类围岩而言常发现岩体松动,岩石掉落失稳现象,洞顶未满足设计的“城门洞型”。施工须严格遵循新奥法“少扰动、早喷锚、快封闭、勤测量”原则,加长锚杆到达“韦斯曼”承载圈,如图1,支护衬砌距离掌子面越近越好,两者最大距离为:lmax≤1.5Φ(Φ 为拱直径),如图2,例:当Φ=2 m 时,lmax≤3 m。

1968年3月,我跨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8023部队的行列,被分配到具有光荣传统的通讯9连。通讯9连肩负着整个核试验基地的野外明线、地下电缆与空中天线的施工安装与维护工作,为祖国的核试验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入伍当年,珍宝岛剑拔弩张,为应对这一局面,从准备打大仗出发,部队加快了不同当量的原子弹试验速度。次年7月,我们奉命开赴核试验场区。场区在茫茫戈壁之中,绵延千里荒无人烟,这里有一种马兰草,在浩瀚无垠的旷野中独守孤寂,桀骜不驯地开出鲜艳的浅蓝色小花。鉴于马兰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默默无闻的肃静美,象征着我们这支部队坚忍不拔、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所以当年的部队司令员张蕴钰将军与并肩战斗的科学家们一起,将这块在中国地图上没有任何标注的原子弹试验基地取名“马兰”。

当时我们接到场区的紧急任务:从黄羊沟到720指挥所,从720指挥所到爆破中心,从飞机场到201指挥所挖3条共70公里长、深达两米的沟渠,接线埋设通讯指挥电缆。那时没有什么挖掘机械,以前的核试验将地表一米厚的石头都变成了粉沫,待超过一米时,则石头坚硬,镐头下去直冒火花。当时气温高达40多度,大家光着膀子,分片包干,抡镐挥锨,你追我赶,挥汗如雨,随时可用手从身上掬出一捧水来。战士们手上打满了血泡,脸上、臂上、背上烤脱了皮,甚至不时发生晕倒现象。中午下班乘上嘎斯车,一沾大箱板铁皮,身上就起泡,嘎斯车也因为天气过热,水箱不断沸腾。尽管已身疲力竭,但有些人在车上仍不忘吼几声南腔北调的秦腔。这些无坚不摧的钢铁战士,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首长的高度赞扬。

那时部队生活十分艰苦,每月口粮还搭配30%的包谷面或高粱米。场区没有青菜,只有从外边运来的土豆、咸萝卜与少量的肉罐头。那时吃饭在露天,常常猝不提防就有一股沙尘突然卷来,吃完饭,碗底总会有一层沙子,但大家却幽默地说:“戈壁为床,沙子为粮,我们的心是金子,胃是钢铁,无论什么都能啃动。”

2.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CD279是一个CD28家族的共抑制分子。它主要在活化的CD4+和CD8+T细胞及Tregs细胞表面表达,也可以在活化的B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和特定的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PD1可以与其配体PD-L1和PD-L2相结合,参与调节外周T细胞的耐受性,导致T细胞增殖降低,使其失活并凋亡,形成免疫抑制的微环境。PD1抑制剂的代表性药物是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目前已经在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肺癌等肿瘤的研究中有阳性结果。

场区内没有水,咸水要到50公里外的孔雀河里拉,淡水则要从几百里外运进来。当时部队有个口号:“节约一滴水,等于节约一滴油”。战士每人每天定量3茶缸淡水,除去做饭在咸水中掺用的淡水外,每人剩余不多,当时我们心里最渴望的是能咕咚咕咚地饱饮一顿清凉的淡水。因为咸水中还含有碱与硝,故大家经常感到肚子胀痛;由于长期洗涮都用咸水,故头发锈到一起难以扒开,咸水蒸发后的盐渍也无规则地描绘在战士的脸蛋和脖颈上。

杨力生急忙便说:“哦,相亲是好事,相亲是好事。不过,像妹子这么漂亮,心眼又好,无论如何也得找个称心如意的。可不能马马虎虎就跟人定下亲事。”

我曾随连队因甘草泉维护线路和720埋设地下电缆及南山铺放临时地面备伏线而参加了两次地面核试验,亲眼目睹了核试验气吞山河、雄伟壮观的美景。有次核试验成功,半夜一点钟,大家正沉浸在甜蜜的梦中时,突然从北京传来毛主席、周总理给部队指战员的祝贺与慰问电,军营里即刻一片沸腾,大家紧急集合,在月光下扛着红旗、举着语录牌,口号喊过又唱起了激昂嘹亮的歌。我们在马兰广场召开了庆祝大会,基地首长宣读了毛主席、周总理的慰问电,会后进行游行,大家在欢呼、兴奋中度过了那个难忘的后半夜。为了适应核战争,每次核试验时,全军副军级以上及独立师正职的领导干部,都分期分批参观试验。以大军区为一个排,军区首长为排长。每天晨曦初露,这些将军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令,步调整齐地出操,成为场区的一道靓丽风景。

长期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工作、战斗,一些战友在贡献了青春之后又献出了生命。有一次,我不幸患肝病住进546医院,当时心急火燎,情绪烦燥。护士方效民察觉后,牺牲了几夜休息时间,用染作鲜黄色的胶卷剪成花瓣,拼成绚丽夺目的葵花,并在中间镶上毛主席的像章送给我,鼓励我战胜疾病。当时正流行“朵朵葵花向阳开”的歌曲,所以这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我至今铭刻肺腑。去年,我在网上偶然查到,她后来调到北京305医院,并晋升为副教授。三营副教导员张洪斌也是突患肝炎,后病变为肝硬化腹水,他在病中还经常鼓励我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他说:“小李,我们8023部队是党的脊梁,在当前恶劣的国际环境下,承载着祖国最大的压力,承载着全国人民最大的希望。”谁知,我离开部队后不几年,他竟英年早逝。通讯8连的排长韦银生在部队缩编时带头提出转业,到地方企业后不幸患上肝癌。临终时在医院拉住我的手说:“好伙计,咱这一生就算把一颗红心献给8023了”。他死时才40多岁,女儿趴在灵柩上痛哭不止,灵堂前的挽联是“抛妻别女远行去,家有疑难该找谁”。

马兰546医院西北侧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松柏林,鲜艳翠绿的野花草中间有座肃穆的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在部队战斗中牺牲的许多干部战士。

马兰是特别艰苦、特别危险的标志,是一部英雄艰苦战斗的史书,是伟大的8023部队的骄傲。马兰人的艰苦奋斗精神会永载史册,8023人的卓越功绩将与日月同辉。

标签:;  ;  

难以忘怀的马兰岁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