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尝试论文_王晓颕

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尝试论文_王晓颕

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特点体现在施工的周期长,施工不同环节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无论是安全管理或者是质量管理工作开展,都需要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具备危机意识,居安思危。针对施工过程中工作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应急措施,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本文就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尝试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应用尝试

安全与质量问题是建筑行业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非常关注的两个问题。将危机意识引入到建筑管理工作过程中,对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风险控制,以此来促进工程实施的安全性,科学性,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

一、危机意识

危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二是内部。危机意识则是指对于某种紧急或者是危险情况的感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措施,灵活应变。危机是客观存在的,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对所处环境保持足够的敏感度与警惕性,能够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主动发现潜在危机并且利用可用的方法去规避,或者是尽可能将危机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危机意识有两个目标,一是对于危机的防范,二是危机处理。危机意识管理工作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即事件发生的三个阶段。事前阶段,事中阶段,事后阶段。对应危机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缩减其影响范围,降低其影响程度,从而对整体建筑施工作业形成保护[1]。并且针对当前管理工作进行调整,避避免危机再次发生。

危机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围绕客观存在的危机与风险,通过提前对其进行评估或者是分析,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此对其进行缓解或者是消除。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能够将危机从源头上消除或者是削弱,转变问题性质,在问题处理与预防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建筑施工基于其自身的特点,整个过程不同环节会潜藏各式各样风险,管理工作不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采用一定措施,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看不见的,但是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掌控。通过检测,评估,分析,示警等一系列的操作,破坏危机发展的条件,或者是削弱其产生的影响,以实现正常施工的目的。

二、建筑行业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大环境来看,对于建筑行业管理不是特别严格,虽然在制度,法律,规范,机构方面都开展了一定工作,但是工作力度不够,责任未能落到实处。实际工作过程中监管工作人员未能依据工作规范或者规定执行落实监管任务,导致工程建设存有大量的安全隐患。

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与技能与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相符,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知识,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无法识别施工过程中存有潜在风险。虽然企业对于安全工作十分重视,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执行的力度并不到位。在经济利益与安全工作方面,大部分管理者都是注重前者,对于安全管理抱有侥幸的心理。设计环节不合理也可能对造成施工过程中风险增大,设计与实际工作不符,施工人员私自更改设计,从而带来问题。对于一线施工人员而言,缺乏安全与质量意识,不能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加之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从而造成了很大的风险。这些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一项都是潜在的危机,伴随着巨大的风险[2]。一旦条件发生变化,触发危机,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企业造成影响。鉴于此,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具有危机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过程中危机管理意识的应用

(一)树立危机意识

树立危机意识是其在建筑管理工作应用的前提,意识指导行为,只有具备了危机意识,个体才能从行为上通过措施去预防。树立危机意识的方法要灵活多变,针对不同发群体而应用不同方法,不同群体在不同的时候其需要是不同的,管理工作可以结合到其需求进行管理,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个体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如一线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所体现的价值是不同的,而各自在需求方面存有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制定措施,目标达成的效果就会更好。

危机意识的树立与个人素质提升有一定的关系。相关事故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存在,又是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如个人思想意识,素质,技能等。作业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大意,未能严格依据施工规范开展作业,未能遵守企业制度,由此人为增大作业过程风险。而基层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企业培训工作未能开展到位,工作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施工人员对于工作流程不熟悉等,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针对上述原因,企业在施工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而并非只是单独从经济性方面出发,要选用技能素质都过硬的人员,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依据现实情况灵活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人员素质与技能,强化其责任意识,安全意识。

(二)制定危机处理办法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需要设置危机管理工作部门,对施工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依据评估工作结果将危机分为不同等级,并据此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危机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事前管理,而要达到事前管理的效果,就需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并结合到方法应用。危机处理方案制定需要考虑到实现情况的变化,并且留有改变的余地。作为危机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实地考察,对潜在的危险源明确标注[3]。

对于潜在危机更多的是预防,对于已经出现的危机在解决的同时,需要预防由危机引发的次生危机。在解决当前危机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当前危机与次危机二者间的关系,找出规律,通过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从而消除次生危机。通过情况下,危机发生都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积累,受到某种条件触发,对于管理工作而言,就是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解决。

建筑施工场地产生危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者是单位,并造成一定的混乱。针对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有效解决措施就是对其进行隔离,确保相关单位与部门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三)构建危机预警体制

危机管理意识的优点体现在事前采取措施,消除危机发生或者是削弱其影响。与事后处理工作而言,事前进行控制投入的资源较少,对企业较为有利。危机预警体制需要保持足够的灵敏性,管理系统则应该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当危机问题将要发生的时候,能够即时示警,提前应对。危机管理工作中,信息收集与资料处理工作需要得到重视,听取专业人员评价及意见,对信息与资料科学合理的处理,确保结果有效性。

(四)加强危机宣传与管理队伍建设

危机意识宣传的方式灵活多样,如警示标语张贴,危险标识设置,培训工作强化,施工作业环境条件改善等。危机管理队伍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危机管理工作的结果,作为主要管理部门,需要提升工作技能,确保工作开展卓有成效。

结束语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着巨大作用,企业应该强化全员危机意识,设置管理机构,注重事前防控。管理工作需要从施工不同环节,不同方面入手,灵活运用方法,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宾;郭金涛.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

[2]郭乐彬.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4(3).

[3]李培旭.基于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0).

论文作者:王晓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尝试论文_王晓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