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阳敏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特检科B超室 4122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运用床旁颅脑B超的价值。方法 择本科室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280例新生儿实施研究观察,对所有新生儿均实施床旁颅脑B超诊断,分析总结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效果。结果 280例新生儿实施床旁颅脑B超检出存在新生儿脑损伤59例,新生儿脑损伤检出率为21.1%。其中早产新生儿脑损伤检出率为70.2%,高危新生儿脑损伤检出率为34.0%,正常新生儿脑损伤检出率为1.2%。实施床旁颅脑B超间检测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新生儿脑损伤总检出率较高危新生儿更高(P<0.05),实施床旁颅脑B超间检测高危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新生儿脑损伤总检出率较正常新生儿更高(P<0.05)。280例新生儿实施随访确诊存在新生儿脑损伤60例,采取床旁颅脑B超检查时仅1例轻微脑室扩张患儿未检出,检测准确率为98.3%。结论 对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运用床旁颅脑B超价值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脑损伤;诊断;床旁颅脑B超;价值

新生儿脑损伤是指因多种因素引起的新生儿非进行性脑损伤疾病。新生儿脑损伤疾病类型较多,包括脑性瘫痪、先天性脑发育不全、新生儿危重疾病及创伤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新生儿脑损伤的出现将导致新生儿出现运动障碍、神经发育异常、视听障碍、癫痫、智力低下等,严重影响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病残及病死率较高,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加强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时对患儿实施治疗,促进新生儿脑损伤恢复是减少新生儿死亡、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床旁颅脑B超在头颅疾病诊断中的运用逐渐增多,为进一步明确床旁颅脑B超的运用价值,本科对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280例新生儿实施了床旁颅脑B超诊断,现将患儿诊断结果及效果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280例新生儿实施研究观察。新生儿中含有男153例,女127例;新生儿胎龄跨度30-42周,平均胎龄37.8周(s=3.3);日龄跨度1-24d,平均日龄12.4d(s=8.6);早产新生儿57例,高危新生儿50例,正常新生儿173例;分娩方式:剖宫产85例,阴道分娩195例;足月低体重儿例19例,高危低体重儿8例,早产低体重儿4例。

纳入标准:新生儿(出生时间<28d);需实施头颅状况监测新生儿;新生儿家长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有新生儿均实施床旁颅脑B超诊断,调整新生儿体位,使新生儿处于仰卧位,将头部正放,使用日本东芝SAL-32B型床旁颅脑B超诊断仪实施检查,高频阵线探头频率为7.5-10.0MHz,扇形探头频率为3.5-5.0MHz。先采取扇形探头对新生儿前囟实施冠状面、矢状面检查,扫查新生儿额叶、第三脑室、侧脑室前角、侧脑室后角、枕叶等,再对新生儿颞窗实施横切面检查,扫查侧脑室前角、后角、中央部位等。随后采取高频阵线探头对前囟实施矢状面、冠状面检查,测定新生儿大脑半径、侧脑室体部宽度、脑中线与侧脑室外侧壁距离、第三脑室透明隔宽度、第三脑室宽度,对于存在侧脑室增宽新生儿,需测定后角状况。检查结束后分析新生儿颅脑声像图正常及脑损伤图像中各部位回声状况及差异性[2]。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效果。

②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结局状况。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新生儿脑损伤检测结果,X?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效果分析

280例新生儿实施床旁颅脑B超检出存在新生儿脑损伤59例,新生儿脑损伤检出率为21.1%。

实施床旁颅脑B超间检测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新生儿脑损伤总检出率较高危新生儿更高,X?=5.856,P=0.016;X?=14.003,P=0.000。

实施床旁颅脑B超间检测高危新生儿颅内出血检出率、新生儿脑损伤总检出率较正常新生儿更高,X?=23.820,P=0.000;X?=53.684,P=0.000。详见下表1。

表1 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检测效果分析[n(%)]

2.2 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结局状况分析

280例新生儿实施随访确诊存在新生儿脑损伤60例,采取床旁颅脑B超检查检出59例,仅1例轻微脑室扩张患儿未检出,采取床旁颅脑B超检查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检出率为98.3%。6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57例患儿实施早期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1例患儿因颅内出血合并严重脑积水转院治疗,2例患儿家长自动出院。

3 讨论

新生儿脑损伤是新生儿中较为严重的疾病,当前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低体重儿、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新生儿并发症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昏迷、颅内出血重症感染等相关疾病新生儿成活率逐渐升高,也使得新生儿脑损伤患儿发生率更高。临床报道新生儿脑损伤患儿治疗不及时将直接影响患儿脑发育、机体发育状态,引起多种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3]。而及早诊治可促进脑组织脑功能恢复。

CT检查和MRI检查是当前临床进行头颅疾病检查的重要方式,但新生儿机体较为特殊,采取CT检查具有放射性危害,MRI检查叫声较大,且两者检查过程中均需将新生儿转移至影像科检查,诊断过程较为复杂[4]。而床旁颅脑B超检查过程较为简单,检测过程可在床边实施,可有效避免新生儿移动,且诊断过程具有无创性、无辐射,对于新生儿的安全性较高[5]。本次研究中床旁颅脑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达98.3%,仅1例患儿漏诊,主要因患儿病情较轻引起。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最高,说明临床需加强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重点筛查。实施床旁颅脑B超检查无脑损伤新生儿炉颅脑结构清晰,脑实质回声正常,多表现为不均匀细小颗粒分布,脑室无扩张,脑中线居中,脉络丛为强回声,且双侧对称,边缘清晰、平整,表面平滑,脉络丛未扩散至侧脑室[6]。检测人员需明确新生儿脑组织B超检测表现状况,提升操作水平,及时发现异常,对于疑似患儿需加强复查,及早确诊,提升患儿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脑损伤诊断中运用床旁颅脑B超价值显著,可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昌秀,黄仕琼,孙健,等.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12):846-848.

[2]许文慧,王云花.新生儿脑损伤借助床旁颅脑B超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23-123.

[3]张文良,王妮坤,钱会萍,等.床旁头颅B超在基层医院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7):118-119.

[4]季菊花,宋磊.颅脑B超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5,58(4):397-398.

[5]刘振寰,郑小红,赵勇,等.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5):10-12.

[6]王国莲,谢华,吴佳宁,等.494例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分析和随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8(12):12.

论文作者:阳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床旁颅脑B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