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结合学校教育,特别是结合高校的实际,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必须重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素质。别林斯基曾说过:“一般就存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把爱国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思想深处懂得: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阶级社会中的人的阶级属性,人们只能在祖国提供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条件中生存和发展,所以,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每个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失去了祖国,就失去了做公民的权利、义务、尊严和职责。正因为这样,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爱国,同爱家、爱亲人一样,是人的一种纯朴的感情,而人的感情总是非常微妙的,它往往要通过许多具体的事件不断地转化、深化和升华。

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就是要培养公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这种感情。有了这种感情,无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在什么地方,即使是在异国他乡,都会感受到祖国的存在;只要一提到自己的祖国,就会有一种优越感、自豪感、神圣感,就会在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我属于祖国,也理应报效祖国”的稳定的潜在意识。这种意识经过长期积淀而上升到理性的积淀以后,一旦祖国需要,无形的责任感、使命感就会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把爱国主义的意识转化为报效祖国的自觉实际行动,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我国古人尚且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社会主义的公民更应该有这种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新中国成立50年来,从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杰、欧阳海,到李向群;从王进喜、焦裕禄,到史来贺、孔繁森、张鸣歧、李润五;从林巧稚到华罗庚、邓稼先等等,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当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选择的时候,无一不是怀着对祖国极其深厚的感情与理念。学习他们的精神,正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其次,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爱国主义注入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因而使爱国主义的内容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使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成为爱国主义的最高形式。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同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凡是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必然是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人;换言之,凡是致力于维护祖国利益、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人,必然是具有强烈爱国热情的人。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今天,爱国主义同以往一样,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如果不拥护和热爱社会主义,不为人民着想,不为人民办事,就不是真正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只是要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的灿烂历史文化,不只是要建设和装点祖国的美好山河,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全体人民树立起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爱国理念,并且用以指导自己的精神生活。把爱国主义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既可以使我们确立起正确的奋斗目标,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可以激发人们的聪明智慧,充分施展自己的报国才能,把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的实际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爱国热情就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使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竞相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从而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进步发展。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爱国主义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不仅具有把中华儿女紧紧团结在祖国大家庭中的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是无数英雄模范人物爱岗敬业、为祖国利益忘我奋斗、冲锋陷阵、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巨大原动力。我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这就是说,祖国的凝聚力就是母亲的凝聚力,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个人,包括无产阶级的领袖,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子,我们只有投入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吸取她的乳汁,才能长大成人。即使我们长成大人,也丝毫不能动摇对祖国母亲的眷念、忠诚、敬仰和热爱之情。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所说的话虽不多,但极充分地表达了祖国母亲对他的凝聚力和他作为祖国的儿子对祖国母亲的向心力。而正是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才是鼓舞亿万人民实现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其目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着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学生对祖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进行的。从目的来说,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帮助人们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在全社会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从内容来说,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伟大成就、宏伟目标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基本国情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等;从形式来说,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用大众传播、书刊影视、艺术表演、课堂教学,运用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活动,运用唱国歌、升国旗等形式,学习爱国主义理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只要坚持目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今年5月上旬,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了人员的严重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大学生们同全国人民一起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全国各高校及时抓住这一重大国际事件,成功地组织了集会抗议和一系列的爱国主义专题讲座、诗文朗诵等活动,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极其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充分说明,师生的爱国热情在重大的社会事件与活动中可以得到升华和提高。

标签:;  ;  ;  ;  ;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