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论文_李宁

探究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论文_李宁

(广东电网韶关始兴供电局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在实际生活以及生产中,电气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特征以及现状、影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电气系统

目前,我国的电气资源正在加快发展的脚步,是人们生产以及生活必备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的经济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系统也依靠科技发展的步伐,在装置以及使用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发展。现阶段的电气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电压、功率,这些构成了继电保护系统。基于目前科技发展的速度,不同领域的用电量皆有增加,给电气输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该种情况下,对发电装置的保护尤其重要。发电设施的维护已经由以往的人工维护转变为现代的高科技电子维护,可利用高新技术对发电装置实行检测,快速对问题进行发现以及解决,提升了电气系统的产量以及质量。

一、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特征以及现状分析

(一)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特征

该保护是对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对线路故障的检测、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将众多的传统模式打破,将新型的设备、高新技术不断的应用到电气配电网络当中,对以往的继电保护手段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进以及更新,以便更好的将反应能力提升。现有的保护装置与以往的保护装置相比较,不论从科技水平上还是使用效果上皆有非常大的提升。【1】对曾经的保护在检测仪表,事故信号等方面已经有了全新的改变,现有的保护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开始朝着自动化的方向开始转变,将自动对故障进行检测以及处理实现,在安全保护性能上更加稳定、安全、可靠。在集成化程度上的表现也更加突出,安装、调节、使用上灵活简单,功能系统强大,稳定性能高。并且在抵抗雷击、干扰、外部环境因素方面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对电气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大的帮助。

(二)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现状

在实际应用中,现在的保护装置虽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应用环境上没有整体的改变,管理上还有不足之处,对保护装置的安全措施没有全面的做到位,有些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目前,针对如何较为有效的发挥出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实现对系统的整体监控以及合理的管理是电气企业一直深入探究的课题。在其不断发展中,电气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作用十分明显,因此面对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问题要重点给予重视。

二、影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继电保护的重要性

电气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的安全运行对电气系统整体的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电气运行发生故障,不但会对生活生产带来阻碍,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为提升电气运行的安全性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要将保护装置视为维护电气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

(二)影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对运行的安全性能造成威胁的主要问题是保护装置的误动作以及拒动作。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造成两种问题的最大的原因包括:

(1)由于保护装置中硬件系统的原因,在硬件系统中,保护辅助装置、二次回路以及接口通道、通信以及断路器等发生了异常,皆是造成保护装置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使主接线的可靠性下降。

(2)由于保护装置中软件系统的原因。主要问题在于软件的设计结构不科学;对需求分析的定义不明确,检测规范没有明确的规定,编码有非常大的误差,不正确的定值输入等。如有上述问题发生,保护系统就会发生拒动或者行动错误,使保护装置的安全性能下降。此外,工作人员没有依照之前的设计对接线进行正确连接,或者对接线发生错误的连接,不按相关规定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等,皆是构成电气不能进行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验收环节

(1)首先,要对首次安装该系统的装置进行细致的检测以及验收,待检查完全合格以及能够进行安全运行的情况下才可实行运行。【3】其次,要对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面对模拟的过程以及结果加以分析,探究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效的保障了保护装置的安全使用管理。最后,在验收设备时,需对该装置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测,要对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次测试,例如设备的抗外界干扰性,全力保障好保护装置的的正常运行。

(2)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科学的设想时,要能精准的、清楚的对后台信号进行系统的分析,将问题故障准确的进行辨识,并记录好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生时的具体情况,以及解决措施。可利用GPS对时以及问题录波作为巡查的重点装置,有益于合理的进行电气系统问题分析以及解决。在一些变电站进行自动化改革之后,将不同的电源统一进行细化为220伏直流电源。其中包括保护与控制、电源与电子锁,使外部的设施在直流回路方面有明显的增强。所以,要做好二次外部的回路维护以及安全管理,使直流接地导致的事故发生率下降。

(二)完善管理机制

依据对该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对该技术的相关管理机制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以便对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快速进行解决。【4】首先,要落实好保护装置的责任机制,将管理进行合理的划分之后下达至基层,使管理工作能够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其次,将对保护装置中的相关软件管理制度进行提升,做好之后的维护与升级,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发生。最后,增强保护装置管理工作规范化流程的建立,对操作环节制定严格规定。制度的完善就是对生命财产安全的负责,及时将装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提前分析,才能将装置的技术水平提升至更高的层级。

(三)完善调试与安装、保障各设备之间的配合协调性

(1)变电站的自动化综合系统设立,使保护装置拥有较多的设备环节。如:对后台的监控环节、测量表计环节、直流系统环节等。所以,要将安装调试进行完善,清楚保护装置的责任分工,推进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于此同时,要对基础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完善数据库管理。

(2)对首次安装的保护装置一定要进行校验,将80%的额定电压加入其中,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合理的模拟,展开传动实验以及对整组进行模拟,使装置中的逻辑回路得到全面的、完善的校验。对于防潮装置,抗干扰能力不强,系数安全、有效的工作可靠性,极易发生雷击,对电源电压与外部环境的要求极高的情况下,应利用电缆屏蔽层进行接地的抗干扰手段,在二次回路中放入避雷装置、在电源中放置滤波设备以及架设稳定的电压、将调节温度的装置放置在控制室当中、吸收雷电的装置放置在交流电源处。

结束语

总之,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管理相关工作是目前电气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加强电气系统的安全质量系列工作,该项工作不但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更加关系到财产与生命的安全。在实际工作中,要对该项工作持有负责的工作态度,切实的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不走流程形式,确保我国的电气事业能够长久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瑞.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02:73-74.

[2]檀心,周罡,王刚. 浅谈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J]. 科技视界,2014,29:93+339.

[3]李大伦. 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及应对思考[J]. 山东工业技术,2015,10:179.

[4]郝金鑫,樊娜. 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8:254.

作者简介

李宁 出生年月:1988年7月,性别:女,毕业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事安全风险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相关工作。

论文作者: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  ;  ;  ;  ;  ;  ;  ;  

探究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论文_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