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_杨赛男

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7年1--12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8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二组的血糖指标及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一个月后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事件、改善分娩结局均有积极帮助,故可考虑将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广泛推广及实施。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护理干预;妊娠结局;血糖水平

临床中,将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现象,在妊娠后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GDM),该病不仅会影响母体健康,还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胎儿死亡、流产[1]。在GDM患者分娩前,为其积极控制血糖,并做好护理工作,对保证胎儿健康发育、产妇顺利分娩具有重要帮助[2]。为探寻更为理想的护理措施,我科在2017年中对部分GDM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并将其效果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现将护理过程及对比结果整理如下:

1 基线资料及方法

1.1基线资料数据

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GDM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样本数量为96,入院后经糖筛查试验、OGTT等检查被确诊GDM。患者最高年龄为38岁,最低年龄为22岁,平均(28.1±3.4)岁;孕次在1--3次之间不等;有25例为经产妇,其余71例为初产妇;确诊时孕周为24--37周,平均(28.9±2.3)周。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8例;对比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排除标准:将先兆流产者、伴有其他妊娠合并症者、血液疾病者、免疫系统异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甲状腺亢进者、存在交流障碍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在确诊后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定时为患者测定血糖、血压,遵照医嘱为患者降糖,叮嘱患者要注意饮食,出现临床事件时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确诊后则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如下: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患者在得知患有GDM后,会担心病情对胎儿产生影响,也会因此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为其讲解GDM的病因、症状、血糖控制方法等健康知识,告诉患者不要过度紧张,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降糖,有助于胎儿健康发育[3]。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还要与家属多做沟通,叮嘱家属在这一特殊时期予以患者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血糖监测:定期为患者测定血糖,如果通过低糖饮食、适当运动后血糖仍未达标者,要遵照医嘱为其使用胰岛素降糖,要确保使用剂量的精准性,注射时间以餐前15--30min为宜,注射前要准备适量的食物,避免发生低血糖。注射部位的皮肤要干燥、清洁。

按时产检:为患者制定产检计划,确诊为GDM后,尽量保证每周一次,为其监测患者的腹围、宫高、尿酮体等,预防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定期安排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胎儿发育、羊水情况进行了解,并做好记录。在28周后,让患者在休息时以左侧卧位为主,指导其学会胎动监测方法。32周后要每周进行一次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安排患者住院观察及治疗。

饮食干预:饮食方面要遵循低糖、低脂、少食多餐原则,控制糖、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依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口味喜好、体质量制定出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可让患者多吃蔬菜、瘦肉等,还要注意补充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运动指导:叮嘱患者不要长时间卧床或闷在房间里,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不可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引起子宫收缩[4]。

感染预防:GDM患者易出现各种感染,护理人员要叮嘱其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勤换床单、内衣裤,保持外阴清洁,预防妇科炎症。

1.3.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测定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h血糖值(2hPG)。

(2)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感染、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等。

(3)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巨大儿、宫内窘迫、窒息、新生儿肺炎、低血糖等。

1.4 数据分析

此次数据分析所采用的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资料的体现形式为(),比较结果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的体现形式为(n,%),比较结果采用值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二组GDM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

护理前,两组的FPG、2hPG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一个月后,观察组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参照组,t值检验结果为P<0.05;见表1。

表1:二组GDM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mmol/L)

3 讨论

近年来,GDM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发病与糖尿病家族史、肥胖、不良生育史等相关,该类患者在产后的糖代谢能力通常都可以逐渐恢复[5]。对于GDM患者,在确诊后予以早期干预,有助于血糖控制,并可降低分娩风险。其中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该疾病、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也有助于减少患者担忧,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及护理;血糖监测、按时产检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母婴不良事件;饮食干预、运动指导、预防感染也都可为胎儿发育、安全分娩提供辅助性帮助;该护理模式较比常规护理方案更为全面、细致,并具有一定的预防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一个月后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为GDM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并有助于减少母婴不良事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黄会芊.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11-12.

[2]李丽,张斌,丁焱等.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实践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5):535-539.

[3]孙宇,赵红.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53-756.

[4]胡艳粉,李领侠,张莹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43-150.

[5]潘惠珍,龚素昭,唐蓉蓉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及精细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99-101.

论文作者:杨赛男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_杨赛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