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人员为服务对象,提升社区人员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的一些相关教育活动。相对其他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帮助社区人员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了保障社区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阐述了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社区教育的策略及其建议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社区教育;特点;问题;策略;建议
社区教育对居民生活和素质水平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在实际中,社区教育人员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具体要求,对社区教育内容进行调整,改变原先主要以民政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现象。同时社区教育负责人员应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对当下救助保障体系范围进行相应的扩大,尽量满足社区居民要求,从而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基于此,以下就加强社区教育的策略及其建议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
社区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社区教育要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通过实际的教育服务促进社区良好发展。(2)社区教育要非常全面,不仅要包括一些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对居民进行一些实际技能培训等,通过这些锻炼全面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社区教育的滞后问题。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教育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其中主要有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传统社区教育主要是以民政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同时再开展一些其他的教育帮助活动。但是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都发生了一定改变,除了原先的民政服务外,还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以及涵盖人员范围也更加的广阔,包括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同时现在流动人口相对原先也增加了许多,因此面对这些情况,原先的社区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居民的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2、社区教育人员缺乏的问题。除了社区教育比较落后外,社区教育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育人员不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新形势下,社区教育不仅要求教育人员具备相关教育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关的网络信息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渠道建设,社区人员可以更快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然后及时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使之能够更好地符合居民的要求,达到提高社区教育质量的目的。但是,现在社区教育人员更多只是具备理论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教育和计算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不利于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3、社区救助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社区救助保障对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社区人员生活水平,促进社区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失业人员增多,以及一些外来人口的流入等实际情况,社区救助保障体系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部分居民无法享受其中的利益保障,从而给实际社区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社区人员也没有对相互救助理念进行宣传,没有对这方面的意识进行培养,这也给实际的社区救助工作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加强社区教育的策略
1、及时更新社区教育服务。首先,社区人员需要改变原先以民政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对这方面进行全面的延伸和拓展,可以根据社区的具体成员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其次,社区人员在进行社区教育改进时,需要先进行社区实际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然后进行教育内容调整,从而更好地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此外,社区负责人员还需加大资金投入,对当下教育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全新的社区教育。
2、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社区人员要想提高教育的质量,还需要对教育队伍进行大力的建设,保证提供充足的教育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中,社区负责人员需要对教育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针对性的理论知识教学来提高教学人员的实际教学水平,同时可以采用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方式进行知识技能训练,如对教学人员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培训,然后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平台。通过这些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为社区教育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社区负责人员还需要进行专业人才的招聘,通过向社会各大阶层进行优秀人才的招聘,可以对自身社区教育服务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更新,从而更好地实现社区教育,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
3、完善社区救助保障服务体系。(1)社区服务人员需要对社区救助理念进行大力的宣传,通过有效的宣传让社区居民认识到相互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提升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为社区救助保障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社区人员可以对当下救助保障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尽可能扩大社区保障范围,对社区每个人员尽可能做到“一对一”的帮助。此外,社区服务人员还可以建立网络救助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来了解居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及时进行社区救助与保障,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四、加强社区教育的建议
1、规范管理机制。社区教育制度是保障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校制订了相关制度,确保社区教育运作有据可依。同时规范教学流程,做好教育活动的规定动作,比如办班前,进行项目审核、效益说明、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安排、教师聘请等;开班后,成立班级组织,班主任随堂听课,授课老师提供上课讲义资料,同时严格执行课堂纪律、签到制度、请假制度等;办班结束后,学员进行学业考评,班主任对项目作总结,学员对授课老师作评价,项目民意测评等,各项工作完成后所有资料归档保存。
2、严格考核评估。对于新建教学站、点,需要出台符合社区实际的教育站点建设评估机制;对于已建站点,进行学年考评机制;对于教育活动开展出台评优机制。使社区教育的各个环节考评都有对应的评价机制,力使社区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强化部门联动全民参与机制。一方面赢得各级领导、同行的支持和重视,成立校务委员会和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让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组长,由镇各主要部门、单位和村厂负责人任委员,通过任职挂帅的办法,让领导们参与到教育培训中来。另一方面取得全民信任和参与。社区教育不能搞走过场的形式,教育培训的成败定位在是否对受教育者真正受益,把由过去的教育被动式扭转成主动学、自觉学。因此,我们除了抓好每班的教育质量外,还要努力做好宣传工作。目前全镇已经形成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
4、加强特色创新机制。成校依托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势,综合区域内学习特色与需求的各种信息,统一考虑、精心设计高质量、精品化、群众满意高的学习品牌,向社会推介,树立社区教育的良好口碑。创新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上,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明晰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把具有地方特色、通俗易懂的社区教育课程向全镇推广。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建设。该镇大力实行师德工程、师魄工程、名师工程等基础性工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组织开展"三大"教育活动,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综上所述,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增加人们的知识,提升社区人员的素质水平。因此加强社区教育建设,对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区人员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与建议,从而有效提高社区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何衍林,王勇.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力机制探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08).
[2]聂楠.试论当前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社区教育的有效需求[J].价值工程,2018(07).
[3]韩士平.创新社区教育管理增强社区教育效能[J].学习与科普,2019(14).
论文作者:章晓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社区论文; 人员论文; 居民论文; 机制论文; 教育活动论文; 策略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