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聚的园区经济运行效应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区论文,经济运行论文,效应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园区经济效应是园区经济独特运行机制的外在表征,也是园区经济竞争优势之所在。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园区经济之所以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和广泛提高的经济运行效率,而这些又归结于园区经济因企业或产业集聚而带来的各种效应。
一、聚集效应
聚集效应是指园区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因空间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① 与聚集不经济② 的综合经济效果。聚集经济是聚集效应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园区空间集中所产生的正外部经济利益,而聚集不经济则是聚集效应的负的作用,是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在园区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损失。如果说聚集经济为园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提供了吸引力和推动力,那么聚集不经济的存在则削弱了聚集经济的效果,妨碍甚至破坏合理的聚集,构成园区空间聚集的排斥力和约束力。园区经济的聚集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包括单个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众多企业在园区的集中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严格来说,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并不属于聚集经济,因为它不具备空间性特征,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早期的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在企业等同于工厂时代,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就是工厂的规模经济。随着企业与工厂的分离,多厂企业的诞生,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既可以采用纵向联合的生产方式,也可以采用纵向分解的生产方式。这样,企业的发展也就存在内部的空间性问题。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如果集中在同一园区发展,就能使外部规模经济内部化,表现为通过企业规模扩大及专业化带来经济活动的成本节约,或是通过企业经营领域的延伸带来成本节约。在这里,园区的生产集聚只不过是实现规模经济利益的地理手段。两种类型的规模经济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如园区核心企业内部规模的扩大,将会促进聚集规模的相应扩大,而与核心企业相关联的众多企业毗邻聚集于园区内,也将导致外部聚集经济的内部化。正是这两者所形成的“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规模经济构成了聚集效应的关键”(克鲁格曼,1995)。
二是外部性经济效应。外部性经济效应,又称外在性、外部效应、毗邻效应、第三方效应,是指园区因产业集聚而使一个厂商的产出或投入对另一个厂商不付任何代价的“副”作用(或者“免费服务”)。包括技术外部经济效应、信息外部经济效应、货币外部经济效应等。外部性经济反映了经济效果传播到市场机制之外并改变了接受效果的厂商的产出及其投入之间的技术关系。马歇尔(Marshall,1890)在分析生产成本作为产量函数时引入了外部经济。马歇尔所指的外部经济是指整个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所引起的产业内部厂商成本下降。在马歇尔看来,聚集经济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个厂商而言是外在的,对一个特定区域(如园区)而言则是内在的。克鲁格曼(Krugman)则认为,聚集能导致生产某一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进而产生递增的规模效益。与马歇尔所用的外部经济概念表示的内涵不同,克鲁格曼更注重一般性的外部经济,而不是特定于某一产业的外部经济,其外部经济的概念是与需求供给关系相联系的,而不是纯粹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外部性)。罗默(Romer,1986)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惟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外部经济效应对园区空间结构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强大的,外部经济不仅存在于园区企业之间,而且存在于园区企业与居民之间,外部经济效应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园区企业生产成本下降,顾客需求增加,大量企业向园区聚集,产业规模扩大,引发更多的创新和更激烈的竞争,导致生产率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下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外部性经济既是园区聚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又是园区聚集经济产生的微观经济基础。
三是外部范围经济效应。园区内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这种相互关联以及源于共同利益的相互依附与信任使得园区企业具有很高的专业化分工。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一方面使企业获得由产业关联而带来平均成本节约的好处,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性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而较高的交易频度使得交易成本降低具有很强的正反馈机制:交易费用越低,交易就越多,参加交易的厂商越多,交往的时间越长,信息越对称,所有已经进行了的交易的信息最后浓缩和收敛为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共同的园区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交易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从而使园区内企业普遍分享因聚集而带来的外部范围经济。
四是创新与学习效应。在园区内,由于企业彼此接近,相互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而激烈的竞争有利于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同时,这种条件下的创新又很容易外溢到其他企业,如现场参观、频繁的面对面交流,使学习途径更加方便,从而使其他企业也很快学习到新知识和新技术,实现“干中学”、“学中干”。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园区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品牌效应。园区经济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后,利用群体效应,会在消费者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区位品牌”,当“区位品牌”成为园区企业共同的象征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个企业的广告费用,并使那些无力开展广告宣传的小企业也充分享受园区内其他企业所做广告的外部经济效应,而且由于“区位品牌”比单个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更具广泛和持续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增强消费者购买园区产品的欲望和忠诚度。同时,这种因整体优势而带来的潜在需求效应会加剧园区内部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进而推动园区经济的持续创新。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行业标准,高科技产品的网络外部性意味着用户的效用函数存在着相互依赖性,谁的产品被市场接纳为事实性行业标准,就意味着该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市场将处于它的垄断之下。而园区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量同类创新型企业同居一地,技术标准容易被园区内企业认同,采纳的企业越多,园区经济的网络效应就越大。世界主要技术标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园区中产生的。
然而,园区经济并非仅仅是大量企业的简单聚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企业之间形成密切合作的关系。通过这种长期合作关系,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之间进行深度专业化分工。分工与合作互为条件,最终实现提高整个园区经济竞争力的目标。因此,在园区内,企业相互之间的面对面的竞争并不多见,更多的是相互之间的合作。具体而言,由于有许多关联产业和上下游服务机构的存在,这为企业合作提供了有效基础。企业聚集在一起,彼此的接近使企业可以有机会较长时间地密切接触、反复博弈,从而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园区内企业集聚的程度越高,规模越大,使得企业所在产业的整体规模扩大了,这样中间投入品的种类更多,分工更细,消费品种类也更多。但企业聚集规模也有一个最佳限度,这要视园区的承载力及可开发性、基础设施的可通达性而定。过度的集聚会造成园区场地拥挤、环境污染等,虽然企业间的前后向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贸易成本和地租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强弱抗衡会决定集聚与分散,但企业流动的“惰性”和园区整体的强竞争优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倾向于增大集聚规模,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引导。
二、溢出效应
严格地说,溢出效应是一种外在性效应,主要是指知识溢出效应。知识溢出效应来源于知识的公共物品性质。这里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和经营经验等,这些知识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很容易在其可能的范围内扩散。但其中许多知识,如缄默知识、黏性知识③ 却难以具体化、系统化,没有人际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和连续地、重复地接触是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和兰卡斯形象地把这类知识的传播比作传染病的蔓延,认为人际间接触的面越广、频率越高,这类知识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传播的程度就越彻底[1]。同时,这类知识的传播还不易和个人、社会、环境分开,所以才产生了知识溢出的地方性④。正如Glaeser et al(1992)所说:“知识穿流肯定是跨走廊和跨街道,比起跨海洋和跨大陆来得更容易”。园区经济的知识溢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研究中心型”知识溢出,即园区内的企业都从事R&D活动,同一企业既可能是知识溢出者,也可能是接受者,知识流动是双向的,从而有助于提高园区企业的整体效率,以至于园区每家企业都能得到比园区外单独一家企业进行创新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如集聚在“硅谷”的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溢出相互学习,相得益彰。另一种是“技术源极型”知识溢出,即知识的流动是单向的,从“领导者”向模仿者流动。如园区内一些企业是创新者,一些企业却等待着溢出⑤。
除知识溢出效应外,还有人才溢出效应,主要是指园区内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而带来的人才共享效应。人才流动的程度越高,技术流动的速率就越大,则人才溢出的效应就越明显(Antonelli,2000)。卡佩罗(Capello,1999)分析了园区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劳动力高流动率的原因,认为中小企业的典型特征是生命周期短,并且生命周期中经常出现波动性,由此导致了高素质员工在企业间的流动,出现人才溢出。人才溢出的路径一般发生在:横向企业与竞争者或合作者之间,纵向产业链上企业与供应商企业、用户企业之间,企业与公共服务机构或集群代理机构之间[2]。人才溢出不可避免地带来知识溢出,过度人才流动或者流失到园区外将给园区经济带来损失,当人才流动速率过高,将会破坏知识的时间持续性积累规律,导致学习绩效的下降,进而削弱企业的R&D能力。尽管由于园区主导产业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会产生技术人才自身技能的“本地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流动与溢出。凯伯等(Keeble et al.,1999)在研究剑桥高新技术产业区时,特别关注当地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研究人员在招聘过程中的流动和作用,发现高素质和高收入的技术、管理人员发生流动或外溢的情况很少。但是,无论如何,管理和技术人才等从一家企业“跳槽”到新的企业或新的园区,必定会导致企业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流动,破坏企业的战略性知识资源。因此,人才溢出效应一方面为园区内所有企业提供了一个人才“蓄水池”,使园区企业较易获得人才资源,并通过人才的流动为企业带来了新思想、新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对溢出企业而言,大量人才流出不仅带走了一些“显性知识”,也流失了一些“隐性知识”,而且当这些人才转而创办新企业时,显然就成为新的竞争对手。
三、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生物界特有的现象,生物之间的共生以及生态系统中许多物种间都存在协同效应。20世纪60年代,著名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Igor Ansoff)首次将协同概念用于企业战略研究。安索夫认为协同是企业战略的四个基本因素之一,他认为协同就是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种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益[3]。这个定义强调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即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与公司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安德鲁·坎贝尔,2000)[4]。日本战略家伊丹广之在其著作《启动隐形资产》中这样定义协同,认为“协同”就是搭便车,当公司从一部分积累的资源可以被同时且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近年来,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指出协同效应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事实上,协同效应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战略如收购兼并、战略联盟、业务整合的主要追求目标。因此,简单地说,协同效应是指构成系统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效益的总和,即“1+1>2”。当然,也有整体效益小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效益之和的情况,即“1+1<2”,协同产生了负效应,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协同陷阱”。
园区经济的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资源共享效应。共享是协同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指共用,还隐含着在共用中提高价值。如果用价值链来分析企业的活动,每一价值活动都可以进行资源的整合,使成本降低,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公共资源包括区域性公共设施(如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医疗保健设施、教育培训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政府公共供给品(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等)和公共服务供给(如金融、广告、会计等中介性服务产品)。这些资源的开发使用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分散的单个企业要么难以承担巨额的投入资金,要么使用成本太高而难以接受,而园区内的企业或产业集聚则克服了单个企业在公共资源使用上的不经济现象,取得良好的协同效益。
二是企业内部资源协同效应。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就是将企业内部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协同起来,以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协同、资金的协同、技术的协同、管理的协同等。
三是组织协同效应。传统的产业组织形式容易带来“大企业病”或过度竞争,而由企业或产业集聚而形成的园区经济系统能有效克服这些弊端,实现有效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例如,园区作为一个价值系统,各企业只是价值链上的节点。园区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价值链上下游的开发商、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竞争、学习的整体,从而使各个企业、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互相协调,使成本不断降低,创新不断出现,产生更大的效益。协同效应机制的这一作用可用动态图来表示:
四、极化与扩散效应
园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其形成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过程。园区经济极化效应是指园区内迅速增长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边区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聚集的过程;园区经济扩散效应是指园区内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区外扩散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过程。这两种效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两种效应可由下列公式来度量:
S[,r]=S[,0]·e[-ar]
其中,S[,r]为距离园区r远处的极化或扩散强度,S[,0]为园区经济中心处的极化或扩散强度,a为距离衰减系数,r为距离。见图2、图3。图中S[,r]为极化或扩散效应,t为时间。
不同地域内各要素之所以能够进行转移,一方面扩散地具有向外扩散的内在压力,另一方面接受地具有吸引各要素的引力。园区具有很好的区位环境和政策支持,与周边地区形成比较明显的技术、区位、资源、政策等比较优势,从而吸引区域内外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向园区转移。在园区经济成长初期,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中介和金融服务机构不健全,对于要素流动而言,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最大,吸引外界人才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人才的聚集使得创业和投资活动相对集中,同时也吸引了其它资源的集聚。各种资源的集聚又进一步形成了对新的投资者、创业者的吸引力,从而出现了园区内企业的自动集聚和产业发展的自动加速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使区域经济由孤立、分散的匀质无序状态走向局部聚集不平衡发展的低级有序状态。各种要素和产业在园区内的集聚,使其与周边其它区域产生了势差,正是这种势差构成了园区向外扩散的物质基础。因此,扩散效应使园区形成的集聚向全区域推进和扩张,最终走向区域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高级有序状态。
当然,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同时都在发生,只不过在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效应表现出来的强弱不同而已:在园区经济成长阶段,极化效应比扩散效应要显著得多,园区从外界所获得的净效应为正,各种资源向园区不断集聚。尽管这一阶段也会通过园区内外的分工协作关系和技术传播来发挥一定的扩散作用,但是这种资源的强势争夺会对周边区域的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使周边区域处于竞争中的劣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当扩散效应占到主导地位时,园区从外界所获得的净效应为负值,园区发挥了增长极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园区会通过技术转让、对外投资、产品收购等方式,与园区外的厂商形成平行的协作网络或上下游协作关系来满足规模扩大和产业扩张的需求。
五、强乘数效应
乘数亦称倍数,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表示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乘数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R.F.Kahn)在1931年提出的。卡恩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中论述了就业乘数,即初级就业与总就业增加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凯恩斯的重视,近代乘数概念得到了广泛应用。凯恩斯乘数是一个投资乘数,是已知投资增量与总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凯恩斯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联系起来,并把乘数理论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经济与一般区域经济相比,由于具有较强的企业互补性和密集市场效应,使得乘数效应的强度更大,我们称之为强乘数效应。以美国硅谷为例,自1965年以来,美国成立的100家最大的技术公司中,有三分之一设在硅谷,公司的市值占美国财富的20%,出口的电子产品占美国出口电子产品的三分之一。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的人才培训体系,在硅谷创业过程中所引发的劳动力乘数效应也是十分明显的。成千上万的硅谷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背后,是一个相当大的劳动力队伍。每个技术专家代表了16个额外的工作职位,每个企业家所创造的工作职位数,其比例大概是1∶500或1∶1000。正是这种强乘数效应,使园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魅力四射。
六、市场关联效应
从关联效应(linkages)⑥ [5] 的角度看,一个工业过程的产品进入另一个工业过程作为原材料或半成品使用时,两个原本独立的工业过程就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是出于技术上的或成本上的原因,称之为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如果一个工业过程的产品进入另一个工业过程是作为一种固定设备和工具,抑或是一种辅助产品,其联系就在于一种生产过程为另一种生产过程造就消费地,或者说创建了一个共同市场,这种联系就称为市场联系;如果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给与需求也是通过市场纽带,则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也可归为市场联系。
从某个具体的工业过程来看,市场联系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之分。大凡企业选择区位时,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市场通路,这不仅包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市场通路,也包括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市场联系通路。所以企业的定位决定既要考虑到生产与贸易成本,也要考虑到市场的易进入性。而一个因为某些原因已经集中的地方能为该企业的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不仅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更大,产业市场也更大,并且那些先前已集中在这个地方的企业能为该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投入品和消费品。这两个优势正好对应着赫希曼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由于这些关联效应,原来已有的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得以巩固和扩大,集聚优势得以强化。
基于产业集聚的园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差异行业集聚经济,与同一行业的企业集聚相比,是一种更宽范围的行业中的企业集聚,严格地说可以称为企业簇群(梁琦,2004)。园区经济的产业集聚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市场关联效应,正是这种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使得园区中的企业得以相互获益。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园区经济市场关联效应的作用过程:如果产业是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垂直联系的,那么上游产业的产品是下游产业的中间投入品,下游产业形成上游产业的市场。对市场易进入性的考虑就会吸引上游产业到那些已经有相当多的下游产业的企业所在地。除了垂直关联产业之间的这种需求联系外,还有一种成本联系。下游产业的企业如果定位在已经有相当多的上游产业企业所在地,它们也将有较低的成本,成本的降低源于中间投入品的易获取性。需求联系和成本联系两者一起就形成了在单个企业定位活动中的向心力,或者说,只要存在运输成本,那么市场的外在性就激励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定位互相靠近,下游企业可从中间投入品成本较低而获益,上游企业可因易进入性市场而获益。
注释:
①聚集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ics)概念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经典著作《工业区位论》中明确提出并加以论述的,意指厂商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后来扩展为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成本节约、收入或效用增加。
②聚集不经济(agglomeration diseconomics)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减少。
③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指那种在传播过程中不易留下痕迹的知识;黏性知识(sticky knowledge)是指那种具有高度语境限制的、不确定的知识。
④在某种程度上知识溢出是地方的而不是全球的,即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限性。首先,尽管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任何新知识和新技术最终会让全人类共同享受,但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并不是即时的、瞬间的,在一定时段范畴,新知识和新技术只被有限的人们利用。这里,时空不可分割,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新知识、新技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传播。Jaffe et al.(1993)、Jaffe and Trajtenberg(1998)通过比较专利引用的区位来研究技术传播,他们发现美国专利更多的是被美国本土引用而不是被外国引用;Eaton and Kortum(1996)利用专利的统计数据估算国家水平上的技术扩散和生产率增长,计算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技术扩散多于国际间的扩散;Keller选取了14个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国家为样本,通过研究发现甲国较之乙国距离世界主要技术产出国(如美国)远10%的话,则甲国的生产率将比乙国低0.15个百分点,说明空间距离仍是决定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因素。其次,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会有扭曲和失真现象,传送路径越长,扭曲和失真现象越多,因此信息也有信息源和辐射源。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像可编码信息那样可传输,一些知识可通过与地理无关的机制传播,像在因特网和期刊杂志上传播知识和信息,企业之间并不需要接触,只要在“交流距离”内即可;而另一些知识却通过与地理有关的机制传播,特别是当非正式交流成为重要的传播机制的时候。再次,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这种滞后性与空间距离有关,距离越长越滞后。最后,正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导出的逻辑推理,成为解释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园区、发展园区经济的一个最好的理论角度。
⑤园区内创新活动集聚发生,将倾向于产生合意的边际成本定价,使得有用的知识得以有效的传播,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固定成本。类似地,多家企业同时的创新活动增加了创新的成功率,但也导致了不经济的重复研制,从福利效果来看,“技术源极型”的知识溢出更节约。
⑥关联效应最初由赫希曼(Hirschman,A.O.)提出。他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一书中指出,关联效应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投资决策特有的或多或少带有强制性的关联,包括后向关联(对新增资本投向的刺激是从最终产品向后到半成品或原材料,或到制造最终产品的机器设备)和前向关联(对新增投资的另一相反刺激方向)。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