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人才培养论文,跨世纪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21世纪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带着新的希望与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与难题。处在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期,人们必须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将把一个怎样的中国、怎样的世界带到21世纪?
这些年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和政府首脑,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有过种种预测,对应付21世纪的严峻挑战提出了许多对策。我认为,最可靠、最现实、最有价值的对策,就是在发展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扎实、才华出众、富有献身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因为在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日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度、广度与有效程度,将直接影响“跨世纪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从而也将影响90年代和下一世纪初中国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作为一个大学校长,我深感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之光荣,所承担的责任之重大。
二
19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也曾出现过所谓“世纪末的思考”。当时,社会各界纷纷就行将到来的20世纪的前景和特点等等进行预测,展开讨论。那么,我们今天的“世纪末思考”与一百年前的思考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新的特点和新的意义?我认为,至少有三方面的特点,是值得人们重视的。
第一,自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革命,特别是由硅片技术革新而导致的信息革命,由核糖核酸蛋白分子的控制引发的生物技术革命,以及以非晶态金属、新型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开发为标志的新材料革命,已经并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节律与面貌,世界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世界变化的节奏将更快,幅度将更大,影响将更为深远。
第二,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以至于有人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在此同时,国际事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超越国家、地区范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一系列全球性的威胁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的难题,又要求人们携起手来,通力合作。
第三,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完全进入“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传递文化、培养人才、发现真理的教育,已经被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人们要求高等学校主动参与、推进甚至引导社会的变革,要求高等学校通过培养成千上万的“跨世纪人才”,在创造一个人们所期望的21世纪的过程中发挥能动的作用,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
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的三大特点,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十分明晰的信息,即我们所说的“跨世纪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新人,应当是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新人,应当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新人。而高等学校要完成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三
“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向我们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课题。
(1)专才、通才与复合型人才
大学应当施行专才教育,还是通才教育?国内外教育界争论甚久,意见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形成了共识的,那就是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了。值得探讨的是,未来社会知识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职业转移频繁等特点,是否意味着“通才教育”将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我认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重要的在于拓宽基础,加强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这与接受某一专业领域更深、更多的训练并不截然对立,也不相互矛盾。在很多情况下,博与专、基础与特长,可以而且应当较好地统一起来。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研究高等教育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时,不能脱离中国国情。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既有诸多的共性的东西,又有各自的个性特点。例如,我国人口众多而又国力有限,经济正处在起飞、转型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且呈现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同龄人口的入学率,每10万人口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等重要指标,都不可能与欧美发达国家类比。根据国务院的最新测算,到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大约630万人,18-21岁学龄人口入学率超过50%,每10万人口拥有的大学生约4500余人。很显然,即使在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依然是一种十分紧缺的资源。为了使相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我国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就不可能完全实施美国本科院校的“通才教育”,而应当有相应的专业要求。当然,我们一方面要大力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学生跨系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副修,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或学术熏陶)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2)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全面的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总量、信息总量的激增,使得培养“通晓一切”的、掌握“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人才变得既无意义,又无可能。70年代后期,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开始被人们所摒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受到普遍的重视。事实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应当也完全可能辩证地统一起来。因为,人的能力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知识掌握程度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合乎逻辑地、正确地思维、推理、论证和创造;而能力又是进一步汲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
科学技术的挑战和现代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现代人才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所要培养和造就的“跨世纪人才”,除了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能力训练以外,更要有全面的、优良的素质。这里所指的优良的素质,也即外国学者在80年代末所提出的“学术性”、“职业性”以外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根据我的理解,它意味着事业进取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意味着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洞察力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意味着既能正视挑战、参与竞争,又能关心他人,合作共事,意味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业务素质与思想、心理素质的充分发展和谐结合。
“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全面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是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南京大学近年来提出了“三融合”的新的举措,即在人才培养中注意”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在今天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取得一系列改革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重视知识、能力结构的优化,忽略人的思想、心理素质的提高;重视科学技术的掌握,忽略人文精神的熏陶,重视有形课程的作用,忽视对素质培养起潜在影响和重要作用的育人环境的建设……这些问题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则刚露头。但如果任其发展蔓延,就势必影响“跨世纪人才培养”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完成。因此,提出“全面的素质培养”的要求,采取切实有力的改革措施,已经是势在必行,不容延缓了。
(3)一般人才的培养与杰出人才的培养
就广义而言,现在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主要工作生涯将在21世纪度过。因此,他们都是“跨世纪人才”,都要按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精心培养。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除了需要千百万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外,还需要一大批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既应有科技界的泰斗争、文艺界的大师,又应有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还应包括那些勇于开拓、善于创业的企业家等等。诚然,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杰出人才的成长道路决不会只有一条。但是,21世纪的治国、建国人才,社会各界的领袖人物,各学科领域的领衔人物,将主要地从今日大学的校园里产生,这已是确凿无疑的了。因此,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使德才兼备、卓然不凡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应当是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一个高水平的大学,应当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应当有这样的历史责任感,大刀阔斧地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成批地、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所投身的事业,正是创造未来,创造21世纪中国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