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0年音乐美学学科发展与学会工作的回顾和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学科论文,工作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6年第五届年会至今,音乐美学作为我国艺术科学领域中的一个新兴学科,它又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年发展历程。请允许我代表上届理事会对这四年间学科的发展,以及学会的工作做一个简略的回顾和展望。
四年来,学科的发展鲜明地体现在这期间完成的一系列学术成果上。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包括:专著、论文集16部,论文421篇,译著2部,译文8篇,文献丛书四卷,其数量远远超过了1991—1996 五年间的总和。
更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学术成果所涵盖和涉及的课题面也大大地扩展了。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理论。著述涉及音乐的本质,他律与自律,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的功能,音乐的价值,音乐中的“意义”,以及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其中既有专题的论文,又有概论、通论性质的专著。
2、历史研究。中国方面涉及从先秦儒、道音乐思想, 跨越漫长历史演进,直到近代的青主;西方则涉及从古代希腊,经过几个重大历史时期的音乐思想转折,直到二十世纪的各种音乐哲学思潮流派;有的著述则进入了中西音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的领域。
3、向新的边缘学科领域的扩展。 这体现在我们的音乐美学学科领域中,已经出现了一种与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史学、音乐分析等学科相互渗透的趋向。音乐与美术、文学等姊妹艺术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已被关注。
4、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 这里涉及到从美学的高度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所在的理论研讨。由于美育问题已重新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音乐美育已经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开始得到探讨。
5、介入现实。对现实音乐生活、 现状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认识上的分歧,也已经进入音乐美学的视野。例如有关中国音乐发展道路,音乐领域中的中西关系等一些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已成为当前音乐美学界关注的热点,开始从美学的高度进行探讨。
6、文献建设。特别应该提到的是, 这四年来在音乐美学文献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四大卷的中国音乐美学志书《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的出版,标志着学科的文献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在1996年第五届年会的工作总结中我们曾指出:在基本完成了起步阶段之后,“我国的音乐美学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在扩大学科领域的基础上,扎实地向纵深发展的阶段。”从上述列举的情况来看,应该说,上届年会至今这四年间,我们正是经历了一个在不断扩大学科领域的基础上,稳步地向学科的纵深发展的过程。上届年会结束时,我们对未来学科发展的战略考虑上,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在继续不断深化基础理论建设,扎扎实实地进行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应该使学科的研究面向音乐现实,关注现实音乐生活中提出的问题,主动介入现实。应该说,四年来我们的会员们正是基本上按照这样的战略考虑来展开我们的学术工作的。本次第六届年会的议题也正是按这个精神来确定的。
上届年会的工作总结中,我们明确地提到:“我们应该冷静地意识到,我们只是刚刚进入这个阶段,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学术队伍的素质目前还达不到中国远远文化发展向我们提出的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长期持续下去的漫长的阶段,它需要我们作长期艰苦、扎实的努力”。我们应该承认,四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不足和弱点,并努力逐步加以克服。目前,我们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扎实,尚缺乏有足够份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问世;我们的历史研究,从史料的梳理和研究都亟待进一步深化,期待着更有份量的著述出现;对国外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的研究明显不足,对有价值的、经典性文献的介绍和翻译工作远远跟不上;对我国、进而对世界音乐的现状研究不深不透,因而也就缺乏真正有理论深度的分析和反思。这一切都是我们未来长期面临的艰巨工作和任务。
学术队伍的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学科是否能够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如上所述,四年来音乐美学学科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这充分反映了我们的学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我们的学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整个音乐美学学术队伍的核心。据统计,这期间发表和出版的论文、文集、专著、译著、文献编纂,大部分都是由我们学会的会员完成的。这个事实说明,我们学会的成员们已经成为我国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学科的专业人材培养方面,这四年来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绩。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中音乐美学课程的建设,教师队伍的逐渐成长,学位层次的提高等,都说明在这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年来已获得音乐美学硕士学位的已有16名。更高层次的博士学位工作也有进展,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继1996年授予了第一个音乐美学博士学位之后,又有2人获得该专业的博士学位,此外, 目前尚有在读的该专业博士生4名。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这些成果, 对整个学科的建设将要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值得指出的是,指导取得上述学位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绝大部分都是我们学会的成员。
第五届年会之后,理事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了如下一些工作:
1、发展会员。96年以来,按照学会章程的要求和标准,发展了18名新会员,他们来自北京、广东、江苏、福建、山东、贵州、安徽等省市,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作在第一线的高等院校音乐系科的教师,都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发展潜力。
2、沟通信息。 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编发《中国音乐美学学会通讯》这个渠道进行,沟通信息,共编发了五期(8期—12期), 内容包括:年会报道,理事会会议报道,专题学术研讨会报道,年度的音乐美学研究述评,新会员情况介绍,会员来函,出版信息,年会议题的沟通和反馈等等。
3、组织学术研讨。 第五届年会决定将学科研究向我国音乐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倾斜,为此,理事会策划会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学》的三个编辑部,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萧友梅基金会于1998年11月16日至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了题为“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和反思”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音乐理论工作者和旁听者共80余人,其中包括部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的华人学者和研究生。在这次研讨中,有近50人次发言。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对中国“新音乐”的历史评价问题;对传统音乐生命力和生存环境的认识问题;如何看待音乐文化的所谓“进化”和“变化”问题;中国当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问题;涉及与西方音乐关系的中国音乐文化出路问题;以及学术研究方法、治学方式等等诸多问题。配合这次学术研讨会,发起单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还主办了一系列以中国文化问题为题的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主讲人中有季羡林、张岱年等北京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研讨会后,《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等重要音乐刊物相继发表了有关研讨会的综述,以及研讨会上的一些发言摘要和相关文章。研讨会产生了良好效果,不同看法之间展开了交流,对提出的问题有了深入一步的探讨,活跃了音乐理论界的学术空气,使音乐美学研究同现实问题更加靠近,应该说,它为本次年会的议题,在思想、学术上作了必要的酝酿和准备。
4、第六次年会的筹备工作。年会的筹备一向都是一项繁重、 复杂的工作。为了能如期举行并开好这次会议,理事会就会议议题、时间、地点、经费等问题多次开会商讨,会后作了大量与会员之间的沟通工作,最后终于在西北民族大学的热情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同心关注上,使这次年会能如期、顺利地实现。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原因,理事会的工作做得很不够。这表现在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方面办法不多,下的工夫也不够;一些原本计划进行的工作,例如原来希望按会员分布划分的七个地区能各自发挥作用,独立组织和推动学术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和实现。我们诚恳地听取会员们对我们的批评和建议,以便下一届新的理事会的工作能作得好一些。
最后,请允许我对我国音乐美学今后的学科发展,谈一点愿望。
从1979年末中国音协在广州召开的音乐理论工作会议上,少数有志音乐美学事业的同志聚集在一起探讨音乐美学问题时起, 至今已整整20年了。这期间我们已经总共举行了五次全国性的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今天,我们的学术队伍的规模,学科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的体制,在音乐理论界教育界的影响等,都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了。我们的学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和成绩。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住这种发展势头,并使它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我国的整个音乐文化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为了达到这个长远的目的,我们期望学会能在以下几个涉及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上取得共识。
1、在坚实的理论立足点上, 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音乐学美思想中的一切精华,为我所用,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中国自己的学派。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思想遗产进行认真、扎实、深入研究和清理,这个过程中,应该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深入探索和运用。
2、扩展我们的理论视野,使我们的目光伸向相关的学科领域。 关注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以及现代哲学的不同学派等诸学科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从中吸取理论营养,增强边缘学科意识,从而使音乐美学克服和超越长期以来自身封闭的状态,使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向横向扩展。
3、更自觉地介入现实,面向当代音乐实践。 从音乐美学的高度和视角,参与对中国和世界音乐文化发展问题的讨论,大胆而又审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认真研究音乐表演、音乐鉴赏、音乐批评中的系列理论问题,关注音乐美育、音乐教育、大众音乐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加强对音乐作品本体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努力将美学的审视同具体的音乐分析真正融合起来,以摆脱长期以来音乐研究和音乐批评中,既缺乏对具体音乐作品的深切感悟,更缺乏对音乐作品本体具体分析能力的这种局面。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强调关注和介入现实问题时,不能将现实和历史机械地割裂开来。历史实际上是现实的某种延续,而现实一旦形成之后,就已经面临着成为历史。在音乐领域中同其他人文领域一样,从理论的高度审视现实,不能没有历史意识,完全缺乏历史感的对现实的研究和评论,难免流于就事论事,难有深度和说服力。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民族必将迎来一个文化复兴的高潮。我国的音乐文化事业面临繁荣发展的灿烂前景,而音乐美学学科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能一如既往,沿着已经走过的路,努力继续开拓,它的前景也将是非常光明的,对此,我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