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患者的胎盘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分析论文_王妍

湖南省衡阳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421001

【摘 要】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胎盘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胎膜早破患者43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孕妇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需进行胎盘切片、HE染色和形态学观察,比较两组胎盘病理改变和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患者胎盘钙化、纤维化蛋白沉积、间质血管增加、合体结节增加、胎膜感染等病理变化发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而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感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 胎膜早破患者的胎盘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胎膜感染、合体结节增加等,极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故需要实时了解孕妇胎盘胎膜病理变化,及时预防胎膜早破,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胎膜早破;胎盘病理改变;妊娠结局

胎膜早破指的是临产前孕产妇出现胎膜破裂的状况,也是妊娠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根据孕周可分成早产胎膜早破和足月胎膜早破,一旦胎膜早破,患者胎盘极易出现病理变化,而胎盘结构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最终严重影响到患者妊娠结局,因此需要实时监测孕妇胎膜胎盘病理变化,及时发现、处理胎膜早破,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有效保障母婴生命安全[1]。此实验选取43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析其胎盘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胎膜早破患者43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延期分娩5例、足月产27例、早产11例;孕周范围31—43周,平均孕周(39.46±0.62)周;年龄大小20—35岁,平均年龄(28.21±1.39)岁;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孕妇4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延期分娩1例、足月产40例、早产2例;孕周范围32—42周,平均孕周(38.76±0.70)周;年龄大小21--37岁,平均年龄(29.13±1.43)岁;纳入方法:实验组患者经临床检查符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者;受检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且同意实验研究;精神或认知功能正常者;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方法:心肝脾肺肾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血液功能和神经功能异常者[2]。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进入产房分娩时需要采集胎盘组织,并快速置入福尔马林溶液(浓度为10%)中固定、浸泡,及时送检,再切取胎盘组织5片后需进行石蜡包埋,然后用蜡块固定于切片机,切成薄片(5—8μm),同时完成HE染色,即对切片进行蒸馏水后,置入苏木精水溶液中染色5—10min,之后用纯酒精对染色切片进行脱水,通过二甲苯让切片透明,再经显微镜观察切片胎盘组织,低倍镜下每张染色切片组织计数100个绒毛中合体滋养细胞结节、绒毛间质纤维化数。

1.3 评价标准

根据FOX标准评价胎盘病理改变[3]:合体滋养细胞结节绒毛占比>30%、间质纤维化绒毛占比>3%;统计两组胎盘病理改变发生率,其中包括胎盘钙化发生率、纤维化蛋白沉积发生率、间质血管增加发生率、合体结节增加发生率、胎膜感染发生率等;评估两组妊娠结局,主要为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生产24小时后产妇体温>38℃,按压子宫时出现剧烈疼痛且伴随异味,白细胞数量增加)、胎儿窘迫率(胎儿胎心率异常,产妇子宫内羊水浑浊)、新生儿窒息率(婴儿出生1分钟时Apgar评分<分)、新生儿感染率(肺部感染、血液感染)[4]。

1.4 统计学方法

由SPSS20.0软件分析、处理研究结果,x2检验定数资料,行百分比(%)描述,P表示组间差异,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胎盘病理改变结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胎盘钙化发生率为9.30%、纤维化蛋白沉积发生率为13.95%、间质血管增加发生率为30.23%、合体结节增加发生率为48.83%、胎膜感染发生率为60.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0.00%、0.00%、2.33%、2.33%、2.33%(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由下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率为44.19%、产褥感染率为30.53%、胎儿窘迫率为11.63%、新生儿窒息率为9.30%、新生儿感染率为23.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11.63%、2.33%、0.00%、0.00%、0.00%(P<0.05)。

表1 两组胎盘病理改变结果对比(n,%)

3 讨论

作为女性妊娠重要器官之一,胎盘与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存在密切关系,且具有免疫、合成、防御、代谢、物质交换等作用,而女性胎膜是否完整也关系到羊膜腔的完整性,对保护子宫胎儿安全、为子宫胎儿提供必要营养具有直接影响,一旦胎膜胎盘破裂,胎膜屏障作用会逐渐降低,致使细菌极易进入胎盘羊膜,引发羊膜感染,并对宫颈产生机械性压迫,同时也会发生胎盘病理改变,导致子宫内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促进子宫收缩引发早产,最终造成不良妊娠结局。近几年,我国二胎政策不断开放,妊娠孕妇人数出现逐年增多现象,胎膜早破发生率也随之增长,为了保证良好妊娠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婴生存质量,需要实时监测胎膜早破患者的胎盘病理改变,及时发现、处理羊膜腔、子宫、阴道等不良情况,为孕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降低腹部压力,维持宫颈功能,有效预防感染[5]。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胎盘钙化发生率为9.30%、纤维化蛋白沉积发生率为13.95%、间质血管增加发生率为30.23%、合体结节增加发生率为48.83%、胎膜感染发生率为60.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0.00%、0.00%、2.33%、2.33%、2.33%,而剖宫产率为44.19%、产褥感染率为30.53%、胎儿窘迫率为11.63%、新生儿窒息率为9.30%、新生儿感染率为23.2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11.63%、2.33%、0.00%、0.00%、0.00%(P<0.05)。

总而言之,胎膜早破患者极易发生胎盘病理改变,进而导致不良人生结局,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胎盘病理变化,了解胎膜早破发生机理、原因等,及时判断出感染情况,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罗小丹. 40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妊娠结局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2):1556-1557.

[2] 徐流立,张琳,祝参,等. 孕妇生殖道感染对胎膜早破早产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5):3555-3558.

[3] 关丽莹,冯惠庆,甘玉杰. 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和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 甘肃医药,2017,36(5):353-354.

[4] 庄文明,陈安儿,张婧.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6):1222-1224.

[5] 姜百灵. 胎膜早破与感染的关系研究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4):2846-2848.

论文作者:王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胎膜早破患者的胎盘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分析论文_王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